对谈中国最贵英语老师杨萃先:内耗少了,孩子就顺了

发布时间:2025-08-10 00:50

对谈中国最贵英语老师杨萃先:内耗少了,孩子就顺了

写在前面:

杨萃先,人称“杨妈”,是笔者见过的最敢想敢干、最不内耗、最善于反思的人之一。

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当了高考文科状元;

她大学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政治系,那里云集了各地优秀学生,但她的GPA排名第一;

20岁拿到英语专业八级,托福接近满分,22岁出版了汉译英翻译著作,24岁加入新东方,成为徐小平老师钦点的培训助手;

她开设了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面试英语,帮助3000多人进入外企工作,还把当时在自己家的小保姆培养成了雅思7分的英语老师,把公司的厨师培养成了少儿英语老师,同时她也被新东方评为优秀教师;

她以学员素材为基础写的求职工具书《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成为畅销书,她本人也成为央视、智联招聘、非你莫属的节目嘉宾;

她是长江商学院与上海交大的客座教授,也是佟大为、李亚鹏等明星企业家的英语老师,因日薪2万被估值为“中国最贵的英语老师”

她加盟“古方红糖”,担任副总裁,用不到5年的时间,帮公司做到估值过亿;

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途正文化”,帮助百万人学习英语,辅助一万多人开展事业。

见其人,闻其事,引发了笔者巨大的好奇:这样的人,是怎么“炼”成的?

围绕着她的原生家庭,她如何看教育,如何学英语,我们进行了以下交谈。

托底or抄底?

学堂:

现在很多人生活在“恐惧”里。恐惧做选择、恐惧犯错误、恐惧别人评价、恐惧跟不上时代……

但在您身上,恰恰呈现了与之相反的特质,您是否分析过其中的原因?

杨萃先:

这跟我父母关系很大。

我母亲有两句口头禅:

“我没什么能耐,我就给孩子吃饱穿暖,你们有啥本事就自己使出来。”

“你们要是没本事,反正跟着我地垄沟也能找豆包,我一个大字不认识,我照样没挨饿,我过得挺好。”

在农村,菜地和猪圈是关乎一家人生计的大事儿,如果我妈让我看大棚、浇水、清理猪圈什么的,我干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儿,她不会叨叨叨叨说我。

当然,如果我不乐意干,她也从来不批评,她的态度是:你想干我就放手让你干,你不爱干就随便跟着我吃饭睡觉。

挺多人问我,你母亲有没有口头鼓励、表扬你?

还真没有,她就是让我做很多事儿,她的态度就是真正的鼓励。

至于我父亲,记忆里从小到大都没打过、吼过我,批评我“你这不好那不好”也没有。

这个事儿我专门问过我姐:“咱爸有没有吼过你?批评过你?”

我姐挠破头也没想出来:“咱爸这一辈子就没吼过孩子,也没批评过。”

我印象里,都是我父亲的各种夸。

他看着太阳会说“日出东方红似火呀”;看到小伙子会说“这个小伙真帅啊”;对外人他会夸我“老姑娘啥都行,不用管”。

这么长大的我,心理底座非常厚实,也非常勇敢,我觉得在生活中所向披靡,就没有不敢去尝试的事情。说句玩笑话,作为一个没有缺点的完美孩子,怎么可能有内耗呢,我如此宝贵,看谁敢浪费!

学堂:

您的回答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内心都充满了恐惧。

孩子想做一件事,可能父母不容许;

孩子在做事儿的过程中,可能父母指指点点挑毛病;

孩子把事儿做坏了,可能父母就是一顿批评训斥。

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可不就怕这怕那嘛!

杨萃先:

是的。

很多时候,这种恐惧是父母塞在孩子心里的。

有不少父母问过我:“杨妈,怎么才能教出有你这样心态的孩子呀?”

