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又被坑了一把

发布时间:2025-08-07 16:38

作者 | 进行曲

来源 | 最人物

500

七月下旬,延期一周后,71岁的陈佩斯,带着他的《戏台》来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话剧,是一部打磨了整整十年的作品。几百遍的舞台沉淀,如今搬上银幕,让更多观众看到这一出在民国背景下,强权与艺术对垒的荒诞喜剧。

从开拍前不被投资方看好,接连几轮撤资,到《长安的荔枝》和《你行!你上!》纷纷提档至7月18号,抢占排片空间。陈佩斯选择“敌进我退”,将原本定档7月17号的《戏台》,延期一周上映。

庆幸的是,电影上映后凭口碑逆袭,13天票房3.51亿,预测票房破5亿,在头部垄断又略显疲软的暑期档,成功谋得了一席之地。

细看《戏台》,不仅是一个戏班子命运沉浮的故事,更像是陈佩斯自己的写照。从业近五十年,他始终行走在喜剧这条“不太好走”的路上。

在电影、小品、话剧中,陈佩斯不断实践自己的喜剧理念,创作紧贴着普通人的命运。拒绝强行煽情,拒绝教育观众,用笑声展现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和现实荒诞。

陈佩斯的喜剧之路,起于他的父亲陈强。1979年,父子俩共同出演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奠定了新时期喜剧电影的雏形。

后来遇见“灵魂搭档”朱时茂,二人11次登上央视春晚,创作了《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经典小品。他用插科打诨式的表演,塑造了尴尬窘迫的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了阵阵欢笑。

告别春晚后,他投身更为孤独的话剧道路。

成立文化公司、创办喜剧院、几十年如一日钻研舞台艺术,接连推出了《托儿》《阳台》《戏台》等多部高质量作品。从最初门可罗雀,到如今场场爆满,深耕话剧的陈佩斯取得了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

如今,随着《戏台》上映,陈佩斯再次证明,陈氏喜剧是经得起观众检验的。

500

500

71岁的陈佩斯,阔别大银幕32年了。

他上一次执导电影,还是1993年的《孝子贤孙伺候着》。这部搭档赵丽蓉的荒诞喜剧,在相对保守的年代,大胆戳破了传统孝道的虚伪。陈佩斯为了拍摄该片,宁愿自掏腰包、负债拍摄,也不愿向市场妥协、拉企业赞助。

此次暑期档归来,面对姜文、大鹏等导演的新电影纷纷提档,陈佩斯选择带领戏班子“后退”,延期上映。

无论是出于票房现实的商业考虑,还是为班底负责的艺术坚持,陈佩斯这次选择“收敛锋芒”,毕竟他想说的,全在戏里。

陈佩斯这次带来的,是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戏台》。话剧《戏台》是陈佩斯十年之前打造的,累计演出300余场,豆瓣评分9.2,仅次于老舍的《茶馆》。

经常有观众抱怨,抢不到话剧的门票。陈佩斯便萌生念头,既然剧院容不下那么多想看戏的人,不如直接把《戏台》搬上大银幕。

500

话剧版《戏台》谢幕

《戏台》不玩梗、不讲段子、不搞噱头,用严谨的故事结构,讲述了一出民国背景下的荒诞喜剧,贯穿着戏班与强权、传统与荒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故事发生在民国年间,军阀洪大帅攻占北平,正赶上京剧名班“五庆班”进京,连演三天《霸王别姬》。

洪大帅把这出戏作为“开国大戏”,不仅包场,还点名让他在后台刚结识的一个卖包子的老乡,出演楚霸王项羽。

卖包子的一登台,接连站错位、唱走调、接不住词,却赢得了洪大帅的喝彩,“演得忒好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懂戏的胖子”。

500

演到虞姬自刎,项羽败北时,洪大帅突然冲上台大喊,“这戏得改啊”,改成霸王不死、不别姬、不自刎,见江东父老,东山再起。

否则,整个戏班就“一人一个窟窿眼子”。

不懂戏的军阀,却操控戏的走向,荒诞的背后,似乎是现实的隐喻:当话语权掌握在不懂艺术的人手里,真正的匠人该何去何从?

《戏台》有个起承转合的关键人物,就是陈佩斯饰演的五庆班班主侯喜亭。

他既要让戏班活命,又不想违背祖宗的规矩。无奈之下,跪在祖师爷像前痛哭,求指条明路。

电影结尾悲凉至极。炮火声中,北平城再次易主,台下看客皆散去,真正的“楚霸王”登台,没有改戏,唱完了《霸王别姬》全本。

侯班主热泪盈眶,“真是地道啊”。

500

电影里,陈佩斯是五庆班的班主,在乱世中挣扎着保全艺术。戏外,陈佩斯也以班主姿态,守住艺术底线。他宁愿延迟上映,让路于流量大片,也要为《戏台》谋一个生存空间。

陈佩斯的选择,目前来看是明智的。电影上映后,豆瓣开分8.1,位居同期第二。随着口碑发酵,排片率逐步上升,预计票房破5亿。

500

陈佩斯带领剧组,宣传电影

电影、小品、舞台剧,组成了陈佩斯几十年的喜剧切面。

在作品里,他拒绝赤裸的悲剧、拒绝教育观众,只是讲述普通人生活中的荒诞与无奈,对社会现实给予关照与反思。

从踏进喜剧事业起,他敢讲敢言的性情、贴近生活的作品、针砭时弊的态度,时常招致种种非议和阻碍,也让他的喜剧之路走得跌跌撞撞。

不在公众视线的这些年,沈腾、马丽、小沈阳、黄渤等喜剧人纷纷出现,推出主题多样的作品,主导了喜剧片市场。

但陈佩斯离开得越久,人们越是想念他。

或许,正是因为始终保持清醒,在古稀之年,陈佩斯凭借“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劲,再次把陈氏喜剧推向全国。

32年后,观众再次选择了陈佩斯。或者说,观众幸好还有陈佩斯。

网址:陈佩斯,又被坑了一把 https://mxgxt.com/news/view/1653291

相关内容

余少群被陈佩斯一遍又一遍感动:“他就是很真”
陈佩斯当年惹了谁
陈佩斯:一场秋凉后的人生果实
陈佩斯:悲喜人生
陈佩斯一家罕见全家福,哥哥颜值更突出
陈佩斯——中国当下文艺界的唯一硬汉
陈佩斯:春节晚会成了名利场
霸王没死,内娱醒了!陈佩斯票房黑马杀疯,这把刀,我们等了32年
​陈佩斯的父与子
陈佩斯是不是在布达佩斯出生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