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饮巨头到咖啡新贵,古茗的进阶之路
作者丨内参君
编审丨橘子
近年来,随着下沉市场消费升级、Z世代需求增长、咖啡文化普及等,中国咖啡市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这其中,现制咖啡又预计在2023-2028年以超2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充,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而在广阔的下沉市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尚未饱和的消费潜力,更是从曾经的“增量蓝海”,迅速转变为各大现制饮品品牌竞相争夺的“必争之地”。
就在这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古茗悄然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其现磨咖啡已覆盖全国超7600家门店,跻身国内现磨咖啡门店规模TOP5。
从中国领先及快速增长的现制饮品公司,到如今咖啡赛道的破局者与品质引领者。古茗是如何在当前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扩张路线的?
瞄准县域咖啡的“新鲜真空带”
下沉市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数据显示,我国下沉市场人口规模超10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为现制咖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这片蓝海迅速陷入同质化困境。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多数品牌纷纷祭出低价策略,不惜以牺牲品质为代价换取成本优势。咖啡豆选用60天以上豆周期的产品,常温奶、植脂末替代鲜奶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操作虽然降低了成本,却损害了咖啡的新鲜度与口感。
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的供应链难题也成为众多品牌难以逾越的障碍。区域品牌受限于资金与规模,难以搭建起完善的鲜奶、鲜果规模化冷链配送体系;而精品咖啡品牌即便拥有优质产品,也因高昂的物流成本望而却步。
这种现状,使得下沉市场的咖啡消费长期处于“低价低质”的循环中,难以实现品质升级。
在行业普遍陷入低价混战与品质妥协的困局时,古茗敏锐地捕捉到下沉市场现磨咖啡存在的“新鲜真空带”。随着现磨咖啡消费习惯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咖啡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专业+新鲜”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关键词。古茗果断以“30天全周期管控”“冷链鲜奶直供”等策略,将“新鲜”确立为破局关键,在下沉市场树立起品质标杆。
据悉,截至2025年6月,古茗现磨咖啡已覆盖7600多家门店,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效率与广泛的下沉触达能力,重新定义了低线城市咖啡消费的品质标准。
原料、设备、供应链,
搭建古茗咖啡的品质密码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古茗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深层次的,是其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内参君了解到,为了解决下沉市场咖啡“新鲜”难题,古茗搭建了一条“新鲜三角模型”,从原料、设备、供应链三大维度进行全面升级。
在原料层面,古茗选用IIAC铂金奖咖啡豆,且将咖啡豆从烘焙到门店饮用的全周期严格控制在30天内,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5 - 60天,从源头保障咖啡品质,确保其风味与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但好原料只是起点,如何将优质风味稳定呈现给消费者?这就离不开古茗在设备端的重金投入。在设备方面,古茗不惜成本配备瑞士进口SCA金杯标准咖啡机。这种专业级设备能够精准控制咖啡萃取的时间、温度与压力,确保每一杯咖啡都能达到最佳口感,提升产品口感稳定性。
设备解决了现制环节的品质问题,要让新鲜原料及时、高效地抵达每一家门店,则离不开古茗在冷链物流环节,积攒的强大供应链实力。
据古茗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古茗在全国拥有业务营运经营仓库共22个,总建面约22万平米。其中,还包括能支持各种温度范围的超过6万立方米的冷库库容。结合地域加密策略,古茗约75%的门店位于距离某一仓库150公里范围内,约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
可以看到,在多数品牌受制于供应链短板时,古茗通过重资产投入,打造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而这种对供应链的深度把控,不仅保障了产品的新鲜度与品质稳定性,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品牌方介绍,古茗仓到店物流成本仅占GMV的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 - 5%的水平。
需要明确的是,强大的供应链不仅是品质保障,更是构建竞争壁垒、实现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在中国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79%,与中国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相比比例最高,这一比例在2024年底增80%,约为7931家。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下沉市场拥有如此庞大的门店数量,古茗也是目前唯一实现低线城市鲜奶、鲜果、新鲜咖啡豆规模化配送的品牌,这一优势使其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产品、品牌两手抓,
打造“品效销合一”新范式
在茶饮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后,品牌的多元化拓展已成必然趋势。古茗向咖啡领域的延伸,绝非偶然试水,而是基于深刻战略考量的主动进击。
从行业发展轨迹来看,茶饮品牌向全品类拓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咖啡作为高毛利、高复购的优质品类,无疑是提升单店营收与用户粘性的关键赛道。
古茗正是精准把握这一趋势,2024年开始全面上线咖啡业务。有加盟商更是表示,仅去年,古茗店内咖啡的营业额已经占到15%左右。这也证明了其在咖啡品类上的市场潜力。可以看到,通过拓展咖啡业务,古茗也得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门店的盈利能力。
如果说品类拓展是古茗布局咖啡市场的外在驱动力,那么品牌理念的传承则是其深耕这一领域的内在核心。
古茗始终坚守“新鲜美味、口味一致、价格亲民”的品牌内核,而现磨咖啡业务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与深化。通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咖啡产品,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认知。在消费者心中,古茗不再只是一个茶饮品牌,更是一个能够提供全品类高品质饮品的消费选择。
内参君发现,基于清晰的战略定位,古茗在咖啡业务的推进上采取了双线并行的策略。一方面聚焦产品创新,以差异化产品直击消费痛点;另一方面发力品牌营销,借助明星效应等手段实现破圈传播,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事实上,自2019年涉足咖啡领域以来,古茗经过多年的产品升级与创新沉淀,早已构建起覆盖不同消费需求的现磨咖啡产品线。
在产品定价上,精准锚定10 -20元价格带,既符合下沉市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又能保证产品品质。经典款如鲜奶拿铁、轻椰拿铁主打大众口味,满足基础消费需求;特色款如苹果流沙美式、大橘美式则巧妙融入茶饮鲜果元素,为消费者带来新颖的味觉体验。
在产品创新方面,古茗紧跟市场趋势,2025年推出的“Good 轻椰拿铁”瞄准健康化消费趋势,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
好的产品需要有效的传播,古茗深谙此道。就在6月23日,古茗大胆破圈,官宣吴彦祖为古茗咖啡品质合伙人,借助明吴彦祖健康、高品质的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官宣同日,古茗还启动了“全场咖啡8.9元”限时活动,这一极具吸引力的价格策略,既借助明星效应实现品牌声量的增长,又通过让利促销直接刺激消费转化,将流量高效转化为销量,生动诠释了现制饮品营销中“品效销合一”的成功范式。
结语
从供应链基础设施的重资产投入,到产品创新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匹配,古茗以“新鲜”为支点,以供应链效率为核心的发展路径,不仅重构了下沉市场咖啡品质标准,更向行业宣告:下沉市场需要的从不是低配版咖啡,而是同等品质下的更优解。
网址:从茶饮巨头到咖啡新贵,古茗的进阶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633984
相关内容
茶饮有尽头,古茗想成为一家 “卖新鲜” 的便利店请来吴彦祖,古茗咖啡要“藏不住了”
拆解吴彦祖创业布局:从WHATEVER咖啡到联盟古茗,打造“新消费合伙人模型”
吴彦祖的商业布局:WHATEVER咖啡到古茗,打造新消费合伙人模型
古茗奶茶上市:从台州小镇到港交所的成长之路
235亿奶茶大王古茗刚刚香港上市
开年最大新茶饮IPO:红杉中国为何看好古茗
古茗、蜜雪同日递表,新茶饮IPO的故事应该怎么讲?|钛度热评
稳扎稳打,多维创新,古茗茶饮在新茶饮赛道“乘风破浪”
爱茶爱咖啡的周瘦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