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推被网友奉为经典的《销售心理学》,值得反复读!
今日推荐:《销售心理学》 作者:[美]乔治·R.伊士曼。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三部分决定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要素
当一个人意识到某种刺激物并做出某种本能行为作为合理的回应时,他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动和欲望在推动他。当他做出这种本能行为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有什么目的。
即使一个人对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具有一定的预知,也常常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有时不能深思熟虑,不能决定该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也不知道最佳的做法是什么。虽然上述情况表明,那些行为不完全是本能行为。但是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行为或多或少需要本能和欲望的推动。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天资由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决定。这些纯粹的本能会随着人们经验的增长而变得不再肆无忌惮。当人们的阅历或经验增长了,就能认识到本能行为的真实目的,并且会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才合适。当人们认识到本能只能提醒我们该实现什么而未指明怎么做时,我们对本能的反应就会变得比较理性。这些改变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更合理地适应环境。
权威专家们算过本能的总数,彼此的结果差异很大。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人类一些天生的冲动和意愿并不会表现为盲目的本能。它们只有通过教育和经验才能发展。然而,多数权威专家都认同一个说法,即人类的产生及发展壮大需要在精神上和生理上不断地批判继承自己的本能,因此,人类可以比低级动物做更多的事。
1.人的本能有哪些
在人诸多的本能之中,下面提到的是比较重要的。
对一些食物的喜爱和对另一些食物的厌恶,愤怒、仇恨、喜爱、对立、效法、嫉妒、害羞、恐惧、嘲笑、自信、谦虚、性爱、亲子关系、对赞许的渴望、同情、模仿、玩耍、娱乐、斗争、流浪、农业(使作物生长)、狩猎、建设性、秘密性、好奇(好奇心或认知世界的渴望)、占有欲、掠夺的本性、对艺术的兴趣、对别人的尊敬、慷慨、与别人的合作、对集体利益的忠诚、对上级的服从、道德、宗教或自我服从。
下面简短地说明一下这些本能引起的行为。抱窝母鸡觉得,即使鸡窝是空的它也必须抱窝。能否孵出小鸡,很明显不能影响它的行为。长久以来,人类的本能都不曾这般盲目。然而毫无疑问,孩子可能会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收集一些没有真正价值的物品。此外,成年男性可能会有渔猎的强烈冲动。
在人生中,天生的兴趣在规范个人的各种行为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有任何东西会阻碍一个人实现自己的愿望时,他就会本能地感觉恐惧。
意识到自己独自在黑夜中或独自在广阔的野外会激起一种本能的恐惧,尽管他承认没有什么会伤害他,但肯定的是他依然会产生这种恐惧。我们讨厌那种充满恶意并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人。竞争促使个人去挑战功成名就的高手。过度的对立会发展成羡慕、嫉妒、愤怒和仇恨。我们会嫉妒那些被我们视为对手的人。我们羡慕他们的成功。占有欲会导致竞争和对立,当某个人想要的东西属于另一个人时,占有欲就会使人心生羡慕。当一个人觊觎另一个人的商品时,他就会羡慕这个人,当然也会嫉妒他并把他看作竞争该商品的有力对手。
保密的本能使商人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生意数据,这种本能的特点会通过一个事实表现出来,即通常而言那些保密的人并没有真正值得隐藏的东西。好奇心或好奇指的是对知识的兴趣。在生意中,应该把好奇心或者了解某件商品的兴趣与占有欲清晰地区别开来,后者指的是想要获得商品的兴趣。如果适当地加以利用,好奇心就会变成占有欲。极端的军国主义政策很危险,因为其会增强人们的好战性;而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的态度又会明显地削弱人们的好战性。
总体来说,同情心是对别人的情感感同身受的一种本能。一个人会本能地对观察到的某种感情做出反应,正如他对可以激起人们感情的事物做出反应一样,两者的原因是类似的。对别人感情状态的本能模仿使他在心中激起一种相应的感情,与别人产生情感共鸣。这种通过模仿激发的感情伴随着将感情付诸行动的冲动。通过本能的模仿去体验他人的某种感情的人,完全意识不到被模仿人的情感是由什么激起。这是一种优点,如这种本能的反应可以使人逃脱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危险。当然,这也会导致毁灭性的恐慌和其他有害的行为。通过这种本能,销售员的热情和自信会在顾客心中激发类似的情感。
一个人会本能地对别人表达的情感做出反应,然后其反应的暗示力量又返回对方的身上,这会增强对方本来就已经很强烈的感情。每一个人都能影响别人并反过来受到别人的影响,因此这些情感可以变得很强烈。通过模仿形成的情感是共鸣的、双向的和累积性的,这解释了群体中个人的情感比一个人时的情感要强烈得多。观众中不同人表现出来的喜悦或不快会相互影响。在后文中会进一步阐释这一点。
直到必要的神经系统通过身体的增长建立起来,本能才会出现。没有两个孩子会表现出完全相似的本能,这些本能在数量、相对的力量、时间和顺序上都会有所不同。如果神经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并且经历过合适的刺激,那么所有的本能迟早会出现在这个正常人的身上。
总体来说,人的本能倾向于使个人与他生存的环境相适应。这些本能独立于教育之外,使他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在人身上,本能的预先调整无法达到在低等动物身上达到的那种完美程度。在动物身上,本能就是其执行某些行为的冲动。一般而言,动物的行为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不过本质上仍旧受本能的控制。与此相反,人的本能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趋势和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变。
