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谈话剧发展:人艺绝对不会成“百老汇”
濮存昕谈话剧发展:人艺绝对不会成“百老汇”
濮存昕(右)
近日,濮存昕来济参加“星光计划——捐建100个瑞嘉星光图书室”济南站公益活动,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今年57岁的濮存昕多年来一直热衷公益事业,谈起名人做公益他感触颇深 :“名人做公益切忌急功近利,我一直觉得公益活动应该成为名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提倡低调公益。”身为人艺副院长的濮存昕还称,人艺是艺术的坚守者,不会为钱折腰。
文/片 本报记者 赵晓峰
关键词一:明星公益
公益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齐鲁晚报:这几年明星热衷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但是其间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年初爆发的章子怡捐款门事件就让很多明星如今谈到做公益都有点投鼠忌器,您怎么看明星做公益?
濮存昕:明星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和公益事业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对于一件事情,一个明星的号召力自然要大于普通人,就拿我多年从事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来说,我去参加一个活动,可能就比一位主管卫生的官员或者一个医学专家去参加活动,影响力、关注度要大一些,活动产生的效果要好一些。但是我不赞成有些明星或者名人在公益事业上急功近利的做法,比如说捐款,为了博得关注,有人甚至不顾自己的能力,砸锅卖铁去拼数额,最后自己捐不出来只能失信于社会。我觉得这种做法从动机上就有问题,我们应该把公益变成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完成一种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和引导。
齐鲁晚报:那您做公益的原则是什么?您在公益上投入能有多大?
濮存昕:我做公益有一个原则,就是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可以不做,超过我能力的事情我不做,我要让公益成为我的习惯但不是我的负担。来找我的各种公益活动很多,但有些我会拒绝。记得有一次我和太太在日本浅草旅行,碰到一群募捐的孩子,我和太太没有犹豫,就每人捐了1000元,但刚走不到50米,我就发现还有另一群人在为另一件事情募捐,我就走开了,因为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再捐一次超出了我接受的度,这就是我做公益的方式。公益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自觉自愿地做,所以我很快乐。
齐鲁晚报:那您选择公益活动的原则是什么?
濮存昕:孩子优先、教育优先,我只上过6年小学,我以后的知识都是从工作生活中积累的,所以我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只要是与此有关的项目我基本都会积极参与,像这次向贫困小学捐赠图书馆的项目,我就觉得非常好。
关键词二:《魔术外传》
演反面角色拓展表演空间
齐鲁晚报:是不是公益事业占据的时间过多,这两年你的影视作品数量很少。
濮存昕:那倒不是,我说过我做公益是一种习惯,在自己生活的空隙就把事情完成了,不会给我造成负担,更不会影响工作。不拍电视剧的原因,主要是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话剧舞台,我2009年一年演出了一百场话剧,你算算,平均3天多一场,加上排练,我真是没有时间接电视剧,接一个剧最少两三个月扑到剧组,势必影响我的话剧演出。
齐鲁晚报:您最近接演了顾长卫执导的新片《魔术外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戏?
濮存昕:首先吸引我参与的是角色好,我演一个村长,还是反面角色,这种反面不是那种简单的坏,而是人性内部的复杂和丑陋,这对我非常有挑战。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演出过农村人物了,观众也会觉得这个角色和我平常在舞台、荧屏上的角色相差很远,我现在选择角色就是想要这种挑战性,这不是什么转型或者颠覆,而是对自己演艺事业的一种拓展。再有这是个配角,我需要投入的时间很短,得到的报酬不多,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角色的原因。
齐鲁晚报:挑战性和时间投入少这两个原因我能理解,为什么还要加上报酬少?
