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和雄回忆:赵一曼牺牲前几个月,她的惨叫犹如来自地狱的声音
“您知道吗?那个总在档案室看照片的同志,是赵一曼烈士的亲儿子。”1957年初春的哈尔滨烈士纪念馆里,两位工作人员压低嗓音的对话飘进陈掖贤耳中。他正站在母亲的遗书展柜前,玻璃上倒映着那张三十余年前的黑白合影——照片里身着粗布棉袍的年轻妇人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孩,眼神里既有舐犊情深,又藏着某种决绝。
这份遗书在东北抗联史料中具有特殊分量。1936年8月2日清晨,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刑场就义前,用受伤的手指蘸着鲜血写下的“宁儿”二字,既是留给儿子的最后呼唤,更像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图腾。当陈掖贤颤抖的手指划过玻璃展柜上“母亲是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字样时,展馆外的松花江正卷着冰凌奔流,仿佛在应和着二十年前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岁月。
1928年深秋的莫斯科郊外,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上,挺着孕肚的赵一曼与丈夫陈达邦爆发了激烈争执。“组织让我回国搞工运,这是命令!”她扶着白桦树站得笔直,肺病未愈的胸口剧烈起伏。陈达邦攥着调令的手背青筋暴起:“至少要等孩子出生!”这位黄埔六期生或许不曾料到,这番争执竟成永诀。三个月后,赵一曼把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堂兄时,堂嫂忍不住问:“真舍得?”她只是默默将半块银元塞进儿子衣襟,转身消失在雪雾中。
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回忆,1933年海伦伏击战的黎明时分,战士们曾听见赵政委哼着四川小调检查弹药。当五百伪军进入伏击圈,这个文弱女子突然跃上土坡挥动红缨枪,冲锋号与“专打团长”的呐喊声震四野。此役击毙伪军团长,缴获的日军文件显示,关东军参谋部将其标注为“赤匪花木兰”。不过最令日军胆寒的,是赵一曼独创的“冰上战术”——利用封冻河面快速机动,往往在敌人烤火取暖时发起突袭。
1935年深冬的哈尔滨监狱,日本宪兵队特高课长林宽重盯着审讯记录直皱眉。眼前这个遍体鳞伤的女人已承受了七天七夜的酷刑,马鞭抽烂的棉衣里露出森森白骨,却始终重复着同一句话:“我的主意不会改变。”负责记录的大野泰治在回忆录里坦白,当赵一曼被电刑折磨得眼球凸出时,他突然想起故乡京都寺庙里的不动明王像。有意思的是,这位战犯晚年皈依佛门,或许正是想洗刷那段地狱般的记忆。
哈尔滨市立医院的特殊病房里,1936年端午节飘着消毒水味。看守董宪勋发现,赵一曼总盯着窗外的丁香树出神。某夜换药时,这位女政委突然开口:“小董,帮我带封信给三军指挥部。”护士韩勇义后来在证词中提到,赵一曼说服他们的不是革命大义,而是那句带着川音的感慨:“中国母亲都在等儿子回家啊。”当营救行动因叛徒告密失败时,赵一曼被拖上囚车前突然大笑:“看吧!中国人是杀不完的!”
伪满档案里保存着赵一曼最后的影像:1936年夏,她戴着脚镣坐在审讯室里,左腿因溃烂肿胀得比右腿粗两倍。日军军医建议截肢的当晚,她用指甲在墙上刻下“誓志为人不为家”。山本和雄在战犯管理所交代,当烙铁灼烧赵一曼背部时,她突然仰头唱起《国际歌》,沙哑的嗓音混着皮肉焦糊味在刑房里回荡。这位刽子手说,此后三十年他常在深夜听见那个“像地狱传来的声音”。
哈尔滨解放次年春,陈掖贤跟着工作队走进中央大街。当看见“一曼街”的路牌时,同行的老交通员突然驻足:“当年你母亲在这条街上扮过乞丐,给抗联送过三次电台。”斜阳把俄式建筑的穹顶染成金色,有轨电车叮当驶过,仿佛在应和着那个穿补丁棉袍的身影。如今道外区的小学课本里,赵一曼教儿童团识字的故事仍在传诵,而松花江防洪纪念塔下的浮雕群像中,永远定格着那个挥动红缨枪的飒爽英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山本和雄回忆:赵一曼牺牲前几个月,她的惨叫犹如来自地狱的声音 https://mxgxt.com/news/view/1633778
相关内容
山本和雄回忆:赵一曼牺牲前几个月,她的惨叫犹如来自地狱的声音赵一曼被捕后,日军对她实施了什么暴行?一位日本战犯不敢回忆
为何赵一曼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女民族英雄?一位日本战犯说出了实情
赵一曼的丈夫,妻子牺牲21年后才得到消息,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狱中,赵一曼的肚子鼓了起来,敌人:“再灌点。”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
赵一曼孙女:对奶奶遗书倒背如流
1936年,帮助抗日英雄赵一曼逃走的警察和护士的结局怎样?
烈士赵一曼孙女的现状,日本老兵当面道歉求原谅,她如何回答?
揭开《赵一曼》背后的故事!赵一曼孙女陈红走进长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