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当年大陆流行乐坛一姐?《时光音乐会》的田震还是《中国好声音》的那英?
那英与田震的关系一直被媒体津津乐道。尤其是近几年,那英因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而维持一个较高的话题度,与她有过“过节”的田震便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她的“那话题”范围内。现现今,田震又出现在《时光音乐会》上,更是成为一定的怀旧性话题。毕竟,努力地深挖各种可能的话题从而吸引眼球是各类媒体的工作重心。田震作为国内流行乐坛上的一代领军人物,又兼有“摔话筒”如此火爆地行为,拿来制造热点太适合了。相对而言,与那英有关联度的另一个名歌手刀郎,面对那英的几次“挑衅”,皆对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超然与淡定,就没有给媒体提供什么炒作的题材和机会。因此,刀郎在“那话题”里并不热闹。热闹的只是媒体的自嗨。
被媒体不断炒冷饭的那英与田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谁才是当年大陆流行乐坛一姐?《时光音乐会》的田震还是《中国好声音》的那英?
我们先看看田震的情况。
出生于1966年初的田震,是地道的北京女孩,1984年便发行了自己首盘专辑(录音带)。到了1986年的时候,田震已成为大陆流行乐坛的一线歌手。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陆第一次原创流行音乐——西北风的流行,田震更是其中一员主力唱将。而那时的那英还在以苏丙的名字,戴着几乎能遮住整张脸的墨镜,努力地模仿并翻唱着苏芮的歌曲并大获成功(另一名模仿苏芮成功的人是黄绮姗)。显然,田震的成名要比那英早几年。换成是现在,田震是导师和评委级的,而那英则是参加选秀的学员。只不过,学员超越导师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再看看那英的情况。
生于1967年末的那英,是个辽宁女孩,比田震小了近两岁。她的音乐首秀也是在那场“西北风”中,1988年,她以一曲《山沟沟》引起公众的注意。早期大陆的流行歌曲,有“男学刘文正,女学邓丽君”之说,甚至像田震这类比较阳刚的声音都模仿过邓丽君(她还学过郭兰英)。而到了那英的时候,台湾的苏芮以硬朗的风格打破的邓丽君的柔美而大获成功。那英的声线与苏芮有很高的相似度,于是那英就模仿苏芮,而且模仿得还很像。直到1991年,她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首歌——《山不转水转》(电视剧山不转水转的主题曲)。由此摆脱了翻唱的阴影并一路开挂。气势之足,大有赶超当时风头正劲的毛阿敏之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大陆流行乐坛的第一人既不是田震,也不是那英,而是毛阿敏)。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那英无论是出道还是成名,都比田震要晚。虽然同在音乐圈,又同在北京,两个人并不熟悉是很正常的。韩红就曾经说过,在与孙楠合唱《神话》之前,他们并不熟悉。因此,早期两个人的关系无所谓好坏,既不是熟悉的陌生人,甚至算不上萍水相逢的过客。各自生活,各自快乐!
如果说两个人有什么交集的话,那就是那个古老而又难逃的俗套:同行业(同行是冤家)、同地区(抬头不见低头见)、同名气(一山难容二虎)、同性别(两个女一台戏)。
那英在央视春晚
真正使她们发生联系的第一个公共性“事件”是一首歌——《好大一棵树》。1992年,那英在央视春晚上以歌曲串烧的形式演唱了这首歌。1993年,田震演唱了这首歌,并获得了央视MTV金奖。用后人的话说,这是她们两个人的第一次“交锋”。其实,这能说明什么呢?尽管两个人的演唱被吃瓜群众和媒体别有用心地比较了一番,但似乎也无法人为地制造出什么话题以供炒作。总不能说谁唱的好的,谁唱得不好吧。毕竟,那英参加春晚只是串烧,田震也只是拍了个MV而已。不过,名人就是名人,媒体就是媒体。想想看,王菲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后,李谷一在自己的微博下放出自己的原唱,于是媒体就幸灾乐祸般地向广大网友积极地做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暗示。
此后几年,在互不相关的表象下,却有暗流汹涌。这股汹涌的暗流也是后来媒体炒作两个人关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别说摔话筒,就是当场打架,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让媒体保持这么多年的关注度。
这个基础是两个人在当时流行乐坛上旗鼓相当的地位和名气。
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大陆歌坛大姐大毛阿敏远走他乡。流行乐坛上一姐独大的局面被打破(田震已于八十年代末退隐),而彼时的那英,早已成为获奖无数、万众嘱目的明星。正当其星光无限,睥睨群雄时,沉寂多年的田震重出江湖。尽管老歌手复出的效果多半不理想,但田震是个例外(另一个意外是齐秦的复出)。
1996年,田震以一首《执着》东山再起,而且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
