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星】智慧化未来的开拓者——谢耘
【他们,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他们,用自己创新和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共同书写了辉煌的创新事迹;他们,是北京市科委遴选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新星代表。】
自认为并不算聪明,却以“四个破格提前毕业的优秀学生之一”的方式提前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的本科学习;谈不上多喜欢IT行业,却屡有创新,轻轻松松摘得科技大奖。这样一位注定生活在名利场中、镁光灯之下的天纵英才,内心深处最向往的生活竟是沉浸于大自然原始的氛围里,在寂静无人处,徒步山林,与自己对话,再养几只狗,医治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并与之相伴。慧影系统(Cydow系统)创始人、智慧城市核心支撑系统的发起者、中国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序列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谢耘用自己的经历,真实演绎了那句话,一个天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从不把自己归类为天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海航科技首席科学家谢耘于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获得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读博士期间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从事人工智能研究,是国内比较早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并深有研究的那批人之一。
像谢耘这种对创新有执念的天才来说,创新是他们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因此他自1993年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从事前沿技术产品创新工作。
站在国际巨头的肩膀之上
在参加工作初始的1994年到1997年期间,谢耘在先锋集团工作,主持中国第一套有线电视数字加解扰系统的研制与推广,该项目是与美国太空电子技术巨头TRW公司合作进行的,核心技术由对方提供(TRW公司是美国军用太空电子系统的最核心提供商,美国军用卫星大都处于该公司)。谢耘带领团队在TRW公司所在地洛杉矶工作近一年,做系统的前期研发工作,该系统采用了数字技术对传统电视信号做加密解密,实现传统电视信号的有条件接收。
该系统研制成功后在上海有线电视网中与日本东芝系统做对比测试,性能指标全面领先,证明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5年该系统成功出口美国,被TVB美国卫星频道采用。
在作为中方负责人主持该项目期间,谢耘有幸与美国顶级太空电子技术公司的技术精英合作学习,培养了敢于承担风险、用原始创新去开疆拓土的勇气与作风,积累了与国际一流公司合作及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争的经验,这给他的职业人生上了最宝贵的一课,也为他后来不断在开拓性技术创新方面有所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军IT领域,布局原创性技术产品研发
在1998年到2000年期间,谢耘在联想集团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掌上电脑,这是国内第一次自主研制成功的掌上高端智能产品,在项目尚处于研制阶段时,联想掌门人柳传志带领联想集团核心管理团队去台湾访问取经,结果台湾同行对柳总讲:你们不要自己研制了,这个太难了,我们台湾都要依靠美国的技术支持才能做出来,你们就拿我们台湾的产品贴牌(OEM)好了。
然而,谢耘偏偏不信这个邪,距离那段话仅仅两个多月,谢耘和他的团队就拿出了高于台湾同行同期水平的产品样机,在国内外业界引起轰动,成为1999年中国国际计算机产品展的焦点之一。
在展会上,所有看到产品样机的国内外来访者,无一例外地以为这是联想从海外OEM过来的产品。这个产品CPU的海外提供商更是赞不绝口说,你们做的不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比我们在日本的合作伙伴要好。
这个产品也成为联想后来智能手机的起点,该成果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谢耘带领团队第一次基于国内现有条件做开拓性的技术创新的工作成绩,也为他后来的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系统化信息技术原创性理念和实践的道路上深耕
2000年之后,谢耘领导研发了中国税务征管系统2.0等大型行业软件应用系统,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对信息产业发展未来的深入思考,谢耘于2010年在国际业界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主体虚拟映像为基础的融合服务系统的概念与理论架构。在这个理论中,谢耘提出了“基于对信息全息性描述的(基于全信息的)、面向主体感知”的建模方法,包括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面向应用的信息描述架构,用以支撑未来更加复杂的智能化信息类应用。在这个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谢耘进一步提出了面向未来信息技术智能化应用发展的构建“主体虚拟映像”的方法,以及基于主体虚拟映像的全面服务于主体的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建设方法。这一理论不同于传统的针对具体问题的人工智能的方法,而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全面地智能化服务于主体的系统。该架构能够有效地为解决局部问题的、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智能方法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其价值的空间。
这也为以后的慧影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谢耘开始主持设计研发国际独创的、以个人虚拟映像为基础的智能化个人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慧影系统(Cydow系统)。从虚拟映像的多维数学模型,到系统的架构以及产品功能设计,谢耘亲自完成了几十万字的设计文档,引导带领团队踏上了引领性原始创新之路。
慧影系统于2016年成功推向市场,该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面对个人的信息服务生态,以国际原创性成果为基础打造出国际一流的产品服务企业,其良好的体验给用户留下了惊艳的感觉。
2011年谢耘结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国家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在智慧城市领域提出了国际独创的、以城市虚拟映像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核心支撑系统的“一中心三平台”的架构,并带领团队进行系统研制工作,于2012年开始分系统成功逐步推向市场。
该架构打破了传统智慧城市建设面向纵向孤立应用的结构,从用户的视角,将其所需要的应用服务通过面向主体的服务建模框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智能化、全方位、可持续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全新的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业界的信息孤岛问题,并且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现平台。
谢耘作为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服务集团总裁带领团队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系统成功地在全国不同规模的几十个城市落地,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在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引领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该成果,谢耘于2012年入选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于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专项之一“面向智慧城市的智能化集成化软件互操作平台”项目。
