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评论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1.中国时尚评论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尚界,高质量的时尚评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纸质媒体逐渐式微,曾经风靡一时的时尚杂志也不得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纷纷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试图在这个新的媒体平台上找到生存空间。然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不少时尚媒体似乎迷失了方向,他们过度追逐商业利益,内容逐渐趋同,深度与品质大打折扣。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关注各大时尚杂志的微信公众号?翻开朋友圈,你会发现这些公众号俨然成了各大品牌的广告阵地。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宣传软文,各种明星代言、产品推荐铺天盖地而来。而真正有见地、有思想的时尚评论却寥寥无几,即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独到的文章,也常常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海洋中,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主流时尚媒体难以摆脱品牌广告主的影响。这其实和时尚杂志的盈利模式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时尚杂志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来自广告,各大品牌的广告费用是杂志生存的基石。为了不得罪“金主”,杂志很难发表真正客观、独立的评论。因此,为了维持运营,吸引广告主,很多时尚媒体不得不在内容上迎合品牌方的口味,大量发布软文广告,逐渐丧失了内容生产的主动权。
这种窘境不仅存在于传统媒体,就连自媒体也难以幸免。发表任何品牌的负面评价,都有被平台以“侵权违规”为由直接封禁的风险。著名时尚评论人因为不利于品牌利益的言论而被禁止看秀的事例,在全球时尚界都屡见不鲜。
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时尚媒体在选题上也缺乏独特视角,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他们大多只是泛泛而谈,对一些热门话题随意点评,既缺乏专业性,也缺乏可读性。
就拿最近DIOR的大秀来说,各家媒体的报道常常如出一辙,不是高喊“亚马逊女战士”,就是鼓吹“女性主义的胜利”,语焉不详,完全不得要领。这样的内容既难以吸引普通读者,更无法满足业内人士对深度报道的需求。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时尚评论绝非只是单纯地描述衣服的款式、色彩和材质,而应该深入挖掘时尚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时尚与艺术、历史、社会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一件时装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它所代表的美学追求是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阐释,才是时尚评论的精髓所在。
可惜的是,当下的时尚媒体大多浮于表面,对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关注不够,更谈不上对时尚文化的深度挖掘与阐释。很多文章只是停留在对时尚现象的介绍上,罗列了某品牌新一季的设计元素和灵感来源,却没有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和意义。这样肤浅的内容自然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无法满足那些对时尚有着较高审美追求的人的胃口。
2.中国时尚评论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面对资本对时尚话语权的控制,消费者的行为选择或许能带来一些改变。近年来,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盲目追随大牌,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的时尚表达。与此同时,文化自信的增强也使得消费者对中国本土时尚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他们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民族文化在现代时尚中的创新应用。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变化,无疑会促使资本重新审视其决策,为时尚评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机遇。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尚评论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够发出独立、客观、敢于批评的声音。虽然评论不等于批评,但不敢批评的评论注定是肤浅的。只有敢于指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时尚评论才能真正做到深刻而有见地。这或许意味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摆脱对广告的依赖,比如学习国外一些独立杂志靠个人订阅收费的方式。
同时,建立独立、公正的时尚内容审核机制,打造独特、有影响力的时尚话语权,也是一种可能的突围思路。比如时尚媒体人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独立的时尚评论板块,不以盈利为目的,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时尚评论内容。如果做得好,或许反过来可以吸引更多认同这种评论调性的品牌来投放广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你平时关注哪些时尚评论人?你喜欢的时尚评论人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面对当下时尚品论的现状,一些自媒体异军突起,他们试图以更加犀利、独特的视角来评论时尚。比如博主Ahalolo常常敢于挑战权威,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品牌和设计的问题,为时尚界带来一股清新而挑衅的气息。诚然,自媒体在专业度上可能不如传统时尚杂志,但他们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加关注时尚背后的文化意义。或许,这正是时尚评论突围和转型的一个思路。
除了Ahalolo,还有很多时尚评论人值得关注,比如:
黎坚惠、黄伟文, 他们的文字犀利,有见地。
天才女友GG:行业经验丰富,专业度高,内容制作戏剧性强,解读通俗易懂,帮助拓展时尚知识面。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写出真正高质量的时尚评论绝非易事。它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服装设计、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以及精准优美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评论者必须时刻保持独立客观的专业立场,不被商业利益所左右,始终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只有这样,他们的评论才能真正推动时尚文化的进步,引领公众审美趣味的提升。
当下的时尚评论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传统媒体急需转型突围,新兴自媒体仍在探索发展,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无论如何,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坚持内容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应该成为所有时尚评论者的不二法门。
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意识的
时尚评论人所必备的能力
1.各自谈谈成为一名时尚评论人需要哪些能力?
