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一条“释永信被带走”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疯传。
从最初被质疑为“造谣”,到少林寺官方通报确认其“涉嫌刑事犯罪并接受调查”,只用了不到12小时。
据少林寺管理处称,释永信侵占项目资产,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
而圈内大嘴宋祖德也说,圈内有很多女星找释永信开光,具体操作“反正挺恶心的”。
这位曾以“少林寺CEO”形象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宗教人物,如今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而风暴眼之外,两个名字被反复提及——释小龙与王宝强。
01
释小龙2岁入寺,5岁出道,一生都绕不开“少林寺”三个字。
他的父亲陈同山曾是少林寺武术学校校长,而释永信,正是将这个孩子推向世界的关键人物。
据少林寺旧僧回忆,释永信曾私下称赞释小龙“有慧根,是佛门与世俗的桥梁”,甚至传出“认作干儿子”的传闻。
但“干儿子”的温情叙事背后,是更复杂的权力结构。
释小龙的影视合约、商业代言,早期均与少林寺名下公司深度绑定。
2008年后,他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却仍在每年固定时间回寺“探亲”——直到此次事发。
7月28日,释小龙的微博停更在一条公益广告,评论区已沦陷:“你师父出事了。”
而释小龙也发声:我难以接受师父的真面目,特别难过。
03
与释小龙的“天赋型”路径不同,王宝强是少林寺最普通的“穷孩子”。
他8岁因家贫入寺,14岁离开,六年里每天4点起床练功,冬天在雪地里扎马步。
他在自传《向前进》中写道:“(释永信)大师偶尔会来指导,说我‘骨头硬,心更硬’。”
这句话成为王宝强日后面对所有低谷时的精神支柱。
2016年,王宝强离婚风波最激烈时,曾独自回少林寺“静修”。寺内僧人称,释永信与他长谈三小时,未对外透露内容。
如今,这段“师徒情”被重新审视。
有网友翻出王宝强2014年为少林寺国际文化节站台的视频,他称释永信为“再生父母”;
也有人质疑,王宝强的《大闹天竺》等电影曾得少林寺资本支持。
28日,王宝强工作室回应媒体:“对事件不知情,艺人私事不予置评。”
03
如今,释永信被调查的具体罪名尚未公开,但少林寺近年的商业化早已争议不断:
注册666个商标,从“少林功夫”到“少林素饼”;
少林寺的海外分寺被曝收费禅修,一期课程高达数万元;
而旗下公司,也卷入土地纠纷、资金流向不明等举报。
而释小龙与王宝强,恰好处在“佛门商业化”的交叉点上。
一个以童星身份为少林文化镀金,一个以草根逆袭故事强化少林精神。
他们的成功,曾被释永信用来证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如今,网友不断提出质问:“如果少林寺的‘功德’建立在利益输送上,这些明星的感恩是否成了帮凶?”
7月28日,少林寺山门紧闭。
有游客拍到,僧人将印有释永信照片的展板撤下,动作迅速得像在抹除一段历史。
而山门外,仍有影迷举着释小龙、王宝强的海报拍照,试图在偶像与信仰的废墟里寻找某种确定性。
或许,真正需要回答的不是“谁牵连了谁”,而是一个更古老的问题:
当宗教、商业与明星光环缠绕成结,谁还记得少林寺最初的那句——
“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