2.有局限的本能可以得到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盲目听从本能的指导是不可行的。可以用好斗来进行说明。在一些军国主义的人群中形成的好斗精神对社会的整体利益是有害的。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对于实现伟大的成就来说,一种文雅克制的好斗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本能可能会发展成一种好的或者坏的习惯,或者由于缺乏实践而消失,或者由于过度发展而变得十分强烈,或者因变得微弱而需要进行强烈的刺激和许多练习。
由于刺激和练习,一些本能会变得相互关联并发展成为习惯。其中,有些本能会表现为兴趣,呈现出和兴趣一样的特点。
一种本能倾向可能无法发展成一种性格,因为它缺少合适的刺激或多次练习的机会,或者是因为它完全屈从于另一种本能,或者这种本能受到了强有力的压制,等等。尽管一种被忽视的本能可能会消失,但是受到强烈压制的本能可能会静止,之后在生命中可能会表现在某些愚蠢或不正当的行为中。
教育的任务是确保每种本能在成熟的时候都能获得合适的刺激和抒发的机会,对此,家庭教育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本能可以发展成一种对个人有利的兴趣或性格特点。
各种本能之间经常会相互对立。教育者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个人的本能和谐共存;他也必须确保个人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偏好或兴趣,以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相应的能力。
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人类的祖先在进化中积累的各种经验。这种素质包括我们提到的具体的本能,也包括一般的天生的能力和力量。个人心理素质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比本能的具体表现形式更富有变化性。
我们可能会提到在科学、经济、数学、政治、绘画、音乐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能力。获得这些能力很明显并不完全是由于继承了一套完美的神经系统组织。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能力好像是天生的心理冲动或本能,但事实上,天生的能力必须通过教育来完善。天生的销售员需要通过教育来充分发展他的销售能力。这种继承性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发展趋势。在遥远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通过代代相传的本能留下了自己经验的痕迹。这种天生的种族经验与我们的本能相比相差无几。它们有效地指导着我们应对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
在认清现实之前,个人对于自己的冲动想要达成的目的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很明显,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如“危险!从这边逃!”听到这句话时,他也许并未认识到发生了什么。在做出本能行为的时候,外界的刺激物常常与其利益密切相关。在做出本能行为时,人们会存在一种感觉,即这是值得做的事情。
只能通过唤醒天生具有的知识和天生的感觉和冲动,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值得做的。
经验的痕迹存在于人的心理素质中,表现为本能。这些经验通过本能行为发挥指挥作用。
3.如何引导人的本能
本能行为可以被分成如下几个要素:对刺激对象的感知,由刺激激发的感情和冲动,对刺激的反应,等等。
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应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他可以学会哪些条件下应该做出反应,哪些条件下不应该做出反应。他可以通过经验把最先使人产生反应的事物同会导致不同反应的感觉和冲动联系起来。一个人的某一本能可能会因为某一经历被唤醒,如被烧伤的孩子会怕火。
长久地接受一个事物的刺激,相应的本能会因此发生改变。刺激物激发一个人的感觉和冲动,随后其做出反应并付出行动。我们采取的行动不仅仅要依据本能,还需要符合社会中的道德、规则和惯例,如一个人不能依据性的本能去随便做事。
通过对本能进行提炼、升华、概括和协调,本能可以被改变。合群、合作、好斗的本能及效法、玩耍的本能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得以改变。一个人如果可以在遵循游戏规则的条件下获胜,那么其也可以在遵循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规则中获胜。
4.生存的意愿是什么
在意识的早期阶段,人们可能会模糊地认识因冲动而导致的行为和伴随着该行为出现的满足感。有意识的活动满足了人们的愿望,构成了生活的意义。生存在寻找并实现愿望之中获得满足感。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很多行为方式证明了冲动的存在。各种本能性的愿望可以指导这些冲动诱发的行为,并且最终满足自己本能性的愿望。虽然个人的能力和个人愿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人要获得生存的满足感,就必须要追求并满足自己合理的愿望。
5.人有自我实现的本能
我们发现我们可以从各种特殊本能中查探出一种普遍性的本能。我们把其叫作自我实现的本能。本质上,这种本能使人通过执行冲动行为寻求满足感。
一方面,本能是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是这种反应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外界的刺激能引发人们的本能行为,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
这些本能预设了人的行为,促进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本能最初是盲目的,仅凭冲动探索着它的实现方式。随着个人经验的增长、智力的增加,这种占主导地位的本能的特点就会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这种本能会发展成一种获得幸福的条件,会促使人增强自己获得满足感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有些本能是为了使人在外界的物质环境中寻求幸福或自我实现。这些本能包括建设性和占有欲。
