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李叔同,39岁出家成弘一法师,原配48岁郁郁而终
1918年8月的一天晚上,李叔同刚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却突然将毛笔折断丢在了桌上,一声不吭离开了房间。
次日天不亮,家人就发现他竟然跑去了寺庙中剃度为僧,无论他的妻子如何挽留,他都不愿回头。
世人议论纷纷,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他才会一夜之间抛弃娇妻爱子,毅然决然遁入空门。
一代风流才子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却出生在天津。李家过去经营过盐业,也靠这些生意积累了万贯家私。
在李叔同出生时,正是家族最鼎盛的时期,从小优越的条件,让他过着公子哥般的生活。除了读书习字之外,他甚至还能接受到各种西洋音乐艺术。
在这种环境中,李叔同他间接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新思想,对很多新文化的东西都很感兴趣。
李叔同的父母信奉佛教,从小他经常跟在父母后面读佛经,学习大家族的规矩,十分的乖巧听话。
在5岁以前,他的人生就是来享受繁华与美好的,从来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烦恼。
可就在5岁那一年,父亲因病离世,这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也因此由活泼变得孤僻。
家人怕他一个人太孤单,就把他送到私塾里面去读书,没想到他在读书方面非常有天赋,写的文章永远是书院里面最好的。
十几岁的小孩子,竟然就能够写出诗句,这也让书院里面的一些老师十分惊讶。
又过了几年,李叔同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出生在富贵之家,又是这样一个大学霸,那可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后来他喜欢上了看戏,即便学院读书辛苦,还是会抽时间和一些朋友偷偷跑去戏院看戏。
他总是穿着最潮的西装出入各种高级场所,时不时的自己嘴里面也能唱上两句,还能去客串一些角色,在戏园子里是妥妥的高富帅。
在喜欢上看戏之后,他有时候会觉得那些戏曲作品不够有趣,于是就自己创作一些新奇有趣的故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人生的第一个爱人,戏园子头牌戏子杨翠喜。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风流少年,一个是天仙园的头牌戏子,两个人经常在风月场所见面,外界自然免不了闲言碎语。
此时的李叔同沉浸在爱情里,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的议论,更忘记了自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的身份。可这些话终究传到了母亲的耳中,她绝对不允许一个戏子进自己家门,更别提嫁给儿子。
为了能够平息议论,她不顾李叔同的想法,直接给他和一个茶商的女儿定下了婚事。
因为两家人在生意上有合作,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可对于李叔同这种接受过西洋文化的人来说,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种盲婚哑嫁。
他非常愤怒,直接拒绝了这桩婚事,还跟母亲说自己一定要娶杨翠喜。
李叔同的这一番要求,母亲自然是不会同意,但他是个极为聪明的女人,为了哄骗儿子结婚,就假装说娶妻后再让他纳杨翠喜为妾。
李叔同也抗争过,但是想到杨翠喜的出身,确实不可能为正妻,他就答应了母亲。
在和妻子结婚以后,李叔同对她极为冷淡,只要有时间他还是经常和杨翠喜在一起,。
他本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把杨翠喜娶回家,谁知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戊戌事变。
李叔同在维新时期曾经多次奔走,甚至还为维新派的人士说过话,这就导致民间传言说他是维新派一伙的人,要把他也抓起来治罪。
为了避难,母亲王凤玲就带着他们夫妻二人逃到了上海,自然再也顾不得杨翠喜。
临别之前,李叔同依依不舍,还承诺要回来娶她。
可到达上海以后,他才发现逃命的日子没那么轻松,一家三口人寄人篱下,自己和妻子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只能勉强度日。
他又想要将杨翠喜接过来,于是自己亲自回了天津一趟,可谁知等他回去,只看到一片战乱后的废墟。原来为了自保,杨翠喜早已嫁给王爷做妾,李叔同与她自然是再无可能。
伤心一阵后他又回到了上海,此时妻子和母亲每天待在家里,他就出去与友人一起做诗社。
那个时候虽然生活累,但李家毕竟在上海也有生意,慢慢的日子也就好过起来了,他在上海也开始混得开。
在那段时间他经常画画,也算是上海书画界的热门人物,他比较喜欢中式古典艺术风格,所以画水墨画和水彩画比较多。
1901年的时候,他进入了上海南洋公学,可惜后来因为新旧文化思想冲突,学校禁止学生阅读新时代杂志报纸。
蔡元培当时在学校任教,他非常反对这种行为,不仅自己辞职离开,还带走了很多有新思想的学生,其中就有李叔同。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长子不幸染病夭折,母亲也得了重病。他和妻子一边要经历丧子之痛,一边又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妻子曾经是富商的女儿,过的也是衣来伸手的生活,如今突然变得如此辛苦,自然会有一些怨气。
李叔同不是不知道,但他和妻子没有什么感情,所以总是本能的回避,从不正面去沟通,夫妻关系也就越来越差了。
没过多长时间,母亲染病离世,他只好和妻子一起将灵柩送回了天津老家。
因为李叔同的母亲是侧室,按照家族规定不能走正门出殡,这让他和家人爆发了非常大的冲突。
结局是他赢了,但他与家人之间的仇恨也就此埋下,这也导致后期他们一家人在家族中处境越发艰难。
留学日本
