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国荣,那个时代的超级偶像,活得如此清澈、勇敢,然而却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离开了我们。即便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每到4月1号,网络上依然会掀起一波关于他的回忆潮——“哥哥为什么走?”“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这样的疑问依旧困扰着大家。
张国荣的一生,几乎成了一个传奇。帅气的外表、迷人的嗓音、无可挑剔的演技、温柔体贴的性格,再加上那种特别讨喜的个性,简直是万人迷。他的笑容拥有极强的感染力,仿佛邻家大男孩一般,身边的人都说他很像那种总是笑得灿烂、充满阳光的好人。其实张国荣的成长并不容易,虽然家里条件不错,父亲事业有成,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本应受到宠爱,但父母总是忙碌,兄姐们年龄差距大,从小的他就显得孤单。记得他曾经说过,看到别人家父母管得那么严,自己却连和父母多说几句话都觉得奢侈。
一个从小这样成长的人,会有抑郁的倾向?当时没人相信。但事实却是,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一直未曾消失。尽管他曾尽力让自己显得阳光和乐观,但那份敏感与自卑,已经在心底生根发芽。
张国荣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感情方面,他曾遇见过女神毛舜筠,一度差点结婚,却因分手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事业上,他的歌声和演技总被拿来与他人比较,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后来,他和唐鹤德的关系曝光,在那个年代,公开同性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张国荣偏偏就敢。他在演唱会上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几乎是在向世人宣告了他与唐鹤德的关系。
然而,社会的压力实在太大。尽管有人支持他,却更多的是冷嘲热讽、指指点点,媒体和狗仔更是永远不会放过他们,甚至牵手一次都能成为头条新闻。唐鹤德为了陪伴他辞去了高薪工作,而张国荣也愿意为这段爱情坚持到底。但明星的生活总是那么复杂,事业和感情的压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苛责,几乎让他承受不住。
张国荣的抑郁症其实早已有迹可循。据王晶回忆,那时他已开始依赖药物来维持情绪,后来干脆不再吃药。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连药都懒得服用了。演艺事业的质疑不断,唱歌被说没实力,演戏又缺乏突破,无论怎么做,总是有人批评。
2003年,他原本希望转型为导演,却在遇到一位内地投资大佬后,满心期待地开始了这个新事业。可谁曾想,投资方突然出了事,项目一夜之间告吹。这一打击,让他原本充满希望的导演梦瞬间破灭。最痛苦的不是电影泡汤,而是他已答应了许多演员朋友,大家信任他,他却无法履行诺言。张国荣一向重视承诺,最怕让身边的人失望。那种内心的愧疚和失落,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真正让他崩溃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我对不起别人”的想法,几乎摧毁了他的一切。
更让他痛苦的,是各种无厘头的传闻,什么拍完《异度空间》就一直走不出来,觉得自己被某种东西缠上,甚至说晚上睡觉时,似乎有人把他从床上拉下来。更有传言他去找白龙王,但被拒绝,说“命薄”。这些听起来像是迷信,但在圈内,却也有不少人信这一套。
但张国荣最清楚,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已在他的遗书中得到了体现:“我一生从未做过坏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那句深沉的叹息,几乎道尽了所有。无助、委屈、孤独,几乎写在字里行间。许多人认为他是被身边的人抛弃,但实际上,唐鹤德始终在他身边,每年都会为他发文纪念。他最绝望的,并非身边的人,而是来自社会的恶意和冷漠,外界那不断的攻击与流言,一点点地把他推向了绝境。
王晶最近也在视频中坦言——张国荣最后的选择,正是因为投资的大佬出事,电影项目全盘崩盘。那些已经安排好的演员,筹备得妥妥当当的计划,竟在一夜之间彻底瓦解。张国荣承受不住那股来自朋友、同事的压力,最终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告别。
张国荣的离世,其实就是社会的隐痛。一个人在流言和偏见的夹缝中艰难行走,直到最终崩溃。这不是个别案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个时代,同性恋几乎无法被接受,公众人物承受的恶意和偏见,比普通人多了无数倍。张国荣敢于为爱发声,敢于说“爱不分性别”,却始终未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宽容与理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