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狠人李叔同:从风流公子到一代高僧,狠起来连自己都怕
流浪的人啊孤零零没依靠,漂泊到了天边尽头;只有漫漫长夜独自睡,时常迷迷糊糊心神飘。
这首曲子《梦》,是李叔同在他妈妈王凤玲的葬礼上,选择用弹钢琴的方式来表达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可算是出了大名。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就是颇具传奇故事的李叔同。
【一、 前半生于凡尘种种,如烟飘离】
李叔同,别名李文涛,号息霜。1880年那会儿,他在天津的一个超有钱的盐商家里呱呱坠地。听说他出生那天,有喜鹊叼着松枝飞到他家,家里人都觉得他是能成大器的主儿,是上天送来的好运。他也一直记着这份恩情,总带着那根松枝。
我爸李世珍以前做过官,但后来他放弃了官职,回家继承了祖辈的事业。到了李叔同这一代,我们李家已经算是挺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了。李叔同从小就生活得很优裕,家里人都爱念佛经,他也受影响,小小年纪就能流利背诵佛经。他启蒙教育开始得早,经常读书有感而发写诗作,在乡里挺有名的。
他5岁那年,爸爸就没了。因为妈妈是小老婆,他没啥朋友,慢慢就变得不爱说话了。就这样,他安安静静地长大,成了一个挺有才的帅气小伙子。妈妈喜欢看戏,他也跟着迷上了,老往戏园子里跑。到了十六七岁,他疯狂地喜欢上了一个叫杨翠喜的戏子。那时候的少年,喜欢一个人就是那么的死心塌地,他和杨翠喜经常写诗传情,两个人感情特别好。
没过多久,他老妈瞧见他儿子对一个戏子那么着迷,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所以在李叔同18岁那年,硬是让他娶了茶叶贩子家的闺女俞蓉儿做老婆。至于杨翠喜,最后也就成了别人的小老婆,他们俩终究是让现实生活给拆散了。结婚后的第二年,李叔同还刻了个章子,支持维新变法,结果变法没搞成,外面还有人瞎传李叔同是康梁那伙儿的。为了躲灾,他只好带着老妈和媳妇跑到上海去了。
在上海,他还是过着那种奢华享受的日子,整天跟上海的有钱有势的人打交道,参加诗歌聚会,搞文学社团,还弄了个“上海书画协会”。他的生活那叫一个逍遥快活。他老婆俞蓉儿呢,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他老妈,还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不过可惜大儿子没养活,就剩下俩孩子了。按说,他这日子过得应该是挺美满挺幸福的。
但他还是经常觉得心里空荡荡的,直到有一天碰上个新女人。这女人在上海挺有名,是个才女加诗妓,叫李平香。那时候,他们俩都年轻有为,正处在人生的好时候。他们经常坐在地上,一边喝酒一边写诗,有了李平香,李叔同心里总算有了点安慰。他们俩关系特别好,就像是彼此的知音。这种状态持续了好久,直到有一天发生了点事,情况才慢慢变了。
1905年那会儿,李叔同的妈妈王凤玲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他当时外出去买寿材,结果没能赶上见妈妈最后一面,心里头特别难过。之后,他把妈妈送回了天津安葬,接着安排好老婆和两个娃的事儿,就跟李平香好聚好散,然后自己一个人去日本留学了。
在日本,他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李哀。他开始钻研话剧,跟同学们一块儿弄了个话剧团,名叫“春柳社”,还是头一个呢。他在团里演过茶花女这些角色,大家都夸他演得好。没过多久,他从“春柳社”退了出来,一门心思扑在画画和音乐上,还在那儿遇到了他的第二个日本老婆,诚子。
1911年,李叔同带着诚子回到了国内,这才晓得家里已经落魄了。为了撑起这个家,他不得不打好几份工,有空了就钻研金石,写写诗文。那段时间,他的艺术之路真是走到了顶峰。
在教育方面,他培养出了像丰子恺、潘天寿、吴梦非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了大家。
音乐方面,他率先把西方的音乐理论带进来,还头一个用五线谱来编写曲子。
在画画这行当里,他头一个把西方的艺术风格带了进来,还带着大家走上了中国美术的新路子。
他在篆刻和话剧领域,同样也是早期的带头人。
他写的书法特别有新意,风格独树一帜,那时候的文人墨客都抢着要他的字。
这时的他,名和利都有了,身边还有位美娇妻,在外人眼里,那简直是幸福得不得了。但奇怪的是,他心里头还是空落落的,这种迷茫感,后来竟让他后半辈子都跟佛祖较上劲了。
【二、 后半生狠离红尘,与佛相伴】
1916年的时候,36岁的李叔同,从同事夏丏尊那里听说了断食养生的方法,感觉特别有意思,就去了杭州的虎跑定慧寺,想试试这个方法。在寺庙里头,他老是在读佛经,结果对佛家的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了1918年阴历七月十三那天,已经38岁的李叔同,决定正式当个和尚。
他突然宣布出家当和尚,这事儿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炸了锅。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他谁都没说,就连他的好朋友和老婆听到后都惊得目瞪口呆,好像天上突然打了个响雷。
电影《一轮明月》里头有个场景挺特别。李叔同在日本娶的媳妇儿诚子来找他,最后俩人在西湖碰面了。他们各自坐在一条小船上,就这么面对面瞅着。
诚子心里想留住他,就直接开口问道:“弘一大师,您能告诉我,爱到底是啥意思吗?”
