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赋能 为基层体育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25 15:50

手球训练课上,接到队友的击地传球后,前锋一个漂亮的假动作晃过守门员,将球稳稳投入球门。“好球!”场边的体育支教志愿者大声鼓励着进球的孩子,转头又叮嘱起防守队员,“要时刻关注其他队友的位置!注意配合!”场边休息的孩子也没闲着,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精彩瞬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训练场。

操场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趣味田径课正如火如荼进行。志愿者们耐心示范、细心指导,孩子们热情高涨,手持鲜艳的锥桶,稳稳举起足球,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呐喊声中,你追我赶、奋力冲刺,默契十足地完成接力挑战。

武术课上,孩子们扎稳马步,出拳带风,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呐喊声震天,一招一式尽显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

日前,跟随2025年“走基层——青少年体育宣传采访活动(吉林站)”,多家中央媒体走进吉林省珲春、安图,深入了解吉林省持续开展体育支教活动的方方面面,也看到了支教志愿者与孩子们相处的一幕幕生动画面。

2025年吉林省体育局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部署,精心推进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体育教育注入强劲青春动能,书写出体教融合的新篇章。吉林省体育局以“健康第一”为教育理念,以体教融合为抓手,制定了《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助力基础薄弱地区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构建起“省级统筹、高校联动、县域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今年的体育支教活动由吉林省体育局青少处牵头,吉林体育学院具体组织,分为筹备、实施、总结三阶段推进,遴选珲春、敦化、安图、梨树、辉南5个县(市),覆盖21所体育资源匮乏中小学校,为基层体育发展筑牢根基。

在支教志愿团队遴选上,吉林省面向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5所省内高校,依据“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综合考察”原则,选拔出40名在读研究生与优秀本科生组成支教队伍,其中“三大球”专业志愿者占比62.5%,搭配5名带队教师全程驻点管理。支教内容则构建了“体育教学+特色活动+资源整合”多元模块:包括协助基层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针对学生特点设计足球、篮球、排球等趣味课程;组织校园体育赛事、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邀请退役运动员开展技能示范与励志讲座,点燃学生运动热情;实施“体育物资捐赠计划”,联合社会力量补充器材,改善教学条件。同时,活动还建立起“岗前培训-动态跟踪-总结评估”机制,在支教工作开展前进行3天集中培训,强化师德师风、教学技能与安全教育;并推行“双周汇报”,实时掌握志愿者动态与教学进度,确保支教工作规范有序。

根据计划安排,今年上半年,40名志愿者已全部完成体育支教工作。以敦化市为例,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团队在第七小学、第九小学等4所学校开设专项课程,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助力当地学生掌握基础运动技能,校园体育社团参与率提升40%。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还特别注重体教融合,借体育赛事培育团队协作精神,以思政教育传递拼搏信念。同时,志愿者们自身也在这样的支教实践中深化了专业认知,完成40余份教案设计。据带队教师反馈,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吉林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李崇生介绍,吉林省2024年纳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支教试点,去年组织了5所高校、选派了1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覆盖5个县市区的40余所学校,惠及超1.5万名学生。2025年吉林省持续推进体育支教活动,选定5所高校,遴选5个经济落后、师资短缺县市(含少数民族与边疆地区),分上下半年实施,每半年每校派8名志愿者和1名带队老师参与,全年将派出80名志愿者、10名带队老师,仅上半年活动就已覆盖21所学校。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不同,今年吉林的体育支教创新“订单式”选派模式,“在支教开始前,我们会让基层学校填写一份需求意向表,然后依据需求来匹配不同专业的志愿者进行选派,这样更贴合基层实际,效果也更好。”李崇生表示,通过去年一年的支教反馈,大学生在基层老师协助下,承担起支教地学校的体育教学、赛事组织等多元任务,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体育师资不足的难题,也为当地青少年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志愿者们借资金扶持与专业助力,还激活了县一级中小学的田径赛事,仅2024年就挖掘了10余名学生进入省队集训,进一步拓宽了后备人才选拔渠道。

作为牵头院校,吉林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在军介绍,自2024年起,吉林体育学院已连续三期参与吉林省体育支教活动。“学校每年分两期选派支教力量,每期配置1名带队老师与8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精准对接基层体育需求。在支教实践中,学校立足专业特色,动态调整选派方向。比如针对地方足球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入围全国足球运动示范学院建设契机,选派了足球专项学生,助力支教学校足球运动开展。又比如面对基层武术零基础现状,派遣武术专业学生,将武术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带入校园。支教过程里,师生不仅辅助完成了支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还组织了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深度参与全民健身推广,把专业知识与流行运动项目融入基层,以体育人成效显著,深受当地学校认可。”

李崇生表示,未来吉林将持续推进体育支教,深化与教育部门协作,摸清师资需求,统筹规划志愿者数量与专业;依托青少年重点项目、“一校一品”“一乡一品”布局,精准供给支教力量。还将扩大支教覆盖范围,实现全年服务县域薄弱校全覆盖;同时也会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体育支教+乡村振兴”特色,推动体育文化与地方经济协同;并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校师生参与,为基层体育教育注入持久青春动能。(转自6月26日《中国体育报》06版)

网址:专业赋能 为基层体育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0777

相关内容

青平:文体名人进校园,赋能教育多元力量
东方启明星聚集体育教育重磅专家,探讨如何体教融合赋能未来
从“流量”到“灯塔”:体育明星的榜样力量点亮青春理想
筑牢安全基石,优路教育秉持职教之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维海德:创新赋能教育,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音乐教育 唱响艺术教育最强音 ——记智慧音乐教育专家莫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科技赋能乡村教育 青春因奉献闪光
李玉顺:推进“互联网+教研”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途径
展鸿教育杭州教学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新浪&微博2024教育盛典举行 见证教育的“新”力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