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这一点,李嘉格的痛苦就能戛然而止

发布时间:2025-08-06 22:43

+关注

文/包法利小姐

新的一期《是妈妈是女儿2》你们看了吗?大概框架——每对母女都较为深度地谈了谈心。结果呢,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

前面三对基本都能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妈妈多多少少都能听得见女儿的委屈和诉求,该说对不起说对不起、该拥抱拥抱。

唯有压轴出场的李嘉格和她的妈妈薄永霞女士,依然是味道熟悉的“各说各”模式,完全跟聊天时的场景设置无缝匹配——中间隔着一堵墙,一头声泪俱下,另一头大惑不解,形象诠释了何为无效沟通。

图片

到底无效在哪里?

不由某一件事儿决定,而是由各自内在模式导致的根本诉求决定。

但我们还是先从事儿说起。

1、

李嘉格带着哭腔、委屈巴巴又声情并茂地全程主要讲了两件事儿:

第一个是关于妈妈的期许。

她的大概意思,妈妈一会儿嘱咐她别太累,一会儿又督促她要赚钱、要努力、要支棱。

她觉得这两个信息是冲突的,不仅给不到她任何的安慰作用,还会如催化剂一样让她的焦虑成倍增长,让她继续成为不停转动的齿轮。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嘉格真的很在意妈妈对她说的话,她真的是会下意识全部听进去并且予以认同、付诸行动。所以穿得再摇滚又如何?内心深处还是一个不想让妈妈失望的乖乖女。

再一个,她真正想要听到的,其实是“你辛苦了”“不那么努力也可以”“不那么成功也可以”,她想要的是有个人可以待在她疲惫、脆弱的感受里,不闪躲、不跳转、不审判,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如果能陪她按个摩、带她吃顿好的,那就更好了。

图片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觉醒的标志:之前一直给爸爸妈妈当情绪按摩员,现在觉得委屈了、不堪重负了、想要“策反”了,也学会跟别人索要情绪价值了。

只不过在妈妈这里总是索要无果。

仿佛前面总有一堵墙,不论她如何赤诚地走过去,总是会duang一下被撞得满眼冒金星。

那么薄永霞女士为何看不见呢?

老姐姐有她自己的执念。

一来,关系中的固有模式本来就是很难被扭转的,那能是你想策反就能策反的?小棉袄现在想做个人了,倍感凉飕飕的我岂能容她?曾经是我的工具、我的手和脚,你就一辈子得是我的工具、我的手和脚。

图片

二来,心疼女儿是铺垫,push女儿是方式,根本的根本,是她不想输,她想通过“鸡女儿”来做赢家。

“输不了一点儿”的执念很可能是一种创伤表现,源于早年未被消解的被压迫感和竞争中落败的受挫感,竞争对手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兄弟姐妹,或者同学同事婆家亲戚。

像薄女士这种爱美人士的话,她脑中的最强假想敌极有可能是女性。

你看,她自己很爱打扮,嘉宾们首次会面,她最喜欢的是美丽的女明星黄圣依,这就跟邓传理女士钟爱奥运冠军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看重的是皮囊和光环,后者看重的是能力和荣誉。

邓女士的男性视角和社会化思维明显更多一点,薄女士的视野则更多聚焦于闺房和宫斗之中,被雌竞支配的程度会更深。

不知道你们能否get到这种微妙的差异。其实这一点在第二个事件当中也得到了再次印证。

2、

李嘉格主诉的第二件事,婆媳大战。

婆婆妈妈第一次见面,双王对决就短兵相接了。

婆婆趾高气扬:我儿子说了算!

妈妈拍案而起:岂有此理?我女儿不嫁了!

反正梁子从一开始就结下了,双方从一开始就不对付,夹在中间的李嘉格一直左右为难。

图片

我看很多人表示在这件事儿上可以理解嘉格妈妈:就是不想让女儿受气嘛,作为娘家人得给女儿撑腰嘛!

进而推断李嘉格在vlog呈现的婚姻生活言过其实,她应该没那么幸福,她应该在婚姻里也挺忍气吞声的吧……

额……还是不要无端臆测了吧~~

李嘉格多次说过,她跟她婆婆关系处得其实还行,先导片还说她婆婆和老公重新带了她一遍,如果作为观众的我们把这些通通当作耳旁风,那么和她那总是选择回避和视而不见的老母亲还有什么区别?

在外人面前维护自己女儿是天经地义,但看得见明晃晃的事实、尊重别人的感受和决定,也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功能。

但问题是,李嘉格不止一次说和、不止一次摆事实讲道理企图让她妈妈不要再搞对立,可人家不听啊。

再者说,就算七八年前的首次会面不太愉快,可是也过去七八年了,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向前看呢?非要逼着女儿离婚才心满意足吗?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她不想,她不想看事实、不想追求和谐,她就想搞对立。

图片

这不就跟我上面说的对上了?“未被消解的被压迫感和竞争中落败的受挫感”。

有的人就是会习惯性放大关系中的不愉快和别人的不友好,稍微一个冷眼、一个说话声音高八度,他们就如临大敌,遂挺起腰板奋而反抗,发誓决不能被人踩在脚下,至少在气势上决不能落人下风。

仿佛他们脑中总有一个声音——“总有刁民想害朕”,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得发动攻击;同时还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口号——“不蒸馒头争口气”,时刻都得昂首挺胸压别人一头才心头舒展。

表面看起来是一生要强,其实可能是,曾经那些被欺负、被打败的屈辱感太刻骨铭心了、太难以被消化了。当事人跳不出来,便只能一直在“被压迫-奋而反抗”的循环里转圈圈。  

那她为什么要一直给女儿吐苦水吐槽亲家母呢?

