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娱乐圈的新风口——偶像培训,正悄然成为各大头部公司的必争之地。
先说乐华娱乐,这家囊括了王一博、程潇、吴宣仪、孟美岐等大咖的巨头,早在年初就携手北京朝阳区的燕京实验中学,推出专门针对初一和高一学生的艺术特色班。这门特色班采用“艺能 文化”双轨教学,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定为6:4。燕京实验中学负责住宿和食堂,双方共建师资团队,乐华每周提供校外课程支持,还安排了暑假15天的集中艺术训练,学费为8000元/年。师资阵容豪华,歌手胡海泉、主持人李静等担任顾问,北京多位资深教师主讲文化课,甚至还助力学生申请伯明翰、伯克利等海外名校,力图打造类似“翰林高中”般的标准化艺术学府。
刚过的6月,乐华又迎来了重要“盟友”——香港英皇集团,三方联手启动了“青少年艺人培训班”2025暑期班,招生范围覆盖全国8到18岁,涵盖表演、声乐、舞蹈等多个方向。英皇COO霍汶希和乐华CEO杜华亲自助阵,香港演员陈国邦还开设了“明星嘉宾表演工作坊”,舞蹈、声乐、仪态指导等环节均由专业团队负责。6月21日的“校园开放日”现场热闹非凡,家长和学员报名热情高涨。
与此同时,影视巨头华策也不甘示弱。今年4月,华策影视学校发布“新星计划”,面向全球14至24岁的年轻才俊招募“文凭练习生”,采用三年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全能艺人。华策的最大亮点是“学历保障”,彻底打消网友对年轻爱豆文化水平的吐槽。培训结束后,学员既可参加高考、艺考,也能申请国际知名高校留学。表现优异者有机会签约华策“未来星”经纪中心,进军影视圈。5月10日,新星计划首场海选在全国掀起热潮,超过百名青少年参与,JISU、钱泳辰等担任评委,众多学员全A通过。
两家巨头的偶像培训战略各有千秋。乐华靠着明星导师和丰富的艺人资源吸引关注,华策则倚仗其强大的影视制作背景、系统的培训体系和学历认证抢占优势。乐华主打“校企合作”,通过与中学联手,把高额投入的风险巧妙外包,同时在寒暑假期间通过培训和集训赚取额外收入,降低运营压力。华策则走出影视老本行,试图借助偶像市场开辟新战场,背后原因既有追逐商业机会,也有控制成本的考量——通过早期培养掌握艺人主动权,减少后期高价签约的风险。
不过,偶像培训真的是条稳赚不赔的路吗?国内偶像市场其实分为三派:乐华代表的“韩系派”主打前期培训后期结算;时代峰峻的“养成派”则包吃包住免费培训还有生活补贴;SNH48则是“日系派”,提供底薪和直播分成。只有乐华敢于“校企合作”把培训成本外包,其他公司则多自担风险。关键在于国内缺乏真正成熟的偶像文化和丰富舞台,艺人们缺少持续曝光机会。曾经风靡一时的选秀综艺停播后,偶像泛滥却舞台稀缺,市场已进入“通货膨胀”阶段。
乐华旗下女团EVERGLOW中国籍成员王怡人日前透露,出道6年“0工资”,引发关注。公司回应称,初期投资大,尚未回本。这也映射出偶像培训的投入巨大且回报不确定,成了高风险的豪赌。即使在韩国成熟体系,偶像盈利周期也长达三年,非“爆款新人”很难快速回本。
华策虽依托影视资源,但“偶像变顶流小花”的路径越来越难走。以虞书欣为例,她靠选秀综艺迅速蹿红,但如今这条路被堵,新人曝光难度倍增。且虞书欣能迅速转型成功,很大程度是靠后续影视剧承接,而非偶像本身。华策涉足偶像行业,或许更多是“曲线救国”,在影视市场低迷中寻求新突破。
总之,娱乐圈对偶像培训的热情既是看好未来市场,也是对现有业务瓶颈的应对。对于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这条道路虽闪耀,却布满了无数挑战和不确定,真正的“星途”远比舞台灯光更加曲折。
(以上信息均源自乐华娱乐、华策影视官方公众号及相关公开资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