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当下所谓新消费非常火,而白酒这样的旧消费就不行,核心原因是什么 从宏观角度分析新消费崛起与传统白酒消费增速放缓的核心矛盾,需结合经济周期、人口结构、技术变革、消费观念迭代及政策环境等多...

发布时间:2025-07-28 15:50

从宏观角度分析新消费崛起与传统白酒消费增速放缓的核心矛盾,需结合经济周期、人口结构、技术变革、消费观念迭代及政策环境等多维度因素。以下是关键逻辑的梳理:

一、经济背景: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消费逻辑彻底转变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2000-2010年GDP年均10%+)转向中高速增长(2010年后降至6%-7%,2023年约5%),居民收入增速同步放缓(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但低于疫情前8%-9%的水平)。这一变化推动消费逻辑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分化”:

旧消费(如白酒):过去受益于投资驱动型经济(商务宴请、政务消费)和人口红利(大众消费普及),但经济增速放缓后,商务活动频次下降(尤其民营企业收缩)、政务消费受限(反腐政策长期化),中低端白酒需求萎缩;高端白酒虽因“社交货币”属性保持韧性,但整体市场增量有限。

新消费:依托“品质升级”和“细分需求”崛起,经济不确定性反而催生“悦己型消费”(如小众兴趣、健康食品)和“性价比消费”(如平价国潮、社区团购),消费决策更理性,但更愿为“情绪价值”“功能价值”付费(如低卡零食、智能家电)。

二、人口结构:“Z世代”接棒成为消费主力,代际偏好断裂

中国人口结构正经历“断层式”变化:1995-2010年出生的“Z世代”(约2.6亿人)已成为消费主力(占全国人口1/5,贡献40%消费),而白酒的核心消费群体(35-55岁男性)正加速老龄化。两代人的消费偏好存在本质差异:

Z世代:成长于物质丰裕时代,物质需求已满足,更追求“个性化表达”(如国潮、二次元)、“体验感”(如沉浸式餐饮、露营)、“健康化”(如低度酒、无添加食品);对传统品牌的“权威感”无感,更倾向通过社交媒体“种草”选择小众新品牌。

白酒消费群体:以“70后-90前”为主,消费动机集中于商务社交、婚丧嫁娶等“仪式性场景”,但年轻一代(Z世代)对酒精的依赖度下降(《2023年轻人酒水消费报告》显示,仅15%的Z世代将白酒作为日常饮酒选择),且对“劝酒文化”“拼酒习俗”反感,导致白酒在年轻场景中渗透困难。

三、技术变革:数字化重构消费场景,新消费“精准击穿”需求

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消费链路,新消费品牌通过“数字化”实现了对传统消费的降维打击:

营销模式:新消费品牌依托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通过“内容种草-私域沉淀-直播转化”的闭环,直接触达目标人群(如三顿半咖啡通过“小罐设计+精品速溶”定位,精准吸引一二线城市职场女性);而传统白酒企业仍依赖“经销商-烟酒店-终端”的长链条渠道,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滞后,营销停留在“广告轰炸”阶段(如央视广告、明星代言),难以触达年轻用户。

场景创新:新消费围绕“新场景”创造需求(如“围炉煮茶”带动茶具、茶包销售,“露营经济”推动户外装备爆发);而白酒的传统场景(商务宴请、家庭聚餐)受疫情、商务活动收缩影响需求疲软,且缺乏对新场景的适配(如年轻人“微醺”场景需要低度、即饮产品,但传统白酒多为高度数、需储存)。

四、政策与文化:“去泡沫化”与“文化自信”的双重驱动

政策导向和文化思潮的变化进一步分化新旧消费的发展空间:

政策层面:对白酒:反腐政策(2012年“八项规定”)直接切断了政务消费链条,行业进入“去泡沫化”阶段;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限制了年轻群体的接触机会;消费税改革预期(白酒税率可能上调)也抑制了资本过度扩张。对新消费:政策鼓励“扩大内需”“支持国货”“发展数字经济”(如“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新型消费”),新消费品牌(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获得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推动地方特色消费(如区域农产品、非遗手作)崛起。

文化层面:白酒的“传统社交文化”与年轻一代的“去权威化”价值观冲突(如年轻人反感“酒桌文化”的强制社交属性);新消费则契合“文化自信”(如汉服、国潮美妆)和“生活方式升级”(如健康轻食、宠物经济),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需求结合(如茶颜悦色的“新中式茶饮”),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五、本质矛盾:旧消费“路径依赖”与新消费“需求迭代”的错位

新消费与白酒的分化,本质是“需求端迭代速度”与“供给端创新能力”的不匹配:

白酒行业虽拥有强品牌壁垒(如茅台、五粮液的“社交货币”属性),但供给端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高度数、传统香型为主)、渠道僵化(依赖经销商体系,难以直接触达消费者)、品牌年轻化滞后(营销仍停留在“历史传承”“年份酒”等传统叙事,缺乏与年轻人的情感连接)。

新消费品牌则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快速试错(如A/B测试、小批量生产)、柔性供应链(C2M模式)和精准定位(细分人群、细分场景),持续满足消费者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如三顿半的“精品速溶”、每日黑巧的“低糖巧克力”)。

结论:白酒并非“不行”,而是需要“重新定义”

新消费的崛起与传统白酒的“相对疲软”,本质是宏观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变化、技术革命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酒并非完全失去增长动力(高端白酒仍保持高毛利,2023年茅台净利润增速超19%),但其传统增长逻辑(依赖商务消费、大众普及)已难以为继。未来白酒若想突破,需在产品创新(低度化、健康化)、场景拓展(年轻社交、文化体验)、品牌年轻化(数字化营销、跨界联名)等方面重构竞争力。而新消费的“火”,则是对“新需求、新场景、新人群”的精准响应,代表了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

#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 ##贵州茅台#

网址:如何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当下所谓新消费非常火,而白酒这样的旧消费就不行,核心原因是什么 从宏观角度分析新消费崛起与传统白酒消费增速放缓的核心矛盾,需结合经济周期、人口结构、技术变革、消费观念迭代及政策环境等多...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9229

相关内容

2025年消费观念转变与行为趋势全景洞察:“抽象、符号、游戏、共益、AI”重构新世代消费价值的新范式
BCG:中国消费行业季度观察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oc
年轻人消费观念大转变,掀起“反向消费”新潮流
新消费崛起 新消费崛起:万辰股份等企业引领的商业变革与投资机遇一、引言在消费市场不断演变的当下,新消费浪潮正以汹涌之势重塑行业格局。...
消费者时代到来,水井坊贡献白酒发展新样本
德勤研究:消费结构变革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繁荣周期下的消费与变革
Z世代崛起:新消费观念下的品牌变革
新三代如何改变消费市场格局?《时尚消费力洞察报告2025 》正式发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