首先,那不是一直都是“御用垃圾桶”么,吐啥不是吐呢;

其次,不想女儿被拐走、害怕失去女儿,于是,一味污名化、妖魔化对方便成了最趁手的方式。

对方最好完美无缺,但凡露出那么一点“马脚”,绝对会被老太太抓到手里捏到死,因为她需要啊!

任何一个分离焦虑严重的人想要拴住另一个人,通常都会这么做——以污名化的方式破坏他可能对外发展的其他关系。

其实很多妈妈都跟薄女士半斤八两的,不止跟婆婆闹矛盾,在家里,父女关系也好不了,如果有两个以上孩子,兄弟姐妹关系同样好不了,毕竟,你们亲密地抱在一起,那不就把我给抛下了?

上学后,她要么吐槽你一个以上的女同学,要么同学来家玩,她次次摆臭脸,久而久之,同学们也望而却步了。亲爱的妈妈,就这么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你发展朋辈关系的搅屎棍。

图片

折断一个人翅膀的方式,不止打压贬低、让你觉得自个儿啥也不是,还包括给你建立一种信念——你就走吧,走出我的怀抱,全特么妖魔鬼怪。

总之,你可以不相信一个人说的话,但不能小视创伤滤镜的厚度和内在动力的雷打不动。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越是看不到现实,内里那一套剧情就够他绕的了,任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没用。你说得再好、说得再清楚,抵得过别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吗?抵得过一系列体验经年累月的重复吗?

3、

尊重他人命运,是敬畏任何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也是让自己活得更为轻松的方式。

但李嘉格显然还不够明白这一点,或者说这个道理对她而言还没有足够内化。

她质问老妈是真傻还是装傻,可她又何曾真正地看到自己的老母亲呢?

你跟一个被创伤层层包裹的人要情绪价值,相当于在秃鹰头上拔毛,白费劲。

开始觉醒是好的,明确一直做情绪垃圾桶的自己很辛苦,明确自己不想再照顾环境了,是走向新生的开始。

图片

但这还不够,“过度照顾环境”只是错题集的其中一则。

还有另一则——执着于跟母亲索爱。

李嘉格现在所有痛苦几乎都来源于这个动作——试图让妈妈看到自己的用心、挣扎、不容易,好让她感谢、心疼、悔过……

这不就是索爱么?

而且她表达得很清晰,跟老公、朋友、黄圣依这么讲,一点问题没有,心理空间不是太逼仄的人都听得懂。

但她妈妈就是听不懂啊!

能不能给得出爱、给得出多少爱,本来就是一个能力问题,二三十年前她能力不足,那么今时今日也依然给不到相应的补偿。

说白了,以前她不够爱你,现在也依然不够爱你,别奢望了,别强人所难了。

不是有血缘关系就怎么样的,不爱的表现各有各样,但爱的标准答案就在那里,不及格就是不及格,情感虐待就是情感虐待,没有就是没有。

看清这一点,女儿跟妈妈之间的粘连就会少一点,彼此之间的边界就会清晰一点。

图片

她现在应该还有一些改变妈妈的执念。

那这个时候我就要拿出那句经典歌词——“人和人的沟通,有时候没有用。”

我有李嘉格类似款妈妈,依照我对这类妈妈的了解,在你们的沟通之中,她反思不了什么,也消化不了太多道理,只会记住最激烈的情绪(如《再见爱人》里李行亮在车里崩溃大哭)和最大的动作(拉黑删除、离家出走之类的),几个月之后再回过头来归因,还得是你的问题,自己永远是无辜的受害者和伟大的牺牲者。

没错,这堵墙就是这么厚,节目里薄女士的数次无动于衷已经足以说明了。

图片

所以,别再做无用功,继续较劲,只会赔上更多的眼泪、更多的筹码。

是时候和妈妈的因果做一个告别了。

告别不等于势不两立,而是“我明牌,你随意”“你表演,我鼓掌”“你越界,我警告”的洒脱利落,那时你将感受到母女关系中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和谐。

作者:包法利小姐

关注我,在娱乐世界读人心、解风情。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看透这一点,李嘉格的痛苦就能戛然而止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9656

相关内容

中外明星红毯造型大盘点,这届戛纳很能打!
沈腾马丽小品戛然而止咋回事?导演组回应
华语影片集体“失语”戛纳 李宇春担任颁奖嘉宾
蔡康永谈大S离世:当童话故事戛然而止
白鹿被曝恋情,星途戛然而止了吗?
韩江:怀抱着痛苦创作而来
《摩纳哥王妃》曝三大看点 妮可揭王妃光鲜背后的痛苦
汤勇:“快乐的猪”与“苏格拉底般痛苦的人”
当商业化路径戛然而止,过气体育明星如何转型?
李嘉诚痛风,曾志伟坐轮椅,明星痛风是怎么控制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