我都会说:“不教孩子,父母成为这样的人就好了。”

当然了,挺多父母心里其实也有很多恐惧和焦虑,要不也不能传给孩子。

这时候我觉得:不要去想,要去做。

焦虑的反义词不是不焦虑,恐惧的反义词也不是不恐惧,而是“第一步”,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只要行动了,那个焦虑和恐惧的幻象就破了。

我们这儿的大师姐胡娜,最初是在老家医院上班,妈妈整天让她找对象,她天天吵架,天天内耗。

我就跟她说:“带着内耗往前蹭半步,永远蹭半步。”

先当学员,蹭半步,当志愿者;

从志愿者再蹭半步,当责任志愿者(要求每天固定时间干活的志愿者);

干了三个月,没活儿干了,她自己蹭了半步,学习做了一个公众号;

公众号干了一段时间,再蹭半步,来应聘了我们的兼职大师姐;

当了兼职大师姐半年以后,收入稳定了,又蹭半步,当了大师姐主管;

再一年后,蹭了一大步,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

后来不断蹭半步,干了自己想干的事儿,收入五年翻了十倍。

可以失败or必须完美?

学堂:

您曾说过,要把“可以失败的力量”传递给孩子,怎么理解这句话?

杨萃先:

有这个感悟是因为我大女儿。

她在国外被诈骗了一笔钱,但她没有第一时间跟我讲这件事,是过了一段时间才跟我说的,我就反思了自己对她的教育。

我从小给她一种感觉,就是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所以她觉得“妈妈你也很忙,我也不想用这些事麻烦你”,这是其一。

其二是,她一直都比较顺,能力也很强,高中提前毕业,名校offer自己搞定,我跟她爸好像没管她,她就长大了。这可能有个隐患,她不允许自己失败。

要知道,你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失败,发现把什么搞砸了,你可以告诉家里人的时候,反而没事了。

作为父母,是要把“可以失败的力量”传递给孩子的,容纳他的脆弱。

比如说,孩子今天去考试,我们不只是跟他说“加油”,也要说“可以考不好,孩子,咱照样吃好吃的”。

学堂:

确实。

接受孩子“好”的一面,也接受他看起来“不那么好”的一面,孩子就能更接纳自己、更爱自己。

您大女儿跟您说完后,您是如何做的呢?

杨萃先:

我没有特别“处理”这事儿。

这是她经历的一部分,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肯定教会了,这个事儿一定教会她了,我不需要再去说教,我只需要陪伴孩子吃吃喝喝,让她知道:你失败了,我依然爱你,所以,以后不要怕失败,不要怕麻烦我。

我不会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她原来就很好,现在也很好,之前的她没被告知坏人可以坏到何种程度,那时候的她,其实也挺可爱的,丢钱是一回事儿,并不是说那时候的她就是不好的,就必须要改变,我希望她未来依然对社会充满爱,充满了“没那么多坏人”的天真,因为信任社会,也是一种力量。

关于这个话题,我再延展一下。

教英语30年,我觉得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能力强的人,不仅仅是专业强,首先要从内心接纳、热爱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孩子。

孩子学习如同爬杆子,你学得好,我做老师的高兴;你学得不好,我作为老师,敞开怀抱在底下接着你,抱着你去尝试其他的杆子,所以孩子爬竿的时候不恐惧,掉下来也不怕。

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因为:可以失败,可以掉下来,所以才敢随便往上爬。

学会学习or学会知识?

学堂:

借着您延展的话题,聊一下学习的问题,这应该是绝大多数父母都关心的问题。

作为曾经的文科状元,您觉得应该如何保护孩子对学习的情感,让他们的内驱力持续下去呢?

杨萃先:

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我可以讲一下我的案例和经验。

我对学习的情感,我父母对我有一定影响。

我母亲热爱干活,觉得自己养的公鸡长得都很帅,自己养的老母猪每次生13胞胎简直太优秀了,她对干活的热爱传导给了我,我自然觉得学习也一样,语文数学英语,各有各的好玩,学不好也挺有意思。

要是考了不及格,就如同两头猪被严寒冻死了,我妈埋完了猪以后,并没有哭丧个脸,而是说,“哎呀妈呀,老母猪下崽子还要好几个月呢,下次我还得留两头”。

我父亲这辈子爱读书、爱生活、爱人,他总是感慨“真好吃啊”“真好啊”“你妈是王铁人啊”。

我觉得爱的能力等于一切,学会了爱,我自然就爱学习。

然后,对于我的学习,我父亲是一个帮助者,他帮我检查作业,讲解不会的题,但不会干涉我什么时候学、学多久、学得好不好。

这点非常重要,学习这件事我说了算,我才会把学习当自己的事儿,才会去学会学习,而不是学会知识。

什么是学会学习呢?

