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为何总爱扎堆创业?奥妙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5-07-30 07:33

导语

随着创业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了创业大军。其实,明星跨界发展副业早已是明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的时期,明星创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

创业时代网发布了“2015中国娱乐明星创业人物榜TOP30”,对中国娱乐明星创业进行了详细的盘点。小编结合榜单,对于明星创业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梳理。

对于明星而言,除了在演艺圈发挥自己特长,也有着在别的领域如商界大展拳脚的愿望。明星创业,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也能在大众目光聚集的领域吸引注意力,借以宣传自己。

从web2.0时代到消费升级时代,再到自媒体时代和全民创业时代,明星的创业选择,都有着时代背景的特征。明星创业的方式和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升级换代。

展开剩余 92 %

电子杂志

——博客时代的速朽产品,粉丝经济的初期尝试

明星创业可追溯到十余年前,第一个现象级事件就是女明星扎堆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开办明星电子杂志,通过广告获取收益。2005年,杨澜创办了第一本双周刊个人电子杂志《澜LAN》,开创了女明星创办电子杂志的先河。随后,徐静蕾的《开啦》、鲁豫的电子杂志《豫约》、赵薇的《天使旅行箱》、高圆圆的《圆来是你》、秦岚的《岚岚细语》和李湘的《相信》相继面世。在2007年,明星电子杂志达到鼎盛时期。这些杂志部分免费部分收费,依托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火爆异常。据称,徐静蕾的《开啦》一年的广告收入超过2000万元。

徐静蕾主编电子杂志《开啦》

2005年被称之为博客元年,博客成为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此次上榜的徐静蕾是博客时代的阅读量过亿的博客女王,作为“四小花旦”之一,她在事业鼎盛时期选择淡出演艺事业,创立电影公司和文化传媒公司,办起了杂志。她的电子杂志是最成功的,也是女明星自办电子杂志的缩影。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电子杂志悄然凋零,《开啦》苦苦支撑至2011年,正式停刊,宣告明星电子杂志的覆灭。

女星电子杂志虎头蛇尾的命运,归结于它浓烈的广告色彩和不甚明朗的盈利模式。多数明星是把电子杂志作为一个宣传平台,随着微博的兴起,它的地位也就被取代。信息大爆炸时代,媒体平台更迭迅速,电子杂志很难立稳脚跟,也说明头脑发热扎堆创业是行不通的。

明星餐厅和服装店

——消费升级时代,延续个人情怀,满足粉丝“衣”和“食”的附加需求

明星开店,由来已久。从榜单可以看出,随着消费升级,明星在发展副业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开具有个人风格的餐馆、酒吧和服饰店。“衣”和“食”是人的基本需求,既能增加收益,也能间接对个人风格形成宣传,增加粉丝黏性。突破以往明星高高在上的形象,接地气来获取粉丝好感。明星作为一个超级符号,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了交集之后,就变得新鲜有趣起来。

开餐馆酒吧的明星数不胜数,明星店里往往陈列着明星的个人收藏,提供的是“偶像就在您身边”的亲近感,以及“可能看到他”的诱惑。许多明星表示,开店是为了方便平时和朋友聚会联络,比如榜单里胡歌的Fount上海新日料和刘嘉玲的MUSE连锁酒吧。也有明星是把餐馆当做副业来认真打理,增加收益的,比如榜单里邓家佳的hi辣火锅和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香。也有号称发扬饮食文化,突破创新的,比如孟非的小面和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多数明星为了获取顾客,走的都是平民路线。

胡歌在上海开办的餐馆Fount上海新日料

比开餐馆更具个人风格的,是明星自创个人潮牌。随着电商兴起,明星在淘宝开星店也成了热潮。明星品牌的消费者通常是将用户圈定在粉丝圈内,并逐步通过粉丝圈的传播扩展到普通消费者身上。这就要求店铺的定位跟明星个人的定位,还有粉丝的定位是趋向一致的。在这些星店里,无论是店面的装潢,服装风格,都有着浓烈的明星个人风格,是专为粉丝定制的商品。如榜单中刘嘉玲的自创品牌ANIRAC,周杰伦的时尚球鞋服饰店“phantac”,薛之谦自创的男装品牌Dangerous People(DSP)。由于明星处在社会需求的前端,一直在和新鲜潮流的思想打交道,加上自身名气带来的粉丝效应,开潮流店的优势得天独厚。但明星开店并不是万无一失,明星若倾注过多个人喜好,自我陶醉的结果就是叫好不叫座,如徐静蕾的服装品牌蓝莲花。

