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术没必要送,割个阑尾、嘎个痔疮,乡镇一级的卫生院都能做,这类手术就随它去,没必要担心手术过程,百分之一百是“手术很成功,病人很高兴!”
自己没进过手术室,也没机会送钱给相关医生。我的父母和儿媳,以及妹妹都在医院动过手术,对医患关系颇有心德,下面就聊聊手术送钱的真实事例。
最初是我妹妹,妇科、长了个良性肿瘤,定好手术日期,辛苦费也派送到位,由主任医师上台操刀,家属、病人听后甚慰!手术当日,主任因故缺席,由实习医师捉刀顶替,最后,酿成一场医疗事故。急转上一级医院抢救,方保吾妹小命一条,事后签定:医疗事故板上钉钉,双方协商,院方一次性赔偿人民币若干。
我父母在高龄阶段,都在三甲级医院动过手术,都是通过关系,曲线联系到科室负责人,辛苦费也适当安排,3次手术都很成功。
儿子的老婆去年体检,发现肺上有点问题,到3甲医院进一步确诊,院方建议手术治疗、但要排期等候床位。夫妻俩回来一商量,找熟人带她们去医院,顺便给送了个红包,到家第二天,院方来电:床位已有、速住院手术。
我孙子7岁时,腺样体肥大,在当地的儿童医院做了手术,我老婆说:那次送的红包较厚,因为给小孩手术,所以“花点特别费、给点特别照顾,”也是心甘情愿。
总结:病人做手术,要不要送钱给主刀医师和麻醉师?
送与不送,病人自己考量,如果有暗示、肯定要送。经济条件许可,手术难度又较高,不妨主动示好,尺寸自己掌握,悠悠万事、生命唯大!
大部分医院的医风医德是不容怀疑的。但是,“群众里面有坏人,”医院里也有少数医德差的医生,不能保证对每一位病人都是一视同仁,花钱买放心,也是不得以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