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台向阳生长(艺近人和)

听障演员表演舞蹈《声生不息》。
四川残疾人艺术团供图
她从小失去听力,但在舞蹈中找到了生命的旋律;他被意外夺去双臂,却无碍歌声回响天际……舞台上,一幕幕演出,讲的是一个个向阳生长的故事。成立13年,四川残疾人艺术团已在各地巡演600余场。曾经迷茫落寞的少男少女在这里成为舞者歌手,找到热爱的事业,学会了自信地笑。他们缺憾的人生,因舞台而圆满。
成都市温江区,一场特殊的舞蹈正在排练。现场很“吵”,老师用力擂鼓打出节奏,感知到震动,听障舞者们才能整齐动作;鼓声一停,一片寂静,只剩手语与表情的沟通。
这台节目是《千手观音》,排在队伍最前面的舞者名叫袁莹。6岁那年,她在电视上看到《千手观音》,对舞蹈产生兴趣。“听不见,讲不出,就用舞蹈表达心情。”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袁莹和我“聊”起来。
对舞蹈的热爱贯穿她的童年。16岁时,袁莹通过四川残疾人艺术团的选拔考试,她欣喜不已,“我终于能一直跳下去了!”进入艺术团,她却觉得“跟不上”。与声隔绝,听障舞者很依赖舞台各方向的手语指挥,袁莹生怕跳错,上台便紧盯着指挥,免不了动作生硬。
“职业演员不仅要有热爱,更得对观众负责。”袁莹一边苦练基本功,一边摸索着“秘诀”:把音响开到最大,从震动中观察舞曲的节奏。不知不觉间,她心中有了律动,“就想象与节目融为一体,用余光瞄一下指挥就足够了。”
艺术团将她学舞的经历创作成舞蹈《舞之梦》。“作为领舞去跳自己的故事,真的像做梦一样。”袁莹跟随艺术团巡演到中国香港、新加坡,还在电影《不说话的爱》中饰演了角色。
因脑瘫导致双下肢瘫痪,郭振宇被困在轮椅上。他从小爱唱歌,9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中学时把当地的演出参加了个遍,考上大学音乐系……音乐支撑着他完成了许多本以为不可能的事。
“其实建立自信很难。”回想起来,郭振宇觉得自己在极力证明,就算站不起来,也可以唱得很好。艺术团给了他磨炼心境的舞台。许多歌唱家、音乐老师前来指点,郭振宇开始明白,表达感情才是演唱的关键,他努力地调整唱法。
坐直身子,郭振宇即兴唱了起来。“母亲甜甜的乳汁谁能忘怀,母亲暖暖的怀抱谁不感慨……”一首耳熟能详的《母爱》,他的声音加了一点温柔婉转。“我是把对妈妈说的话,也说给你听。”
“在音乐世界里,我从来都不是残疾人。”艺术团歌手吴刚这样想。他双手截肢,表演时只能用机械手握住话筒,被粉丝称作“钢铁战士”。除了跟随艺术团表演,他还把精力放在录音棚里,已经唱了接近300首原创歌曲。很多人并未见过他的样貌,但早就听过他的声音。
“走进录音棚,声音是唯一的尺度,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残疾。”吴刚热爱与健全人同台竞技。有演出方听了他的歌慕名找来,可看到他又萌生退意,他总豁达地说:“谢谢你们肯定我的音乐。”
吴刚一直记得,当他在一所大学校园里唱响《孤勇者》时,台下学生们一浪涌过一浪的喝彩。“我缺了双手,但音乐给了我自信与热血。”
建团13年,演员们一茬茬更替。团里有一条规矩:成为彼此的眼睛、耳朵和手脚。演员们组成一个个小队互相帮助,老师们自发学习了手语,后来出行时,大家协调得像是“一个人”。艺术团还成立了特殊艺术指导委员会,许多艺术家、高校教师加入进来,为表演“点睛”。
从2016年到2020年,艺术团带着《励志自强 脱贫奔康》主题演出,走进四川省80多个贫困县。在川西高原上的若尔盖县演出时,许多演员出现高原反应,猛吸几口氧气,又坚持上台。
四川省残联通过定期购买演出服务、给予艺术团大力支持。如今,主动找上门寻求演出的企业、单位多了起来,艺术团的“金招牌”越擦越亮。
艺术带来了一道光,将团员们的前路照亮。“希望每个演员都能在舞台上找到一轮太阳,骄傲而奋进地生活下去。”四川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王健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20 版)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网址:在舞台向阳生长(艺近人和)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8847
相关内容
演艺市场“繁星”涌现 音乐剧在上海“向阳生长”文化新观察|新时代中国街舞:向阳生长 逐梦前行
斯外戈在《明日之子2》一步步成长 走向大舞台
衡阳:“魅力常宁·百姓大舞台”群众文艺展演举行
从小屏幕走向大舞台 斯外戈在《明日之子2》成长
中国音乐剧:“繁花”涌现 向阳生长
小沈阳:从小品舞台到影视圈的全能喜剧人,用坚持书写多面人生
高校学生主创剧登上人艺舞台
艺人当街舞队长,谁能想到明星集结火拼,在舞台上玩真的
小沈阳:15年后,他换了舞台再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