母亲去世以后,他又开始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东西,还想要通过音乐和戏曲等通俗的形式,让老百姓来接受这些新文化。
碰巧当时国内有日本留学风潮,他想着可以去学习新艺术文化,就选择前往日本留学了。
在日本,他学到了话剧艺术,还自己亲自创作参演了很多话剧。也是在日本,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雪子。
两人相知相恋,就在雪子满心期待嫁给李叔同的时候,却遭到了对方严厉的反对。原来李叔同因为母亲是妾室出身,所以曾经许下诺言绝不纳妾。
可雪子却告诉他,他的母亲是被逼做妾,所以才会一生不幸。而自己是甘心情愿嫁给他,也不介意他之前有夫人,所以这份爱情会让他幸福。
无论如何,李叔同终究是懦弱的,也许是不敢面对雪子的质疑,他还是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娶了第二任妻子。
可他不敢将雪子带回家,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通知家人,在外面擅自娶了一个日本女人,这是大不敬的行为。
第二点就是他考虑到自己的妻子,心中总觉得有一份愧疚之情。他心里想着,不让这两个女人见面就行,也许就不会有什么矛盾。
可女人的直觉总是那么准,即便后来他独自一人回家,他的妻子也早已察觉出来,他在外是有了其他心上人。
对于这个很少回家的丈夫,他的妻子不敢有过多要求,只能让他多关注两个孩子的学业,多回老家看看他们。
他干脆地答应了下来,可后来他将日本妻子安排在上海,自己与她能经常见面,却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天津。
对于李叔同的家人来说,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这不仅在于他对自己的妻儿不管不问,更是因为他抛下全家人毅然地遁入空门。
看破红尘出家
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说法很多,有人说是因为感情问题,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想要成为一名高僧,更加离奇古怪的猜测也数不胜数。
但更加可靠的说法,是与他的好友夏丐尊有一些关系。
李叔同家人笃信佛教,平时还会背诵佛经,这是他与佛的第一个机缘。
在杭州工作期间,他经常和好朋友夏丐尊在西湖的寺庙里游玩。看到僧人们的生活,他们感觉很有意思,甚至还打趣说出家做和尚挺好的。
那段时间他患有神经衰弱症,无意中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了断食可以治疗的说法,他就想着可以尝试一下。
在和朋友商量以后,他选择去西湖附近的寺庙进行断食,为了能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经常和出家人一起聊佛经佛法,这也让他的想法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
他在寺庙中不知不觉待到了过年,甚至已经开始享受这种生活,最后就在这里拜了师父皈依佛门。
不过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剃度,只能算是个俗家弟子,大概就是与他父母那种类型的信教徒一般。
在内心激烈的博弈之后,加上友人的劝说,他最终还是选择剃度为僧,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弘一法师。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的妻子雪子到寺院里面哭喊着求他,希望他能够还俗。可无论她如何哀求,李叔同都不肯还俗。她知道无法挽回,最后只好带着儿子返回日本。
后来李的家人也知道了他出家为僧的消息,尤其是他的妻子,听到后直接哭晕了过去,人也开始越来越憔悴。
李叔同的二哥无法接受弟弟出家,他总还指望着他能回家帮自己撑起家业,照顾一家老小。
看着弟妹如此痛苦,家中的孩子也没人照顾,他就想着让她去劝劝自己的丈夫,看看能不能让弟弟回头。
李叔同的妻子一直没有去,或者说她是没有勇气去。她知道自己和丈夫本来就没有多少感情,这些年都没有见过面,丈夫根本就不可能听自己的。
过去两个人之间也都是她听丈夫的,这一次她似乎觉得两人可能要恩断义绝,丈夫再也不可能回家了。
可最后她还是去了,在李叔同朋友的带领下看到了他,真正见到的时候,她才深刻感受到那种心碎的感觉。
两人曾经一起生儿育女,可如今近在咫尺,却如同陌生人。他问李叔同是否真的放下了凡尘,李给出了他肯定的回答,妻子就没有再过多纠缠。
后来直到妻子去世,李叔同也再也没有回过家一次,无论家人如何给他写信,他永远是用各种借口来推脱。
伴随着亲人一个个的离世,李叔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佛的心,此后余生也都在寺庙中度过,也为佛学做了一些贡献。
李叔同这一生从富家公子到一代高僧,就他笔下的戏剧一般跌宕起伏,而他究竟为什么要出家的原因,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网址:风流才子李叔同,39岁出家成弘一法师,原配48岁郁郁而终 https://mxgxt.com/news/view/1641439
相关内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从天才少年到传奇僧人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西泠印社的故事
从最浪漫的李叔同,到佛前苦修的弘一法师,爱情始终是他至死的痛
李叔同有过4段感情经历?经历后才能看透,世上从此有了弘一法师
48岁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去世:抑郁症不是矫情,是一种疾病
李叔同临终前手书“悲欣交集”四字书法折射出他怎样的人生感悟?
李叔同剃发成为弘一法师的真实原因,学生丰子恺用3句话说明白了
弘一法师的别样人生:出身富商受良好教育,风流才子邂逅日本佳丽
说说李叔同
4段感情经历,教会李叔同如何看透人生,从次世上多了个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