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中的角色转换.pdf

发布时间:2025-07-28 12:49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发展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角色并有效实现角色转换,以促使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顺利过度.

教馥臻“索7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中的角色转换

◆李江华谭静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发展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角色并有效实现角色转换,以促使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顺利过度。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角色转换

大学毕业生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在其一生经历中占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如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在工作中会遇到诸多困难,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大学生掌握角色转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尽快帮助毕业生适应新的角色。是高校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毕业生对社会角色的认知是实现角色转换的前提

角色转换,是指个体的人园社会任务和职业生涯的变迁。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的过程,其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大学生学习期满,获得相应的证书,毕业离校,走向工作岗位,意味着学生角色的终结和新角色的开始。由于每个单位、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体现工作性质、特点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行为规范,因此,对新上岗的人员都有一定的业务和能力的考察,有一定的见习期。大学生应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大学毕业生完成角色转换,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工作生涯的开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履行着不同的社会义务.遵循着不同的社会规范.从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才能顺利的实现角色的转换,越符合社会的期望。角色认识过程既是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让他人和社会了解自己的过程。

大学生在角色转换时。应对自己投入的角色有比较清晰地认识.使之具有合理的地位.这样有助于走上岗位时克服可能产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从而很好掌握自己。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是自我角色认识的关键。在自我角色认识过程中,既要充分看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不要忽视和回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保持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有机统一和平衡。只有正确发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如果自我肯定强于自我否定.就可能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自我否定强于自我肯定,就可能妄自菲薄,自卑低沉。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哀声叹气.自我责备。有的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甚至把自己伪装起来,不懂装懂。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大学毕业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才能找准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

二、当前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不是一帆风顺的,当角色转换遇到困难时,就会发生角色不适的问题。当角色不适出现后。大学生不能进入新的角色或不能退出原有角色时,就会陷入来自外部环境和自我内部的心理压力及情感矛盾。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容易产生以下的情绪和心理障碍。

1.对原有群体的依恋心理

在校大学生形成了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的一个相对稳定、互帮互助的群体.同学之间以这个群体为纽带,共同学习和生活,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在每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这个群体的依赖和留恋。毕业以后,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工作要求、以及原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行为规范都遇到了新的问题。由此容易产生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大学毕业生应尽量减少这一时期的持续性,用一种释然的心态对待过去,把已往的成绩化作一种积淀,这是对未来展望的基础。

2.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感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社会现象,很容易引起大学毕业生的困惑,他们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一些大学毕业生

120612008往往把未来生活理想化。对角色的期望值过高。一旦接触现实,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如不能及时从这种失望中摆脱出来.将会影响自己尽快进入新的角色。所以强调大学生一定在学生阶段多做社会调查,尽可能多地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更好地使自己投入到工作中。更快做出成绩。

3.自我认识不足导致的自我失重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也是企业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地。现实社会对大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在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中或多或少形成了。舍我其谁”的思维定势。特别是涉世之初的大学毕业生,在行动中容易以“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实现、追求个人价值,对单位安排的工作挑三捡四,小的事情看不上眼,不愿做。总想一夜成名、一鸣惊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过高.只愿搞理论,搞管理,轻视实践,放不下架子。而实际反映出来的问题常常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愿做,阻碍了自己很好地进入新的角色。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委以重任,总需要一个考察培养、锻炼实习的过程。这使有些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不被重视、领导不重用、同事不高看,产生失重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4.工作过程中的浮躁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受到利益的驱使.迟迟不能或不愿进入角色,缺乏踏实的敬业精神。尤其在当前开放的人事制度下.一些学生表现出“这山望着那山高”,为追求高薪,频频“跳槽”,结果既耽误了自己,又损失了单位利益。

产生这些困惑和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生角度转换过程中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同程度错位引起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实现角色转换就是完成自我与社会的融合状态,它体现了大学毕业生既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能客观地认识社会;既能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又能了解自己的潜能所要发挥的余地;既能自主地为社会服务,又能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三、大学毕业生应如何有效实现角色转换

大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有些不适应是自然的,应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认识,加强角色转换意识.积极缩短适应期,而不应因此而造成职业心理障碍,失去信心。角色转换的过程通常包括角色领悟、角色认知和角色实现三方面内容。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实现虽然表现上只是名词的不同,近在咫尺,但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1.踏入社会,学会独立,做好角色定位

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要迅速地完成角色的转变,认定自己在工作环境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工作角色及该角色的性质、职责范围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这是顺利度过适应期的重要一步。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变化,难免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产生心理反差和强烈的;中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如果毕业生到新单位后还如同在学校一样意识不到新角色与学生有什么不同,迟迟进不了角色,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就会加大与新的社会角色的心理距离,造威对新环境与工作的严重不适应。

2.安心本职工作,甘于吃苦,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安心本职工作是角色转换的基础。刚步人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应尽快从大学生活的沉湎中解脱出来,尽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许多大学生工作几个月还静不下心来,三心二意,不安心本职工作,这对角色转换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甘于吃苦是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只有甘于吃苦,才

网址: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中的角色转换.pdf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8865

相关内容

毕业生角色转换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大学新生角色转换和自我同一性地位的相关研究.pdf
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
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
大学生的职业角色转变
大学生角色转换学案.pptx
角色转换大师:揭秘专业角色转换的终极教程
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毕业论文.doc
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从学生到职场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