周杰伦的时尚球鞋服饰店“phantac”

明星开店,往往是名气大于品质。开店并没有明星想象中那么简单,在餐饮行业,味道永远是一家餐馆生存的不二法宝。味道差、菜品差,哪怕有明星光环也于事无补。在服装行业,服饰质量、设计感和对时尚的灵敏度决定了品牌生命力。隔行如隔山,明星多数缺乏餐饮或服饰行业的经验,也没有十分的精力投入,一窝蜂扎堆,必然是交了大把学费,结果却不尽人意。

随着大众消费品质升级,粉丝们购买明星周边的需求越来旺盛,既是支持明星的事业,也是自己的爱好。明星品牌花样百出,但商品质量却参差不齐。所以,既要迎合粉丝口味,也要注重商品品质,尊重行业规律,加之创新创意,才能让星店发挥应有的价值。

明星自媒体

——新媒体时代集宣传与盈利于一体的方式

随着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移动互联网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带着十二分的新鲜劲,走入人们的生活视线。榜单中的陈坤和吴秀波可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2012年,微信时代到来,众多当红明星纷纷加入了微信的队伍行列,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建立微社区,与粉丝唠家常。

2013年,微信明星会员制试运营。榜单中的陈坤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他是首个开通收费微信账号的明星,从18元包月再到168元包年,会员们不仅可以听到他的独家语音还能看到独家私密照。一时间,“陈坤日收入就可以达到700万”的传闻引起热议。同样的,罗振宇的微信公众平台“罗辑思维”也采用了会员制的方式,实行收费阅读。在引起巨大争议后,这一模式悄然消失。如今,明星微信公众号的更新时间大都停止在几年前。这可以视作电子杂志的延续,利用自媒体,聚集粉丝,承载明星的宣传功能,通过收费实现流量变现,虽中途夭折,但也能算是明星自媒体对于粉丝经济的进一步探索。

陈坤的会员制信公众号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移动APP,明星们也顺应潮流,推出个人App,吸引了不少移动互联网受众的眼球,曾在一时间风光无限。2012年12月,董洁工作室与厦门的dmfive团队合作开发“全面体-for 董洁”App;2013年9月,号称第一款明星自媒体App的“i.吴秀波”推出,在基础功能上增加明星个人特色的语音随感和许愿墙等,还有杨幂、黄晓明等明星也推出过个人App。但无一例外,这些明星APP统统夭折了。APP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如果不生产优质内容,则很难保持用户粘性,变现则是更大的难题。

吴秀波个人APP“i.吴秀波”

移动互联网时代明星自建自媒体,粉丝经济的巨大效益初现端倪。但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粉丝的用户体验度,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善的问题。同时,如果过度依赖粉丝,也不是长久之计。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明星只能为产品增加名气,但接受市场检验的是产品的质量。

明星加盟、创业、投资

——全民创业时代,明星的财富危机和身份转变,创业理念逐步升级,粉丝经济大爆发

到了如今的全民创业时代,明星创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景象。分析创业时代网2015明星创业人物榜30强,可以看到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变身投资人,投资创业项目;第二是加盟大公司担任合伙人,变相为产品代言;第三是借助移动互联网东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发产品。这是明星在大众创业热潮中,三种不同的价值选择。

创投圈大热,明星也纷纷涌入,变身投资人,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以任泉、李冰冰、黄晓明组建的明星风险投资机构和Angelababy创立的创投机构AB Capital为代表,这些投资机构,在投资方式上,偏向于跟投和初期,在投资领域方面,更喜欢投前沿的、有新意的带有互联网性质的项目,比如秒拍、韩都衣舍、坚果电影院、财加、明星衣橱、融360等。对许多创业项目而言,有明星为其背书,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Angelababy组建的投资机构AB Capital所投资的项目HeyJuice和洋码头

明星担任投资人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依托自身的粉丝效应,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投资就是变相为产品代言,资金和关注度均能加速项目成长,使自己获得收益;还可以结识商界精英,搭建更为广泛的人脉圈。

但创投圈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率很低的领域,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属于商业的最高层。如何在这“创业时代”中挑出黄金,背后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专业知识的支撑,尤其是早期项目,而“繁忙”的明星对于这一条件的保证让人堪忧。