经过多年的实践,以主体虚拟映像为基础的融合服务理论,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认可,谢耘以这个理论与相关的实践为基础,全面阐述了该理论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做了深入独特的思考,完成了《智能化未来---“暴力计算”开创的奇迹》一书,于2018年由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得到2018年新当选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郭毅可的高度评价并欣然作序,业内许多资深人士亦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总结创新规律传道授业
谢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发展规律,对个人与组织创新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把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2008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相关活动中做主题演讲,随后在清华大学等地多次举办相关研讨与讲座,获得高度评价,之后的论文《中国企业技术产品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分析》被李国杰院士评价为“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关于技术创新最有见地的文章之一。”
另外一篇《创新的挑战与教育的缺失》论文被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看到后颇为赞赏,亲自推荐收录到由丘成桐与杨乐等共同主编的《数学与人文丛书》第22辑中(2017年出版)。该文不仅深入讨论了原始创新对人性的根本性挑战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未知的探索这一核心问题,而且指出教育应该有效地注入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未知的问题,并承担起人类探索未知事物的实践的传承,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2016年,谢耘将自己对产业发展的看法写成论文“信息文明的曙光与历史跨越的挑战”,作为特约稿件首篇发表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要参》2016年第50辑,供相关领导参考。
长者风范显露人格魅力
谢耘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培养带领出了出色的团队,并且根据自己的成长与培养年轻员工的经验体会写成两本书《我的职场十年》与《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于2006年出版,十几年来,这两本书得到读者的高度喜爱,持续产生着积极影响。有年轻的大学生在谢耘的讲座结束后,拿着自己中学就买来阅读的《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一书请谢耘签字留念,他们说,自己是看着谢总的书长大并走上职场的,它们给年少的自己很多启迪,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体验。
与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缘分
对北京科技领军人才计划,谢耘是有一种相知相惜的感情的,在这里,各行各业的精英汇聚一堂,大家各怀热忱,所有的创意都被尊重,所有的成果都被肯定,所有的困难都被想办法解决;在这里,北京创新创业的精华和高潮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谢耘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赶上了这个最适合创新创业的大环境,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我相信北京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相关活动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北京的创新创造能力,及其在国际上日渐强大的竞争力,北京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也必然带动中国的其他地方,一起迎来属于中国的创新春天。
相关链接:
谢耕,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海航科技首席科学家。
谢耘在1986、1988、以及199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1986年优秀毕业生及1988年优秀硕士论文奖。读博士期间公派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
参加工作后,从做产品技术开发开始,逐步走向管理岗位。先后从事产品开发管理,技术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投资管理工作。
从事的行业有:国防电子,消费电子以及IT产品与IT软件集成服务。主持或参与的产品开发有某型号军用雷达,国内第一套电视数字加解扰系统,国内第一台基于Windows Mobile的掌上电脑,国内第一个智慧城市核心支撑系统等。在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后改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直接管理的企业规模人数最多达到800人。并有管理中美日三方合资企业的经验。成功地让神州数码两个软件业务首次获得盈利,制定并直接领导实施了神州数码智慧城核心支撑系统,使神州数码成为中国智慧城市的领衔企业。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作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职场十年》与《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两本书。所著《转折---眺望IT巅峰》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所著《智能化未来---“暴力计算”开创的奇迹》一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参加工作后,担任的主要职务有:北京雷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先锋集团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半导体技术部技术战略经理,联想QDI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联想消费电子公司副总经理,联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神州数码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神州数码通用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神州数码工程院院长,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服务集团总裁,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等。
网址:【科技之星】智慧化未来的开拓者——谢耘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7612
相关内容
机器人:人类智慧的结晶,未来科技的探索李薰,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开启智慧零售新篇章:汉朔科技与乐华梅兰携手打造未来购物环境
岩山科技:深化与华为合作,共筑鸿蒙生态新未来
E维智库携手明星科技企业,共创硬科技未来
在“智慧课堂”启迪学生智慧——记2022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樊晓东
签约2.4亿合同!有方科技持续开拓海外能源市场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明星智慧农业:科技引领农业革命
科聪智能机器人,未来科技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