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十大明星科网股绩后首日最劲飙升逾14%!Q4业绩谁家欢喜谁家愁?
随着3月25日港股盘后快手业绩出炉,港股明星科网股Q4的业绩全部尘埃落定。纵观市值排行前十的科网股,各家绩后交易日走势可谓喜忧参半,其中四家录得升幅,六家录得跌幅。
十大科网股中有七家绩后股价波动幅度较小,均在5%以内;三家绩后波动幅度较大,均超过了10%,其中阿里、腾讯音乐双双飙升逾14%,携程集团则暴跌近12%。
富途资讯根据绩后交易日涨幅排名,对港股明星科网股Q4业绩进行了梳理和复盘,供各位牛友参考: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于2月20日美股盘前公布业绩,公司第三财季(第四季度)营收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经调整净利润510.66亿元,同比增长6%。阿里巴巴第三财季营收增速创逾一年以来最快,淘天收入增长加快,新买家和订单量均同比强劲增长,88VIP核心用户群体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达约4900万。阿里云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阿里在第三财季大幅增加了资本开支。财报显示,公司的资本开支达到人民币318亿元,环比大增80%。主要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扩展、技术研发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拓。
强劲的业绩表现助力阿里绩后股价狂飙逾14%。
高盛大幅上调阿里12个月目标价至160美元/156港元,较此前的117美元/114港元上调幅度超过36%。
高盛认为,阿里巴巴的超预期云收入增长和资本支出,对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需求和供应动态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能导致行业估值重估。
大摩同样大幅上调阿里巴巴评级至“超配”,目标价从100美元上调至200美元,乐观估值更是达到300美元。
大摩预计,阿里云收入将在三年内翻倍,从2025财年的1180亿元增长至2028财年的2400亿元。基本情景下,将阿里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其中云业务估值为每股60美元。结合阿里已发行股票数量,阿里云市值可达1400亿美元。
腾讯音乐
腾讯音乐于3月18日港股盘后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74.6亿元,同比增长8.2%,经调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44.8%。作为公司的驱动核心,腾讯音乐Q4在线音乐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5.9%至152.3亿元,Q4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3.4%至1.21亿。
此外,公司宣布派发约2.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3亿元)的年度现金股息,并推出新一期股份回购计划,金额最高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
优秀的业绩叠加回购计划无疑给市场增添了一针强心剂,腾讯音乐绩后股价同样飙升逾14%,在此前的恒指季检中,腾讯音乐已被纳入科指成分股,不断的利好助力腾讯音乐今年股价累计升近30%。
瑞银发表对腾讯音乐维持“买入”评级,美股目标价从14美元上调至18美元。
瑞银表示,腾讯音乐-SW上季业绩向好,收入及利润率均胜预期,订阅业务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稳步上升,部分缓解投资者的担忧,毛利率按季提升至43.6%,成为亮点,相信是受惠于高毛利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自家内容佔比提升,以及社交娱乐业务中收入分成的优化,对公司毛利率扩张看法乐观,预计2025年首季及全年毛利率将分别达到44%及45%,
网易于2月20日港股盘后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为267亿元,同比下滑1.4%;经调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7亿元,同比增长31.2%。网易Q4的营收逊于预期,但利润不仅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两位数剧减势头,增速还远超预期。
公司Q4端游收入增长56.6%、远超预期,手游收入下降10.5%、接近分析师预期降幅的两倍。网易公布财报时还提到DeepSeek部署以及AI落地方面的进展。网易表示,网易有道、网易云音乐、网易数智等多业务及《逆水寒》手游宣布接入DeepSeek,蔚来通过整合DeepSeek与自研AI技术,应用于教育、音乐、企业服务、游戏等领域的众多产品中。
喜忧参半的业绩也导致网易在次日的港股交易中多空厮杀激烈,最终小幅收涨1.22%,但多数大行还是对网易表达了乐观预期。
中金维持网易“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80港元/116美元,对应港/美股16/15倍25/26年Non-GAAP市盈率,港/美股上行空间分别爲14%/11%,并维持25/26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
中金称公司4Q24收入符合预期,利润好于预期。其中,端游表现超预期,公司营销提效推动费用节省,研发持续投入;非游戏业务逐步迈向盈利,展望1H25关注射击赛道端游表现。
小米集团于3月18日港股盘后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1090.05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润83.16亿元,同比增长69.4%。小米集团Q4营收首次单季度突破千亿大关,雷军表示这是小米史上最强年报。
