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寒领养河马被围观看舆论场中的名人效应

发布时间:2025-08-06 02:34

即使是“战”疫期间,名人明星的关注度仍很高,热情的粉丝也没有放过关注偶像的机会。比如近日,作家、导演、赛车手韩寒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在青岛野生动物世界发起的“动物园经营困难开展认养活动”中,收养了动物园的两只河马,并给它们起了名字。很快,这条信息被网民送上了热搜。有网民说,韩寒这波操作太有爱了,连河马的名字“憨憨”和“汗汗”也是很有创意。

公益,是传递温暖、彰显爱心的最好行动,是名人明星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打造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在改善自身形象上起到作用。可以说,在事业和生活中,名人公益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非常重要。

名人带来社会经济效应也被要求更多责任

当今社会,名气已经不仅属于一小部分人,运动员、演员、歌手、模特、电视主持人乃至网络主播等群体的代表人物,也一样享有名人的社会经济效应,给自己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网民或观众对名人明星除了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具备以公益形象为代表的外在影响力。人们总是期待名人明星在对公众舆论、社会价值取向、道德等方面起到积极良好的表率作用,以公益精神充盈自身。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就有可能掀起舆论风波。

2008年汶川地震后,掀起了全民捐款救灾的热潮,万科董事长王石微博发布企业捐款200万元,并建议普通员工“捐款应以10元为上限”等一系列言论,被批评缺少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跨越不了良心的这座大山”,并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直接导致万科股价下跌。

“达则兼济天下”:名人公益形象如何维护

公益慈善,并不是简单的施舍或者赠予,是要用心去交流、体会和温暖,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名人明星既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促进公益慈善,同时也能为自己带来社会正面形象,一举两得。那么,名人应该如何维护好自身形象,成为公益活动的引领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呢?

名人参与公益,应主动规避风险,珍惜声誉。公众对名人做公益持有期待、观望和怀疑等不同心态,探究起来也是有原因的。前些年,少数名人和企业公开承诺的捐款不能兑现,“诈捐门”多次引起信任危机。一些名人虽然参与公益活动,却只是把它作为个人持续走红的贴金方式。

名人作为某一行业或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公众人物,一定要规避这样的风险,在公益活动中自觉扮演信息传播者、信任延伸者和实践引领者的角色,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不少名人在这次疫情期间身体力行、积极组织捐款捐物,获得网民称赞,个人正能量形象有所提高。

保持清醒的角色自觉。名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却又都是普普通通的社会人,保持清醒的角色自觉,对于名人公益形象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在公共活动中,在媒体镜头下,总是会精心选择最美好的“曝光面”,媒体也会尤为关注其形象。这就需要名人日常对待各项事务要珍惜话语权,严于自律,言行要符合自己的角度定位,不能自毁形象。

例如,国内某影视明星在汶川地震时,对外宣称为汶川地震捐了100万元,但后来网民在登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网站后发现实际上只捐了84万元。后来在舆论压力下,这位明星补齐了相差的16万元,经纪人也公开道歉。尽管现在该明星多次危机公关,参与慈善,但“诈捐”阴影还在,损害了自己的声誉。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星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从韩寒领养河马被围观看舆论场中的名人效应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5676

相关内容

韩寒养两只河马!P图合影还调侃称:是认养不是领养,不能带回家
认养河马,韩寒这波操作太有爱,起名却有一番韵味
男星宅在家干啥?韩寒认养河马,李易峰帅气挑眉,木子洋变魔术
贾永婕回应“领养具俊晔”传闻:一场舆论风暴背后的多重真相
从“明星”离世效应看媒体舆论导向与力量
大舆论场视域下网络新闻评论如何引导舆论
娱乐圈生存法则:从艺人小优事件看舆论场的蝴蝶效应
李明德:从小剧组的打工人到舆论风暴的中心
从上马看体育赛事IP养成,“文化+体育”发挥城市龙头效应
名人舆情:舆论如何看待知名作家琼瑶去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