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做自媒体,《首席娱乐官》诞生260天记

发布时间:2025-07-29 07:26

再过10天,《首席娱乐官》就要满九个月了,而我也将正式告别28岁。很多粉丝只通过每天的文章推送来了解和熟悉我们,却不知道账号的背后是谁。今天是女神节,而《首席娱乐官》恰好是由两个女生创立的,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我们是谁。

亢奋,站在风口上的猪

还记得去年6月份,上海电影节,4个帝都财经媒体的传媒口记者凑在一起,讨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媒体,唾沫飞溅,一聊就是一个通宵。那个疯狂的夏天,首席娱乐官,诞生了。

后来,有人离开,有人留下。留下的两个女汉子,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260天。

这260天,风雨无阻,有迷茫也有苦涩,但更多的,是亢奋。

我们的亢奋,来源于影视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疯狂。去年,1600亿元资本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文化产业,平均6天发生一起影视公司并购案。养猪的,炼钢的,做汽车的都开始跨界玩影视,大明星大导演让这些并购星光熠熠。

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行业的机会。在过去的这半年,已经诞生了“三马入股华谊”、“小米10亿美金砸向内容”这样震动行业的大事,而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是互联网和影视行业的加速融合——我们站在这个风口上,而行业也需要一家有趣、有料、有态度的垂直行业媒体,正如互联网之虎嗅、钛媒体那样,我们嗅到了我们的机会。

所有人都相信,这个行业迎来了“黄金时代”。

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采访过很多企业家,他们中的很多人告诉我,大部分时候,企业家的痛苦在于“选择”和“决定”,你明知道这条路的方向是好的,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可以歇歇。

没想到这样的痛苦,一个自媒体小团队的创始人也能感受到。

作为“首席娱乐官”的创始人,我们俩都有双重身份:都是供职于财经媒体的记者,一个来自于擅长企业家和商业人物报道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一个来自于证券市场的权威媒体《证券日报》。资源互补,脾气相投的我们就这样凑到了一起,同时又坚定地看好娱乐产业。

这260天,我们时不时“折腾”一下,玩过几次O2O,组织过一次影视项目投资交流会,两次百人观影大包场(《微信时代的爱情》、《撒娇女人最好命》),送过音乐剧票、话剧票、电影票无数,建立了4个粉丝群,1个文娱从业者交流群,1个TMT炒股群,1个TMT投资-创业者交流群。这几个群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人,每天都有很多活跃的粉丝在群里共享信息和资源,已经有超过10个创业者成功拿到投资人的天使或A轮融资,我们报道过的文化产业初创企业都能立刻吸引来自媒体的关注,有位企业创始人甚至跟我们说,“通过你们的报道,我们甚至不需要主动找媒体了,半年内媒体的素材都有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在产业的一线跑动,每当行业发生大事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跟进,并且迅速组织文章,这同样也是自媒体的优势——唯快不破。比如赵薇入股阿里影业、阿里入股光线传媒、以及《穹顶之下》被禁播,我们都抢在了第一时间做出了独家报道,单篇点击量最高突破6万,累计点击量突破了100万人次。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品牌,有人评价,“当娱乐行业发生大事时,《首席娱乐官》肯定会比别人快半步报道。”的确如此,但这背后是我们几乎不眠不休地紧盯线索和选题,比别人更不厌其烦地打采访电话,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周末是可以好好休息的,因为作为自媒体,我们没有假期。

折腾,荷尔蒙过剩的女汉子?

为什么要做这些?在我们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有位媒体前辈这样评价我们,“你们都是纸媒记者中‘荷尔蒙过剩’的女汉子”。

没错,如果只是做一名财经媒体的传媒口记者,我们可以过得更轻松。大抵,我们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总想在平静的涟漪上激起波澜,做更多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

如果生命的轨道只需要你蒙头向前冲,就不会有痛苦。痛苦在于,除了工作,我们还需要生活。而做自媒体的状态是什么?

不需要外出跑会的时候,早上起来一睁眼就开始讨论当天选题,有时候突发事件赶稿连吃饭都顾不上,一整天蓬头垢面宅在家里,微信就是唯一和外界沟通的工具。

在外面跑会的时候,你看到的是我发各种大明星到朋友圈,看上去挺滋润,你没看到的是,在其他记者都散场走了的时候,我还坐在某个角落默默赶稿。

自媒体,不是“自己”,而是“创建自己的品牌”。有了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让一些有想法、“荷尔蒙过剩”的人可以低成本地“创建自己的品牌”。

在这260天中,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掉头发,我能感受到我体内有一股莫名的压力,但我不知道这种压力来自哪里。

直到最近,我看了《士兵突击》,里面有一位老兵伍六一,他的腿在一次演习中不幸经脉拉断,导致残废,连长就托人给他安排了司务长的职位,负责部队的伙食和后勤。但伍六一谢绝了这样的安排,理由是“太容易了”。他活得太认真,即便只剩下一条半腿,也要走遍天下。

这260天,我们坚持下来了,为的只是把一件事做好。大部分人觉得我们做得不错,也有些人不屑一顾,不管怎样,坚持就有话语权,我们相信自媒体没有任何秘诀,只有“勤奋”二字。

未来,首席娱乐官还会迎来第二个260天,第三个260天……它不只是一个公众号,它会是一个娱乐产业信息交流的“首席社群”。而我们扮演的角色是“服务生”,搭建平台,提供资讯

八月份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阐述“女记者,是一种价值观”。做记者,需要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对某个细节的刨根问底,对陌生领域的不断探索,对新环境的迅速适应,对人性的超强洞察,对自由的管控能力等。很多人会羡慕记者的自由,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由。自由的代价,是突发事件的压力,是赶稿时的痛不欲生,是赶完稿的凤凰涅槃。

而女记者,则更是一种价值观。

不是所有女人,都可以像女记者般,阅人无数,单枪匹马,身经百战。读得了财报,做得了卧底;上能拦得了部长,下能和农民工兄弟扯闲篇。

再过10天,我将正式告别28岁。一个28岁的女孩子,本该去结婚,去生孩子。但多年以后,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庆幸,在28岁的夏天,我成为了一个自媒体人。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抛弃,不放弃!

2015年3月8日

于北京

小彩蛋

陈妍妍:2014年8月在任泉工作室采访的照片,当时也是第一次“被采访”,被问:为什么留北京?我的答案是“人多”,喜欢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奋斗的感觉。可惜傻傻的我忘了和泉哥合影…这张是po的

邹玲:咱虽没有陈道明改稿子,但也有黄晓明搂肩膀!2014年8月的某天现场采访黄晓明,席地而坐时黄晓明居然走过来说,”别坐在地上,地上凉,对生孩子不好。“艾玛,男神真是正宗暖男啊!

网址:女记者做自媒体,《首席娱乐官》诞生260天记 https://mxgxt.com/news/view/1621535

相关内容

段成式:大唐首席娱乐记者,是这样炼成的
姚晨生子公关手腕高 给媒体记者发红包
黎贝卡从首席记者到“买神”.doc
媒体人娱乐记者什么专业
记者圈里,娱乐记者跑得最快!
怎么样做好娱乐记者?
娱乐记者自述:报道明星负面 被粉丝人肉和威胁
新流感“杀入”香港娱乐圈 艺人记者扎堆体检
娱乐记者谈论“娱乐底线”
JWC北京赛中国记者受辱 说说中国体育和娱乐记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