其他诸如玩耍、好奇,尤其是模仿的本能都具有增强幸福感的目的。要满足这些本能,需要尽可能地掌握并利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事物。
有些与社会环境有关的本能是利己的,寻求自我幸福的;有些是利他的,为别人寻求幸福的;有些是反社会的;有些则是支持社会的。
利己或寻求自我幸福的本能包括好斗、恐惧、自信、对立、害羞和秘密。
嘲弄和掠夺的本能是反社会的。
利他的本能基本上是支持社会的。也就是说,这些本能是为了促进别人的幸福,包括亲子关系、同情、谦虚、性爱、对别人的尊敬、合作、慷慨、忠诚以及对长辈的遵从。
没有人可以离开别人而单独存在或发展自己的能力。人出生并生活于集体之中,只有通过在集体生活中与别人合作才能获得幸福。很明显,人们愿意在遵守集体规则的条件下依据各种本能生活,因为只有在群体之中生活才可以完成自我实现。这种幸福是一种在社会层面获得的幸福。在社会中,每个人要想从别人的服务中获得利益,就必须先提供这样的服务。社会运行的最好的状态是大家为彼此服务。幸福要在集体中获得,因为集体中的成员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就像关注个人自己的福利一样,一个人也会自然而然地关注集体福利。
正如我们之前阐释的那样,我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寻找可以实现集体幸福的条件。我们反思并利用合作的经验去完成自我实现。虽然自我实现并不是那么的轻而易举,但是,只要我们在尊重群体的前提下努力付出就可以不断地接近这个目标。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也是进行工作的优良机器。人若要获得幸福,就要寻求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为自己或他人的福利着想时,应该牢记这一点。
6.自我实现的兴趣与道德
自我实现的本能会发展成自我实现的兴趣,即我们所知的精神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兴趣)。个人的精神追求多体现于对幸福和慈善事业的兴趣上。自私或无私之人都有精神追求及做善事的仁慈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最终的需求。个人精神上的兴趣(自我实现)关系着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这是其特点。保持这种兴趣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条件。通常而言,这种需求最终会发展成独特的个人需求。
道德行为是关系到社会福利的行为。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都会影响这个社会。社会必须确保各个成员可以随时为其提供高效的服务,就像一个人需要确保他的各个器官运作正常一样,因此,社会制定了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道德判断是社会的判断,对过去的惯例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即继承了一部分社会传统和社会习俗。
由于我们的天性,当我们受到了其他成员的褒奖或批评,或者听到了其同意或反对的意见时,我们会变得很敏感。一般而言,我们要考虑他们的意愿,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受到各种惩罚。通过暗示和模仿,我们接受了种族经验中关于明辨好坏的信条和传统。
一个人从别人的建议中获得了一些行为规则。当他意识到这种规则实际上是为了协调集体和个人的福利时,他可能会严格地依据规则办事。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在做事时需要顾及他的行为究竟会得到集体的认可还是反对。
情绪和冲动需要道德去约束和规范。它们的发展受到各种利己和利他的本能的驱使。我们之所以愿意遵守道德规范并约束自己的冲动和情绪,是因为我们具备利他的意识或神性,当然,我们也是为了避免被集体惩罚。
普遍的生存意愿体现在所有的生命中。生命的冲动性力量体现于各种本能之中。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能意识到这些本能的冲动及因此而具备能力。随着经验的增长,在满足本能的过程中,智力会给人们提供指导,此外,社会也决定了我们的道德规范。
满足本能作为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已经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了起来。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福利与某个事物有关时,他要么会产生一种想要获得这个事物的愿望和冲动,要么会产生远离该事物的愿望和冲动,这取决于该事物对他的福利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
与福利有关的事物是按照一种大概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按照类别为这些事物划分了一个顺序。这些不同类别的事物会激起人们不同的欲望和冲动。
据说,个人适应于环境靠的是本能,那么反过来,环境可以利用自身的条件去限制人的本能。要切实保障自己的福利需要一定的经验,而在此之前,本能为实现自己的福利提供指导。人的本能指导人们去满足自身感受到但未曾经历过的需求。当人的某种本能并未到应该获得满足的时机,为了自身的福利,人的意识就会干涉并阻止它。
当一个人带着明确的意识去做自己关心的事时,他一定是受到了本能的诱导。意识过程是有趣的,因为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从事满足本能的活动。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满足感来自行动,他就会去采取行动。为了提前在一种本能上获得满足感,人们可以认为自己或想象自己实现了某个愿望,也可以认为自己实现了某个有趣或想要达到的目标。这种预设的满足感会激励人们采取行动,使自己获得期盼已久的满足感。
7.兴趣的两种含义
网址:首推被网友奉为经典的《销售心理学》,值得反复读!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699
相关内容
茅盾文学奖评分最高的8本书,值得终生反复阅读人民日报推荐:世界十大名著,值得反复阅读
心理学入门经典:《心理学的故事》
《明星销售员的转型》
运用经典条件反射解释广告明星效应
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活动:未名书香 共品经典
这本经典,被称“西方思想的源泉” | 深度阅读(2)
吉利解码汽车新零售公式:直播+直销=“超值”的平方
年轻人为何都在抖音里读史铁生?
全球七大顶级销售大师,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