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秀赛季,陈国豪场均出场21.9分钟,贡献7.4分和4.6个篮板。而在本赛季的17场比赛中,他的上场时间降至11.7分钟,场均得分下降至6.1分,篮板仅为1.8个。这一变化引发了网络上的讨论,许多网友认为“国豪眼里没有了光芒”。我也听过不少和这一话题相关的讨论,有时我不禁想到,如果我是他,也许会有同样的感受。今天,我希望从几个角度分享一些理性的观点。
首先,CBA的联赛规则已发生变化。本赛季外援政策调整为每场比赛允许最多7名外援出场,而上赛季则是4名外援。在小外援占主导的时期,许多球队会选择能够持球和得分的小外援。北控队去年的外援组合为费尔德和里勒,大个子桑普森则很难获得上场机会。然而,在新政策下,前3节大多数球队都有机会让两名外援同时出场,因此更优的搭配方案是一个小外加一个大外,结合三位国内球员。这一变化无疑对绝大多数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我早就预感到国豪的上场时间可能会减少。
其次,北控队内部的竞争异常激烈。依托于强大的国企背景,北控队在内线球员方面的储备可谓丰厚。经过交易后,他们引入了萨林杰和沈梓捷,这意味着内线人才充裕。再加上邹雨宸、孟子凯等球员,北控拥有多达七八名内线球员。相比之下,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如果陈国豪无法获得足够的上场机会,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主教练的用人理念对球员表现产生直接影响。闵鹿蕾被誉为“CBA的锡伯杜”,尽管球队阵容深厚,但他的轮换策略常常令年轻球员难以适应。例如,一个球员即使上一场表现出色,下一场却可能无缘首发。此外,即使球队在比赛中大幅领先,主力球员仍然是主要的上场人选,很少给年轻球员锻炼的机会,这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像林彦廷这样的球员即便有显著进步,也不能保证比赛的上场时间。
最后,大学生球员在CBA的处境依然艰难。虽然有张宁等人的崛起为这一群体正了名,但对于许多俱乐部来说,对大学生球员仍存在不少偏见。不少国家队级别的球员在球队中苦于缺乏上场机会,比如王岚嵚在最近一场比赛中只得到了1分钟的上场时间。如果没法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极容易导致职业生涯的发展受到阻碍。
说到陈国豪,作为年轻球员,他需要继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背景下,技术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尽管他在外线投篮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从上赛季的不足30%提升至41.7%,但在处理球和对抗方面仍需加强。他所适合的,或许是一支转型为快节奏的球队,就像广州队中的李翔波一样。因此,若陈国豪能够寻求更为合适的球队环境,无疑会对他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未来或许充满挑战,但希望陈国豪能把握当下的机会,不断拼搏,期待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次闪耀光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