“手机×AIoT”业务依旧是小米营收的中流砥柱,2024年收入为3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 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685亿台,同比增长15.7%,市场份额为13.8%,全球排名第三。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是本次财报的最大亮点: 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328亿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321亿元。小米集团表示,2024年,SU7系列交付量达136854辆,2025年公司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全力冲刺交付35万台的目标。
虽然小米业绩十分强劲,但显然先前的市场表现已经消化了很高的预期,所以绩后股价并没有很大的升幅,仅微涨0.95%。摩根大通就是持此观点的典型代表。
小摩表示,虽然小米基本面强劲,但股价的大幅上涨,已经充分反映市场对电动车业务加速增长、智能手机和IoT份额提升以及智能眼镜、机器人(17.090, -0.32, -1.84%)和AI等新业务的乐观预期。
但与此同时,多数大行对小米未来持乐观态度,摩根士丹利对小米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45港元。
大摩指出,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盈利大幅超出预期,收入增长加上利润率提升,推动下毛利较该行预测高出12%,成本协同效应更令经营利润超出预期约87%,憧憬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正面催化剂出现,大摩相信小米2025年向好趋势可持续,又指基于小米SU7 Ultra的成功,集团已开始其高端化之旅,未来产品平均售价可望提升,并有助于推动其高端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及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增长动能。
美团于3月21日港股盘后公布业绩,公司Q4营收为884.87亿元,同比增长20.1%;经调整净利润为98.49亿元,同比增长125.1%。公司Q4新业务亏损大幅缩窄,并表示将加快海外市场探索,将Keeta扩展至沙特阿拉伯所有主要城市。
在财报电话会上,美团高层阐述了全面进军AI的方向。今年,公司在AI领域已投入"数十亿元"用于GPU资源,并计划进一步扩大投资。同时,美团也在探索AI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将无人配送与AI技术结合。
美团在业绩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微跌1.13%,显示市场资金对公司仍持观望态度。
但多数大行仍给出乐观预期,高盛发布研报称,给予美团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00港元。
高盛表示,鉴于美团-W在外卖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在仍快速增长的到店本地服务领域的稳定格局、新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稳健的资产负债表,给予美团买入评级,基于12个月的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目标价为200港元。
快手
快手于3月25日港股盘后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353.8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净利润47.01亿元,同比增长7.8%。快手Q4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1亿,同比增长4.8%;月活跃用户达7.36亿,同比增长5.0%,同时在AI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推出1.6版本。
此外,快手Q4电商GMV同比增长14.4%至4,621亿元,电商月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10.0%至1.43亿;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9%,海外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收窄57.2%,盈利状况明显改善。
虽然快手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是在绩后仍录得1.67%的跌幅。
麦格理略显悲观,将目标价从72.7港元下调至64.7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麦格理表示,快手Q4电商业务佣金率略为疲弱,相信是由于对优质商家提供了更多流量支持;由于快手增加对AI的投资以及持续的生态系统支持,麦格理将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0%及12%。
百度在2月18日美股盘前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341.24亿元,同比下滑2%;经调整净利润67.09亿元,同比下滑13%。百度Q4人工智能转型初见成效,智能云营收同比强劲增长26%,公司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投资将带来更显著回报,然而核心业务扩张却陷入停滞。