李叔同回答说:“爱,其实就是对人慈悲。”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诚子伤心大哭,喊着说:“我对大家都心怀慈悲,为啥偏偏要伤害我呢?”但她的呼喊,只换来了西湖那片朦胧的雾气,没有任何回应。
但李叔同狠心伤害的,又何止诚子一个?他出家以后,给家里寄了些“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想让家人信佛,还叮嘱孩子们以后要从事教育工作,然后就没了消息。家里人还是会时不时给他写信,可他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让退回去。
他压根儿没想过,他那传统的老婆俞蓉儿,在那个新思想和旧观念混杂的年代,得拉扯着俩娃过苦日子。小的那个孩子,想上个学都费劲得很。他可真是狠心,一钻进佛门里,啥都不管了,只顾着自己找心灵上的安宁,却把孩子们的未来丢在了一边。
对于朋友和那些喜欢他的作品的人来说,他也挺绝情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心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打扰,他干脆谁也不见,直接在禅房门上写了“虽然活着但像死去一样”,好让亲戚朋友别再上门找他。
他不仅对别人下得了狠心,对自己也是真够狠的。咱都明白,从节俭到奢侈容易得很,但从奢侈再回到节俭,那可就难到天上去了。李叔同出家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朴素,他用的那些生活用品,二十多年都没见换过新的。他身上的那件衲衣,补丁摞补丁,数都数不过来,据说有二百多处呢。一年四季,他脚上蹬的都是缝缝补补的罗汉鞋。吃的方面,他一天就吃两顿饭,而且吃的都是白开水煮的青菜,一顿饭就俩菜。再说说他的作息时间,那也是对自己够狠。不管在哪儿,他都守着“过午不食”的规矩,下午到点儿就打禅,天一擦黑就上床睡觉。
【三、 圆寂感悟:悲欣交集】
李叔同跟那时候的其他文人不太一样,他是个很有自己个性的人。
他15岁那年,嘴里就蹦出了这么一句话:“人生啊,就像西山的太阳,富贵呢,到头来也就跟草上的霜似的,一下就没了。”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明白人生短暂,就像夕阳总会落下,富贵到头来也是一场空。这种领悟,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能琢磨透呢。
他确实挺绝,说走就走,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钱财也不要,把世俗的一切都抛在脑后,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头号狠角色。但正因为他对自个儿下得了狠心,后来才能成为一代律宗大师。进了佛门后,他一门心思钻研佛法,还整理校对唐代道宣律祖写的“南山三大部”,并且写了好些佛学方面的书,最后成了大家都尊敬的佛学专家。你说,要是他没对自己那么狠,能有今天的成就吗?要是他没狠心离开尘世,能在佛学上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吗?
1942年那会儿,李叔同走了,临终前留下了“悲欣交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咱们也没必要太纠结。他这辈子,活得洒脱,活出了自我。要说这位被誉为“民国第一牛人”的他离去,可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遗憾。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网址:民国第一狠人李叔同:从风流公子到一代高僧,狠起来连自己都怕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1445
相关内容
“民国第一狠人”李叔同:我狠起来连自己都怕鲍勃:我狠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李叔同:从才子佳人到高僧的非凡人生
他是东北名噪一时的悍匪,霸占24位女明星,狠起来连自己都敢砍!
民国文人|半世浮华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
边水往事:看懂沈星连夜逃回国,才明白猜叔到底有多狠
东北乔四有多牛?去黑省的女明星都难逃一劫,狠起来连自己都敢砍
东北乔四爷24位女星(狠起来连自己都砍)
打架还得是程少商,狠起来连自己都打
“弘一法师”李叔同:从天才少年到传奇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