洪晃作为第一代时尚评论人,以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任何人的风格著称。她的评论总是一针见血,直指时尚圈存在的问题。她不仅仅是一个时尚博主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具有思想深度和独特见解的评论人。最近,她在B站上开设了自己的频道,分享对时尚的深度思考,反响非常不错。她还开设了个人播客,与听众进行更加直接、互动性更强的交流。
唐霜是另一位著名的时尚评论人。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场马吉拉的秀和一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表达的可以是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坚定地对那些以陈词滥调论时尚的人说:肤浅的不是时尚,而是你们看待时尚的眼光。”这句话非常精辟地点明了时尚的内涵和深度,时尚不仅仅是表面的衣着打扮,更是一种可以与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提并论的表达方式。
唐霜的文章常常对时尚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例如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设计师Raf Simons的评论,深入分析了Raf Simons在Calvin Klein期间所面临的商业困境。她指出,尽管Raf Simons的设计充满艺术感,但放在一个习惯于大众市场运作、追求高效率回报的公司里,很难完全施展拳脚。这反映出时尚行业中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优秀的时尚评论还需要以出色的文字表达为载体。评论人要能够运用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专业的评判融入引人入胜的叙述,把晦涩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阐释。Cathy Horyn擅长以优美而凝练的文字评说时装,常常三言两语就能击中作品的精髓,给人醍醐灌顶之感。相比之下,许多网红博主的时尚测评虽然有趣,但往往流于肤浅,缺乏深度剖析。
撰写一篇优质的时尚评论并非易事,需要涉猎的知识面广博精深,需要练就的技能细致全面。成为一名时尚评论人需要哪些能力?
1)写出好的时尚评论,最好拿出真情实感。
2)对时尚行业各方面有全而深的了解,有助于内容的客观性和独特性。
3)注重多维度考量,不仅关注外观设计等显性因素,还要深入挖掘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语言风格尽量有趣易懂有深度。
4)一定的细节观察能力:对服装制作细节的贯穿以及对社会的观察能力:观察时尚与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5)专业,思想和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其中,思想和有真情实感最重要。
6)持续不断丰富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拓宽时尚评论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练习也并非遥不可及。以下是几本个人觉得对时尚写作大有裨益的书籍,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考量、剖析时尚的多元视角:
《Fashion: A Philosophy》(作者Lars Svendsen提出将时尚置于哲学、社会学语境的批判;
《The Beauty of Time: The Watches of A. Lange & Söhne》(一本关于朗格表的非凡制作工艺的书);
《时尚的格局和变革,走向全新的模式?》。
对那些有志于时尚评论写作的朋友而言,不妨从阅读这些佳作入手,学习前辈大家的评论视角与方法论,必能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网址:时尚评论 https://mxgxt.com/news/view/1626400
相关内容
中国时尚圈评论现状:也论“江湖”时尚偶像玩家评论
时尚圈一周大事件回顾与评论
评论:中国明星能否引领时尚潮流
TONY亮相戛纳红毯 担纲电影节特派时尚评论员
评论:国内时尚刊物沦为娱乐圈的跟屁虫
明星女孩时尚秀玩家评论
黄伟文(香港填词人、时尚评论人)
戛纳红毯生图:谁的状态更胜一筹?明星时尚评论大赏
时尚趋势分享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