执着的田震
风头正劲的那英VS卷土重来的田震。那英、田震开始争霸乐坛。这就是整个事件炒作的基础,说到底还是名人效应,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
真正使两个“决裂”是一次颁奖。在这次颁奖会上,田震的行为给媒体提供了十足的炒作佐料,最终将这次“事件”做成了一道永远吃不完的大餐。而且成功地“挑拨”了田、那两人的关系,彻底地“离间”了那、田两人,并在此后的多年里,不停地炒作这个事件,有效地阻止了两个人的“和好”。
来看看这次颁奖会上发生的事情。
2001年4月,”中国流行歌曲榜”颁奖晚会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按照颁奖的潜规则,获奖者本人必须到现场领奖,否则所获奖项就要被取消并颁给别人。这也是组委会为了增加晚会看点而不得已的措施之一,到场领奖也是获奖者尊重该奖项的表现。在最重的奖项“最受欢迎的女歌手”的投票中,田震第一,那英第二。那么这个奖项是该颁给田震的。但田震一开始表示无法来领奖,于是组委会便准备将这个奖颁给那英,并准备好了颁奖词等工作。但是晚会快开始前,田震又通知组委自己可以来领奖,这让组委会感到来不及变更了。于是组委会便与田震协商,或者不要来了,或者颁给她另外的奖项。最终,田震还是来领奖了,还带着极大的不满与怨气。她登台后,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说完后将话筒放在台上转身就走了。大家注意,田震并没有摔话筒,而是轻轻地放下。这一点从视频中看得很清楚。所谓的摔话筒,纯粹是媒体炒作而已。而且事后田震也表示,她只对事不对人。意思很明确,这个事件与那英没什么关系,就是组委会的责任。那英上台领奖时,那英也是流着泪表达了自己的幸运(原话大意是,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是最幸运的)。所以对待这件事,无论是田震还是那英,当时两个人都没有怪对方的意思。
但在媒体的眼中,这么好的题材不充分发挥就太浪费了。在媒体看来,田震和那英必须相互恨得银牙咬碎才行。组委会的责任有什么可炒作的。更何况这件事本身还有更深远的意味。
如果田震仅仅是发个牢骚,放下话筒就走的话,这件事本身也经不住这么多年的炒作,早该炒糊了。就像孙楠退赛《歌手》一样,也没有掀起什么风浪。这件事只所以不停地发酵,时不时地被翻出来咀嚼一番,主要在于以下二个方面:
一、田震发怒揭露了所谓的评颁是怎么回事,有普及所谓排行榜评奖内幕的意义。
二、那英近几年有热度,而且是“四面楚歌”。于是田震和刀郎一样成了抨击那好英的佐料。
三、两个名女人之间,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更何况故事主角之一还曾经这么激烈过。就像大家看“乘风破浪的姐姐”,那些唱的歌、跳的舞远没有姐姐门的“宫心计”及互撕吸引人。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田震摔话筒事件纯粹是媒体炒作。若没有媒体这些年不懈努力地挑拨离间,那、田两人个还不至于真的成仇。早些年那英曾说过,在她眼里,只有毛阿敏和田震才是巨星,可见她本人还是挺尊重田震的。在一档节目中,那英称田震为前辈,也并没有不敬之意。两个人后来真的成了不见面的“仇家”,除了媒体不遗余力的挑拨外,还与各自己的性格有关。两个北方人,性格也很像,直来直去。大家已在《中国好声音》中领教过那英的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甚至有点无脑。田震同样也是不会委婉。有一次参加同一首歌的演出,她在台上唱到高音部分时,有一个歌迷上台送花,她明显地露出厌烦的表情,意思是歌迷不应该这个时候上台送花打扰她唱歌。这就是真实的田震。直来直去的田震和大大咧咧的那英,性格上基本是针尖对麦芒。谁都不愿意主动示好及解释。这正是媒体挑拨离间能成功的所在,也正是媒体最喜欢的炒作及摆布对象。更何况,这两个人原本很自信,就很独立,还很具有名人的睥眤与不屑!
在北京广播电台的一次评选活动中,田震与那英再度入选“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奖,最终那英获得该奖。在随后的表演中,那英演唱了一首被认为充满火药味的《愿赌服输》。看看,媒体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曾经有一个模仿秀的节目,让田震和那英的模仿者合唱了一首歌:此生两人似乎不可能合作,那就让大家想像一下两人“握手言和”的其乐融融吧!
网址:谁才是当年大陆流行乐坛一姐?《时光音乐会》的田震还是《中国好声音》的那英?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8023
相关内容
谁才是当年大陆流行乐坛一姐?《时光音乐会》的田震还是《中国好声音》的那英?田震Vs那英,谁才是歌坛大姐大?
那英与田震、孙悦的恩怨纠葛:到底谁才是内地乐坛的大姐大?
田震复出《时光音乐会》,她与那英的纠葛让半个娱乐圈的明星站队
毛阿敏、田震、那英、王菲、韦唯谁才是那个年代的歌坛天后?
那英和田震的恩怨,论人品、论唱功、论作品谁才是歌坛大姐大
田震、刀郎强势登陆《中国好声音》,为“音乐诗人”李健点赞
中国流行乐坛三十年回顾,当年青涩小生如今已是乐坛大佬
看不起刀郎和田震,“当红明星”那英终因姚贝娜被骂滚出好声音
歌坛十年,中国流行音乐走向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