濮存昕:一则你参演的时间短自然就报酬少,二则是人家给你报酬多了,就会有某种票房上的或收视率上的期许,我觉得我没有商业号召力,所以我不会去承担这种期许。
格采访手记
济南是濮存昕梦开始的地方
初见濮存昕,记者问他对济南的感受,他说:“我对济南的感情非常深,我舅舅原来就在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我最初想成为演员就是在济南。1973年,我当时是下乡知青,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招收文艺兵,我来报考过,但是没考上,不过那是我第一次有了当演员这样一个明确的想法。”
谈到如今的济南,濮存昕说:“听说趵突泉最近几年一直在喷涌,我很高兴,记得1992年,我来济南演出《李白》想去天下第一泉找一点诗意,但是趵突泉当时是干枯的,非常扫兴。来济南能看到喷涌的泉水比看到盖了多少高楼大厦、高架桥都让我激动,泉城嘛!没了泉济南就没灵气了。”
关键词三:话剧和人艺
我这么做是对人艺“赎罪”
齐鲁晚报:您刚才说您去年出演了100场话剧,为什么演这么多场?是不是很辛苦?
濮存昕:没办法,你知道我是人艺的副院长,我自我感觉不能很好地尽职,既然没有领导好,我就只能自己多干一些,通过自己的演出来为剧院做贡献,这是我对人艺的“赎罪”!
齐鲁晚报:人艺作为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有没有想过通过自身的商业化运作,比如效仿百老汇,来推广话剧。
濮存昕:没有,我们绝对不能商业化,这是我的底线,商业化就意味着我们要向钱这个东西折腰,我们的艺术水准就要打折扣。当然我不反对别的话剧演出商业化运作,走百老汇的路线,我是说人艺不能这样,一个国家的话剧要繁荣,既要有商业化的东西,也要有主旋律的东西,更要有纯艺术化的东西,这三者互相不妨碍,人艺就是艺术化的坚守者。
齐鲁晚报:那会不会局限人艺的发展呢?
濮存昕:从目前来看不会,人艺发展得很好,我们没有商业化的包装,没有商业化的宣传,但是我们每年三百多场演出基本都是爆满,我们去年为了建国60周年推出的《窝头会馆》票房有1800 多万,《鸟人》这个剧也很好。当然这得益于北京的话剧土壤比较好,懂戏、爱戏的观众多,但是全国其他地方话剧的发展不容乐观,最重要的是专业的、有水准的话剧演出太少了。这也是人艺要坚持这个标准的意义。
齐鲁晚报:像您这样的大腕演员可以坚持在话剧舞台上,年轻演员呢?靠在人艺演出他们能有多少收入?
濮存昕:现在人艺的标准是,只要你能在剧中出演主角,一般每场演出能得到1500元的演出费,即便是跑龙套也有400元的演出费,一年我们有300多场演出,主力演员都能出演100场以上,也就是差不多能从剧院拿到15万元的演出费,加上国家的工资和补贴,我觉得这足够一个演员坚守在话剧舞台上了。
齐鲁晚报:您今年有什么重头戏推出吗?
濮存昕:今年9月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人艺重排了曹禺的四大名著,我会出演《原野》里的焦大星。
齐鲁晚报:为什么不演仇虎,而要演焦大星这个配角?
濮存昕:仇虎由胡军出演,他更年轻更合适,我现在就是塑造一些配角,努力为年轻人提供机会。
网址:濮存昕谈话剧发展:人艺绝对不会成“百老汇”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7610
相关内容
香港故事|濮存昕:文化厚土滋养艺术人生濮存昕香港讲座:文化厚土滋养艺术人生
著名演员濮存昕作客新浪访谈实录之二(附图)
濮存昕:家人相继去世,如今71岁不敢老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
明星官员报告:濮存昕不称职 范冰冰不作为
68岁仍活跃在话剧舞台 濮存昕采访直言演员拍戏要带脑子
濮存昕近照发福,采访谈年轻演员“人设崩塌”,直言是因缺乏教育
濮存昕和热爱戏剧的年轻人面对面 演员的命在舞台上
65岁的濮存昕老戏骨无戏可演,当场拆穿演艺圈丑态,太扎心!
濮存昕主演话剧《李白》——既希望又不希望这是他最后一次演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