明星的第二个创业选择就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某个创业项目或者公司。如鹿晗加盟电商平台达令APP,同时担任股东投资人和代言人;王力宏和Tfboys加盟QQ音乐 “MUSIC+”计划;邓超加盟四川长虹担任产品经理。这种方式比起投资风险性更低,粉丝经济被证明有着无穷的商业潜力,明星的超高人气为品牌提升了关注度,合作关系也比代言关系更深一层,充分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将明星本身打造成一个与自己品牌相结合的产品。

王力宏加盟QQ音乐合作签约仪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依托于明星的自身名气,为明星打造定制化商品。但不足同样在于,跨界合作,明星的专业性堪忧。这也显示出明星与商家的合作关系升级,不仅仅是代言,更是深度合作,受限于《新广告法》的诸多禁令,明星代言没有以前简单,成为合作与代言性质不同,但形式类似,这或许是应对《新广告法》的一招“障眼法”。

汪峰发布FILL耳机

明星的第三种创业选择则是自己开发产品,如汪峰的FILL耳机,黄磊的美食软件黄小厨,胡彦斌的在线音乐教育平台牛班,郑钧的互联网音乐制作APP合音量。这些创业项目由明星作为合伙人开发,由明星对外发布。这些项目是明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结合自己的特长和资源,为了解决某些需求而开发出的产品。比起投资、加盟来说,是见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是更为“地道”的创业。明星的名气,只是宣传的手段,发展如何,还是靠产品说话。

对于这些项目而言,明星自然而然是它们的代言人。热烈的创业氛围催生了这些创业项目,不论是美食,还是教育,硬件,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合音量和牛班既是针对音乐行业的发展困境而诞生的产品,利用明星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推动行业发展,在如今的创业时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理性看待明星创业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明星创业作为一个热门现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通过研究榜单,我们慢慢发现,明星创业,不再仅仅是开个人情怀的小店、跟风办餐馆,而是从基本需求开始转向精神需求,开始有了对行业的深层次思考,对财富缩水的危机感,对资本市场的考量,如同购物时挥金如土一样,玩起了高级的金融游戏。或许,这些投身创业大军的明星们,有不少仍是跟风者,但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明星对于创业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观念的升级。不再是大张旗鼓,最后悄无声息,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明星与资本圈的愈加接近,突破了以往单纯靠演艺事业吃饭的赚钱方式,财富的积累有了更多元的渠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归结于创业浪潮的氛围感染,二是创业带来的对财富的冲击,三是明星中的一群眼光卓越者的带头作用,四是娱乐圈更新迭代的速度愈加迅速而且不可预测,五是迎合这一社会热点博得更多关注。无论这一现象最终演变成什么景象,明星创业,所传达给大众的,是对“靠脸吃饭”的明星们的另外层面的关注,在娱乐圈带起的积极向上之风。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树立拼搏进取的志向。

但明星创业的弊端也在于明星的粉丝效应。无论在哪个行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规则,尽管明星的创业项目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并不代表难度就会打折扣,反之,稍有不慎,成为明星形象的污点也不无可能。明星创业,看似更容易,实则需要更谨慎。

作为跨界的创业者,明星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用错误的价值观误导粉丝消费者。同时,利用创业的话题制造噱头炒热自己的人也大有人在。如同明星身上无数的花边绯闻一样,虚虚实实,行业规则,暗箱操作,普通大众如何能明辨?

无论明星创业这一现象最终走势如何,作为消费者和看客,都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在评价明星的创业项目时,多一些理性分析,少一些有色眼镜,对他们的事业有一份起码的尊重。我们也希望,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都保有基本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正确价值观,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积极正面的创业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我们相信,时间终究会检验出沙子里的沙砾,留下闪烁的珍珠,说不定,在未来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因为榜单上这些投身创业的明星们,而有了一些更美好的事情发生。

附:2015中国娱乐明星创业人物榜30强榜单

本文为 创业时代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点击关注 创业时代网微信号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网址:明星为何总爱扎堆创业?奥妙在这里! https://mxgxt.com/news/view/1623209

相关内容

明星投身创业扎堆玩众筹背后原因为何?
林、沈、顾、陆……言情剧里为何总是这些姓扎堆
为何影视公司和明星工作室扎堆海南?
明星们买豪宅为啥爱扎堆
2023为何明星扎堆贵阳开演唱会?
明星扎堆餐饮圈:解析背后创业动机
如何加入来往明星扎堆?
你如何看待影视公司和明星工作室扎堆海南这件事?
明星度假,为什么扎堆来这里?
娱乐明星扎堆投资电竞俱乐部,这些明星电竞产业谁最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