中国的AI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难免担心百度的命脉“搜索”。百度绩后的股价表现也较为挣扎,单日跌2.05%。
摩根士丹利策略分析师Gary Yu发布报告称,随着AI模型训练、推理成本的降低,中国科技公司都将受到利好,但对百度搜索业务面临干扰和变现风险感到担忧。
大摩认为,尽管百度拥有AI战略上的先发优势,但其核心搜索业务可能会被生成式AI干扰,还面临变现风险,毕竟,来自腾讯和字节的竞争日益激烈。
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于3月19日港股盘后公布业绩。公司Q4营收1724.46亿元,同比增长11%;经调整净利润553.12亿元,同比增长30%。腾讯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业务板块集体增长,且全线超预期。
腾讯四季度资本开支达365.78亿元,环比增长114%,同比增长386%,为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2024年全年资本开支更突破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创历史新高。2025年,公司建议将年度股息增加32%至每股4.50港元(约等于410亿港元),并计划至少回购价值800亿港元的股份。
出色的业绩似乎预示着腾讯将会有一个优异的股价表现,然而事与愿违,公司绩后跌3.8%,遭北水净卖出33.3亿港元。部分保守派担忧高研发投入会延缓利润释放节奏,还有机构认为,腾讯控股第四季度AI相关资本开支就达到390亿元,全年千亿资本开支指引显得相对中庸。
虽然股价表现略显疲弱,但摩根士丹利仍坚定看多,重申其“增持”评级及首选,目标价上调15%,由550港元升至630港元。
大摩表示,腾讯透过可持续的广告增长、2B需求及2C应用变现,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得高投资回报,同时仍致力资本回报及利润率改善;腾讯已解决先前所有市场关注的资本开支、云端应用、与核心业务整合等问题。尽管腾讯资本开支不断增加,大摩认为管理层仍有信心透过有利的业务组合转变来扩张其利润率。该行预计腾讯2025年营业利润增16%,营业利润率则达38%,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
京东于3月6日港股盘后发布业绩,公司Q4营收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为近两年来最快;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34.5%。同时,京东宣布可能在未来36个月内回购最多价值50亿美元的股票。
瑞银在京东业绩发布后继续列京东为中国互联网首选股,将目标价从250港元上调至261港元,重申“买入”评级,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4%至5%。
瑞银指出,京东上季业绩胜预期,收入按年增长13%,经调整经营利润及净利润均增长34%,分别较市场普遍预期高9%、10%及19%,认为集团发展前景乐观,电子产品和家电销售强劲增长势头预期将在2025年延续。
瑞银目前预测京东2025年收入将按年增长9%,当中首季收入料增长11%,受到利润率较高的第三方业务贡献增加所推动,全年经调整净利润率达4.1%,盈利料录约9%增长。
然而,京东的股价表现却另投资者大跌眼镜,次日港股录得4.97%的跌幅,可能是市场对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电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担忧,引发了投资者的抛售行为。
携程集团
携程于2月25日港股盘前发布了业绩。公司Q4营收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3%;经调整净利润为30亿元,同比增长13.6%。虽然携程业绩增长可圈可点,但股价依然在绩后暴跌11.97%。这背后的原因是,携程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环比均出现了不小跌幅,其中营收环比下降20%,经调整净利环比下降50%,这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行之间观点的分歧。
花旗对携程未来较为乐观,将美股目标价定为78美元,评级“买入”。
花旗指出,携程集团上季收入按年升23%,较花旗预期高3.6%。当中,住宿预订收入按年增长33%,较该行预期高2%;交通票务收入按年增长16%,亦较该行预期高3%。另外,公司上季毛利率为79.3%,而花旗预测为80.5%;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21.6%,大致符合该行预期的21.5%。
而野村证券则表示,携程的业绩指引未能满足投资者期望,影响了市场信心。
野村认为,携程集团管理层预计2025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毛利率约为28%,低于市场预期的28.5%。这一指引未达预期,是导致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港市十大明星科网股绩后首日最劲飙升逾14%!Q4业绩谁家欢喜谁家愁? https://mxgxt.com/news/view/1624783
相关内容
绩后单日最劲飙升逾13%!明星科网股Q1业绩大比拼,谁更胜一筹?全网私募大V谁绩优?但斌居首!梁宏深耕港股业绩爆发?
北向资金大调仓,山东上市企业哪家欢喜哪家愁?
快速拉升,飙涨逾70%!
多个行业效益回升显著,7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喜上半年业绩
市场阴晴不定 明星基金经理几家欢喜几家愁
超5000亿元龙头异动!最新业绩大幅预增股来了
逾百家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明星基金经理绩优则仕
明星股狂飙 2025年首季港股“涨”声嘹亮
大分化!明星股票私募业绩曝光,首尾相差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