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门考点之二:「流量明星」与「流量影视」

发布时间:2025-07-26 05:20

全文字数|2.0千

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

逐渐成熟的「流量」模式

2

最基本的分析角度

3

几个值得切入分析的点

近年来文娱领域最受关注的就是「流量明星」和「流量影视」,你对其有什么看法呢?

逐渐成熟的「流量」模式

在2013年左右至今的娱乐圈,最热门的话题(没有之一)毫无疑问就是「流量」,其核心就是「流量明星」和「流量影视」。其中有很多词语被广为人知,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小鲜肉」「归国四子」「不需要演技和唱功,只需要人设和炒作」「大IP+小鲜肉=影视作品大卖」等词语和段子。

关于娱乐圈的细节,本文不再赘述,而且这也不是公考会考察的点。但是,「流量明星/影视」很可能是近年申论的热门考点,原因是它既贴近生活,又有一定的考察高度,而且也基本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刻——「流量」时代已经逐渐落幕了。

关于「流量时代的落幕」,有几个比较标志性的事件,而它们恰好都发生在近一年内,包括:

1.以Bilibili鬼畜视频为核心的,对流量明星和影视作品的恶搞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并且压制住了这些明星粉丝的控评。

2.从2018年开始,凡是主打流量明星牌的电影全部以失败告终,而且时间越是靠后,失败地越惨。

3.从官媒到以娱乐著名的几个地方卫视都在节目选择和态度倾向上逐渐「去流量化」。

因此,在「流量」时代落幕之后,在申论中稍微提一下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某电影启用「小鲜肉」担任男一号,结果票房惨败,群众纷纷表示这个人没演技不想看),然后要考生做一下分析是很有可能的。

最基本的分析角度

关于对「流量明显」和「流量影视」的批判,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甚至说上成千上万句,而在申论考试中,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说到点上,提升自己的分析高度,从而更稳健地获取分数。

首先,在批判「流量」之前,大家一定要记住两句话,那就是:

法不禁止即可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与人」

无论如何,「流量明星」和以「流量影视」为代表的「流量经济」的出现有其合理性,而且并不违背法律,不要一棒子彻底打死。另外,大家在批判的时候不要过度代入自己的感情,而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从「流量明星粉丝」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更好地找到促使娱乐圈良性发展的方法。

几个值得切入分析的点

总的来说,关于「流量明星」和「流量影视」,有以下几个值得切入分析的点:

1.「流量」的出现契合了客观条件,有一定合理性

这些条件包括:

(1)微博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提供了「流量明星」发展的客观条件,每个人都可以便捷地无障碍追星,在被明星人设「洗脑」的同时也享受着新时代追星的快乐。

(2)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特效的制作越来越方便,对演技的要求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在绿幕前直接说数字对口型,后期全部补上就行),客观上使得没有演技的人也能勉强担任影视作品的主角。

(3)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网络文学作品有其变现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通过「大IP+小鲜肉+宣传炒作」的方式,理想状态下能够同时吸收「原著粉+流量明星粉+路人粉」,从而创造票房奇迹。

此类模式的「成功」代表作,是2013年上映的电影《小时代》和2014年上映的网络剧《盗墓笔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豆瓣或知乎网友对它们的评价,结合公考的要求,相信能够收获很多。

(4)「流量」模式的核心是赚钱,俗语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虽然前几年网上屡屡爆出「小鲜肉天价片酬(虽然真假有待核实)」,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投资方砸下的钱,必然要从小鲜肉的粉丝身上收回,除了参演影视作品来引导粉丝花钱外,还有诸如贩卖周边,花钱打榜,路演见面会乃至包下整个列车/摩天大楼为小鲜肉庆祝生日等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小鲜肉的粉丝组成中,有颇高的比例是20岁以下的年轻女孩,如果材料中提到这一点,大家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批判,毕竟这些女孩子花的钱,大部分都是宠爱她们的父母给的。

(5)接上,年轻人客观来说需要偶像,而「流量明星」的颜值、人设乃至一举一动都可能是资本针对年轻人的喜好打造出来的,所以能引起这么多关注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一点可以适度对官方提出一些建议。虽然官方的正能量节目有很多,但是不是因为宣传的角度不够先进,所以难以在年轻人心中引起共鸣呢?

以西瓜个人为例,我基本上对所有的明星都不太感兴趣,如果说偶像的话,写出「地缘看世界」的温骏轩先生是一个,可是他的著作始终不温不火;新中国的几位领导人我也很崇拜,但很多宣传都有些官方;我尤其喜欢粟裕将军,喜欢他在孟良崮战役等战斗中的运筹帷幄,但是相关的影视资料和书籍的表述很难深入浅出地体现这位第一大将的军事智慧,有时也有些无奈。

所以,大家可以从这一点来更深入地谈自己的体会。

(6)近年来「流量模式」的失败,根本原因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这种向往,使得大家的审美标准提高,说句俗话就是「没那么容易上当了」。在所有人都想看到更出色的演技,听到更优美的音乐之后,那些小鲜肉打造的传统完美人设已经没那么吸引人了,而这些人担任主角的影视剧更是成为了雷区,大家纷纷唯恐避之不及。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无论是吴京近几年的崛起,还是以「我不是药神」为代表的实力派电影后来居上,乃至杨超越这种「反传统」偶像的出现,都表达了大家对传统「流量模式」的反感。大家在分析时可以注意材料中是否有类似表达,然后找角度切入。

西瓜公考解题

欢迎关注

直观、简明、全面、深入且免费的公考干货,都在这儿。

网址:申论热门考点之二:「流量明星」与「流量影视」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2324

相关内容

明星流量造假,申论热点
2019省考申论热点:流量明星数据造假 法律完善势在必行
快手蹭明星流量上热门的实用技巧(教你如何利用明星流量让视频上热门)
2022国考申论热点之娱乐圈乱象当休矣
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明星虚假代言引发的负能量
申论写作例文:是时候让流量明星成为一名演员
流量明星+热点剧本=影视爆款?
2021年重庆法检考试申论热点:明星虚假代言引发的负能量
流量明星乱象频出,“唯流量论”的风气该改改了
影视投资莫再唯明星流量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