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书,董明珠的广告,董明珠的自媒体,董明珠的公开课,董明珠的直播间,还有以董明珠命名的明珠学院,明珠商城,董明珠已经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IP。
从封闭的办公室逐渐走到镁光灯下的霸道总裁董明珠,似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身份,比如网红、商人。董明珠不介意被称为“网红”。“最近也有人评论我是一个‘网红’,网红就网红,我就是要讲真话。”董明珠回应了“网红”这个标签。作为一个眼下拥有不少拥趸的“新网红”,董明珠的内核和标签是励志、执着、不服输、“走过的路不长草”。
董明珠创办了自媒体,希望把一些信息通过积极的方式传递出来,她认为有时候感觉到,不如让我们企业家有直接的沟通平台。经常会写一些自己在实践中的想法,而且这些实践是非常成功的,我就希望因为我的存在格力能够更好,让大家也像格力一样优秀,让更多的格力一起走向世界。
毫无疑问,董明珠已经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IP。而网红、超级IP,是这个时代,最具潜力的风口和最重要的经济生产力之一,其超强的号召力和传播力,往往能成功转化为品牌力和变现的能力。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企业家不喜欢“搏出位”,更信奉明哲保身、韬光养晦这样的生存法则。直到海尔张瑞敏抡起大锤砸碎冰箱,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了另类的颠覆者时,不破不立、具备鲜明的人格魅力,似乎更利于掌握改变世界的神力。
在董小姐的朋友圈和对手中,雷军是最早也是最懂得运营粉丝经济的,小米帝国也是起步于此。平日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巨富王健林,也突然画风突变,在万达新春联欢会上罕见献唱《假行僧》,这一举,博得网络点击25亿次。
董明珠不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也不是一个富有娱乐精神的人,基本“人设”原本看起来就有点僵硬和严肃,按理说“戏路”并不是很宽,因此学会了玩自我营销这一套的董明珠,对于外界来说就似乎显得有点不同寻常、任性甚至妄为。
董明珠对自己的评价是毫不谦虚的。“1995年6月份,我用了一些政策调控,把收不到的钱拿回来了,就是因为这个政策,格力电器自1997年起没有银行贷款,因此我的功劳最大,没有格力电器,就没有今天的董明珠,但是没有董明珠绝对没有格力,我非常自豪讲这句话。”谈困局的时候,董明珠说“真的困局在我们心里”。
客观地讲,外界对于董明珠的评价毁誉参半。有人欣赏她一往无前,霸气执着的个性,有人则越来越质疑董明珠这么高调,在名利场上过度曝光,如何有精力打理好一家千亿规模的公司。但直至今日,董明珠治下的格力,仍然是最赚钱的家电企业。
除此之外,2012年起,格力连续三年年增长200亿元,无形之中形成了以董明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制度和风格。格力与董明珠两者之间的捆绑非常紧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未来的五年,董明珠将格力带往何处,董明珠效应带来的究竟是正效应,还是负资产,或者还需时间观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