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尹润秋,优秀毕业生!

发布时间:2024-07-04 13:42

七点半准时起床

八点半吃完早饭

开始处理上午的任务

午睡后准时出现在小班课教室里

晚饭后到未名湖边散步

短暂放松后继续投入书本中

这就是尹润秋

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日常

2020年,尹润秋

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新生

四年学习让她

从文学爱好者成为文学研究者

如今,即将毕业的她

获评202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未来,她将在北大中文系读研

继续与文学为伴

对于童年的尹润秋来说

阅读是自发的

也是生活中极具吸引力的一部分

只要是她感兴趣的书籍

妈妈都会买回来

从小学到高中

她从语文老师身上看到了

“和文学建立了紧密生命联结的样子”

她说自己是幸运的

几位语文老师

对文学和教师职业的热爱

坚定了她学习文学的信念

尹润秋在家里的书桌

令人意外的是

尹润秋在高中是一名理科生

“我恰恰是因为想去中文系而选的理科

因为我当时觉得中文系

就是我的归属

以后就很难有机会

再接受系统的理科训练”

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

尹润秋希望能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也享受和他人建立情感链接的过程

大一时,她加入了中文系团学联

三年时间里

从文艺部部员成长为

中文系学生会副主席

尹润秋参与“一二·九”歌会的排练

大一和大二的学习

让尹润秋初步了解了文学研究

但具体应该学习什么方向、

应该选择什么作为研究对象

成为了她的困扰

大三下学期

尹润秋报名了“未名学者”项目

她希望借此契机

来了解自己真正的研究兴趣所在

不同于大班课上可以“隐藏”自己

在小班课中

每一个同学都要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即使在脑海中反复演练了很多遍

真正轮到自己时

尹润秋还是会紧张

研讨班的同学和教授

都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

这也让她坚定了读研的决心:

“我觉得中文系就是我的归属”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

尹润秋选修了《民间文学经典研读》

课程中的一个作业要求同学们

选择一个主题研究并进行报告

尹润秋选择了“傻女婿”

这个民间文学主题作为研究对象

但遗憾的是,经过阅读和思索

她对这个话题的研究讨论

始终无法让自己满意

后来,老师的一段话点醒了她:

“田野调查并不是一个

确定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就一定能做出研究成果的事情

也许你为此游走大江南北

经历了五年、十年的漫长调查

最终仍然没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尹润秋从中才意识到

或许做了很久的努力后没有结果

也是学术研究的常态

对学术怀有敬畏之心

才是正确的心态

而不能只是功利地实现一个目标

尹润秋在乌兰察布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劳动实践(左一)

谈及文学研究对自己的影响

尹润秋用了一个词

——思维方式

文学给她提供了多维度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让她更深入地

思考社会与自我的联系

尹润秋依然清晰地记得

她上的第一节《现代文学史》专业课

当时老师一再地提醒他们:

“要学会区分知识和观点

知识是需要掌握的

但观点是可以对话的”

尹润秋逐渐意识到

文学研究本质上

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让她很好地锻炼了

自己的思考方式

今年九月

尹润秋将继续

在北大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

她期待自己能够保持好奇心

学术上有所突破

同时继续做一个能给别人

带来温暖和支持的人

“年轻的一代需要飞翔

把一切时光变成现在”

这是尹润秋坚守的人生信条

也是她期待分享给更多人的句子

只有把过去的经验

和对未来的憧憬

都收归到当下的行动当中

才能获得生命的充盈

转自北京大学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网址:北大尹润秋,优秀毕业生!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29

相关内容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走进重庆两江美术馆
湖北美院毕业展主题“生成”诠释传统与科技
走出校园、走进产业,2024北京服装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展
“2024中关村毕业季”高校毕业生艺术展开幕
广州美术学院举办2024毕业季光影秀
河北盐山“雏凤清声”诵读 经典浸润人生
大嫂最后没嫁给大哥,嫁给了香港“坏人”专业户尹子维
独一无二的毕业礼物!他把全班28名毕业生的名字写成......
尹学芸携新作《生死结》出席莲池文学周,讲述平凡女性的“辉煌之美”
书法学专业如何培养人才?四川书法学毕业生举行汇报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