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的“硬笔体”,有人顶礼膜拜,有人不屑一顾!这是什么节奏?
启功,这位中书协的大佬,一位笑容可掬的慈祥老头儿,在他身上,贴有许多标签及头衔:第二届中书协主席、书画家、教育家、鉴定家、文献学家以及红学家,可谓满身的光环。
启老是人家对他的尊称;启体是大众对其书体的特指。在人们的印象中,启功的书法极具个性,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认得出他的字体。
启体容易学,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少启功的伪作。启功的书法,为何能如此的深入人心,并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其实原因也并不复杂,就是他毛笔书法硬笔化,因此,很多人都以为他的毛笔书法是钢笔所为,这就是启体的显著特点。
毋庸置疑,启功的书法,历来受到各个阶层人士的盛赞。在大众的心目中,启功的书法,简直可以封神,说顶礼膜拜毫不夸张。
大众也极力维护启功的书坛地位,只要是谁碰启老的瓷,就有人群起而攻之。比如,兰亭奖金奖的获得者崔寒柏,对待启功的书法,“说三道四”,马上就有人回怼:“你崔寒柏算什么?连给启老提鞋都不配!”
人们维护启功的声誉,有如田粉维护田英章似的!然而,也有人极力鄙视启功的书法,说启功的书法一般般,还算客气了,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启功的书法属硬笔体,不入流!”,确实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
于是,问题来了,对待启功的书法的评价,为何存在两个极端,正像大众对田英章书法的看法一样,都不约而同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启老的书法,为何被贬称为“硬笔体”,对待他的书法的评价,为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首先,启功的书法,得到了邻国日本的高度认可!
八十年代初期,正是中书协成立不久之际,国内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的作品,不只在国内先后亮相,并且走出了国门,在国外频频亮相。
就在启功未担任中书协主席的时候,他的书法已经为日本国所接纳。那是1983年,刚过古稀之年的启功先生,其书法在东瀛日本国与观众见面了,那是一次盛大的书法展,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一次展览,启功展示的就是他特有的“硬笔体”,日本友人称他的书法有金石味,书卷气和书香气,是典型的文人书法。
也就是这一次的启功书法展,加深了中日邻国的书法交流,增进了两国的民族感情。不久,启功坐上了中书协的第一把交椅!从此,他的书名可谓名闻遐迩。
不消说,启功独有的“硬笔体”书法,就是他的名片,似乎提到瘦金体,就是宋徽宗的名片一样。
何谓硬笔体,就是其毛笔的笔画特质,有着硬笔一样的瘦硬和遒劲,一般人都认为是钢笔书法,哪像毛笔书法那样伸缩自如?
说实在的,硬笔书法在中国非常接地气,尤其是年轻人,于是就有人拿启功的毛笔书法当钢笔字帖使用,模仿启功的硬笔体大有人在。
北京有位美女书法家,还专门模仿启功的硬笔体,可谓惟妙惟肖,人称北京的“女启功”,她是“启粉”的典型代表。
对待启功的书法的赞词,可谓不绝入耳。人们对启老的赞美,不只是他的极具个性的启体硬笔体,更是敬重他的人品即人格魅力。
启功不只是一位书法家那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因此集文艺、美学于一身。
然而,启功的“硬笔体”,在有些书友看来,早已失去了毛笔的韵味,从而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认为好看但不耐看。
就如以上一幅作品的“竹”“又”“画”等字,完全就是钢笔字的样子。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不表现毛笔书法的特质呢?既然这样,那干脆用硬笔写好了。
由此想到了宋徽宗的瘦金体,想到了铁线篆,这两种字体的笔画,几乎与钢笔字如出一辙。没有人怀疑宋徽宗用钢笔写瘦金体,更没有人怀疑秦代人用钢笔写铁线篆。
由此,还会怀疑启功的毛笔书法是硬笔所为吗?
#深度好文计划#启功的“硬笔体”书法,你怎么看呢?
举报/反馈
网址:启功的“硬笔体”,有人顶礼膜拜,有人不屑一顾!这是什么节奏? https://mxgxt.com/news/view/1636610
相关内容
娱乐圈里的实力派,第一个就这么帅,最后一个顶礼膜拜启功书法究竟好不好,有人说超越古人,有人骂他的字是“木棍体”
揭秘刘德华:周杰伦的膜拜之礼与王晶的惊人评价
学习启功先生书法的人为什么没有八九十年代多了
被李立群顶礼膜拜的演员,李立群:和他握过手,这辈子很满足了
膜拜是什么销售模式
启功:始终是有趣的邻家老人、教书匠、老顽童
“苏醒”:从音乐才子到足球狂热粉,他为何对索斯盖特事业运顶礼膜拜?
泰国王室册封新贵妃,册封跪拜礼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让李立群顶礼膜拜的演员,李立群:这辈子跟他握过手,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