学会知识,是学会确定性的东西,比如学英语,确定性的包含英语拼音和阅读。

学会学习是一种能力,就是学会“为了学会某一门知识,判断出哪些东西是确定性的”。比如,有很多人学英语,从来没认真思考过“我到底如何学英语才是对的”,而是一头扎进了别人告诉自己的“背单词、抠语法、学新概念”,这就是没学会“学习”,没有判断“到底什么才是确定性的必须要学的东西”。

现在很多孩子在学习上不爱思考,等着老师家长给答案,推一步走一步,也有这部分原因在。

内驱力每个孩子本身就有,父母别去破坏,多正面影响,我觉得就够了。

容易学or学不会?

学堂:

为什么您说“学英语是件很简单的事”?

杨萃先:

美国FSI把多国语言分为了4个难度等级,英语被列为1级难度,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从基础到顺畅沟通,你知道需要多久吗?

FSI给的学习指导时间是:半年左右。

学堂:

但我们很多人的实际情况,是学了十数年,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依旧没学好。

杨萃先: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方法出现了错误。

其实,非常多的人都在用错误的方法学英语:孤立背单词、刷语法题纠错、不知道英汉发音差异。

我们一个一个说。

我觉得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该背单词,应该记词串。

什么是词串?

比如,你教其他国家的人学汉语“温柔美丽善良”,你一定会教他说“温柔”“美丽”“善良”,肯定不会让他按照字母顺序背“丽”“良”“美”“柔”“善”“温”,这太难为人了。

得在词串里边记生词,不能先背单个的词再去学组词学造句。

为什么不要总是刷语法题纠错呢?

因为更高效的方法是反复输入正确的语法。

想想看,如果有外国人问你:为什么是一“只”猫、一“匹”马、一“个”人,量词能不能混用?

你可能解释不清楚,但肯定说不行,因为你从小听的都是正确的量词用法。

而英语和汉语的发音是有差异的。

比如,英语是多音节分体发音,汉语是单音节整体发音。外国人写单词是读着写ba-na-na,不可能是默写十遍单词banana。

不理解这些差异,听力就会受阻,很多人听英语不能超过三五个词,就是这个道理。

学堂:

正确高效的方法是什么?

杨萃先:

事实上,学英语=学汉语,先学英语拼音,然后进入拼读,最后脱离音标去阅读,跟阅读同步练习听力和口语,这样就能快速学会。

我总结了五个字:文、猜、查、记、串。

文:阅读全文,不要学单词和语法;

猜:在全文中,遇到不明白的,猜测意思,不怕错;

查:彻底读完全文后,把你觉得肯定猜错了的单词快速查意思;

记:记词串,不要记单词;

串:在全文中,摘词串。比如:I will pick you up in the morning.可以摘这两个串:pick you up和in the morning。

按照这个方法,基本上三个月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我家当年的小保姆小璐就这么学的,先整理出大量跟家务带娃相关的词串,然后背诵、使用。

她记住了很多之前对她来说很难的词和语法。

也就几年的时间吧,小璐成了托福雅思老师,不但在北京买了房,也出国留了学,现在自己开了公司。

学堂:

很多人觉得“学好英语主要靠天赋”,其实不是差了天赋,而是差了正确的方法。

杨萃先:

没错。

我一向认为学英语是个体力活儿,学习英语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对于骑自行车来说,只要掌握了技巧谁都可以,不需要拥有“自行车天赋”,学习英语也是同理,掌握了学习技巧,熟练运用它就行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对谈中国最贵英语老师杨萃先:内耗少了,孩子就顺了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3796

相关内容

明星老师杨萃先英语颠覆课:让你的英语学习不走弯路
杨明老师中国网访谈:不被父母理解的追星女孩,太难了
黄磊、黄圣依等明星的孩子如何学英语?看完你就明白了
英孚少儿英语老师教你怎么用英语聊星座
【推荐】别人家的孩子!围观明星们为了孩子上学到底烧了多少钱
杨少华老先生一生五个贵人,却只对一人表示感恩!
成为明星讲师——经验萃取与案例开发培训内训课程,楼剑老师授课
明星二代们从小一口流利英语 美国富豪把孩子送到了哪里
全国英语十大名师 中国最著名的英语老师有哪些
孩子学英语 语音语调很重要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