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明退役后生活美国,重建家庭,坚持排球热爱
她站在球网旁,目光仍像当年赛场,说话时喜欢下意识地弯弯嘴角,好像岁月转弯,她还是那个李月明。年轻人认不出她,只有同代人一眼看出,那是八九十年代女排的骄傲,身手最飘逸,也被叫做“女排第一美女”。今天她56岁,头发蓬松,防晒帽下的皮肤白皙,和社交网络上的照片没差多少,这样的状态和气场让不少人感叹,岁月给她磨砺,却没苛待。
排球运动给过她一切,也带走不少。李月明排球生涯的高光与陡坡全写在简历上:进国家队那年,她22岁,副攻手,主力。那时中国女排刚过巅峰,外界盯着的一直是金牌,她和队友拼到汉城奥运会,三强齐聚,最后一场硬仗,李月明的快攻一次次咬死对手,铜牌到手,奖台下看得出憋着劲,可泪水也打湿球衣。1988年,冠军旁边站着的那队,没人记错她的名字。
可有些遗憾绕不过。队伍新老交替快,李月明肩肘上缠满绷带,1992年巴塞罗那,落到第七。没有人会喜欢失落,可她咬牙坚持,每场球跑动最多的人。那年晚上训练场常常只剩她自己,边做阻力训练边揉背。后来做了二十多年物理治疗的老王,还记李月明的伤,说过,如果不是背伤,能再撑两年,说不定又是一个新高度。可世界从不讲假设。退役名单下来时,她躲着发呆,队友悄悄带她去吃大排档,一句话没提比赛。高光转瞬即逝,队员就是很快就要适应那种孤独。
普通人眼里可能舞台小了,可退役运动员的日子更难熬。李月明那时还结了婚,丈夫张坚卫,体委干部、家世体面。外人看这局稳定,可她总觉得,每天生活像定时闹钟一样,在婚姻和家庭琐碎间打转。内心的火慢慢熄灭,她尝试在体育局干教练,一年下来,心浮气躁。1997年,辞职,带着行李飞到美国,留学,学英文,重头再来,那刻她已经35岁。
每次说起自己离婚这一段,她不回避,“两个人跟不上节奏,不如安静下来各自生活”。美国生活一切都要自己来,打散工、学会计、临时工,一点点攒下来。受不了纽约冬天的冷,于是南下加州,参加当地的气排球协会,没料到又打出了名堂。她说自己习惯了中国那种把什么都归结到成败,国外生活节奏慢下来后,才发现幸福根本不只靠赢那一回合。
嫁给美国人,这事最先让圈里朋友一愣。不是惯常的篮球教练、富商,普通人一枚,在当地超市工作。五十岁前再结婚,她直说没想太多,“这个人能一起吃饭聊天,我觉得很好”。家里照片墙上贴着一家人的生活剪影,周末常和丈夫开车去郊区森林转一圈,特意留个位置挂着自己当年国家队的全家福。面对新家庭,李月明和婆家语言不通,尽量用行动补足。她也没全盘放弃中国的那部分自己,春节过得一定有饺子和红灯笼,平时有空就看女排比赛,几乎每届奥运会都会远程发来祝福视频。去年世界杯预选赛,她专门飞去现场,带了一面印有自己名字的小旗子,在观众席上举着,身旁的小孩听不懂中文,每分必叫好。看台边有国内观众认出来,两句寒暄,一张合影,李月明笑得自然。
身边美国人总说她“过分安静”,可她说,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去社区组织学跳广场舞,教气排球,还组织排球义赛。每年夏天自己开车到社区中心做义工,她几十年没间断这股劲头。社区每逢排球比赛要比赛旗,她是必到公开课老师。她的作息表像年轻时训练一样精细,健康记录、饮食搭配、每年一次体检、跑步记步,都保存了下来。有人问她:“你现在哪一样是必须要做的?”李月明说,“排球,还是排球。”生活对她最本真的馈赠,就是可以毫无压力地做些真正热爱的事——不用再证明给外人看,也不用再咬牙头铁到一个人扛赛季。
早年间她受过的期待和误解至今仍在。有人觉得女排老将应该有更多金牌,退役后无非是点亮运动生涯勋章挂墙,也有网友留言遗憾,“三大赛连个冠军都没”,李月明自己一句话顶回去:“别把命运全部交给奖牌。”长年混社区排球圈,她习惯了不被关注,没有人刻意喊她国家队功勋。她更多是以“李阿姨”身份出现在社交圈里,偶尔队友来美国串门,夜晚一起看经典比赛录像,她会指着屏幕说,“那一下接发传得太高了”,昔日的锋芒好像还在,但她变得轻松。
社会总爱用成功学去衡量每个运动员人生。李月明经历的那些波折,反而让她的价值观更有棱角。她懂珍惜普通日子,也肯给失败一份留白。丈夫说她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朋友眼中她“本色未减”,她自己评价,总结无非四个字——“随遇而安”。一次在视频里有人问她后悔过没有,她笑着摇头,说后悔也没机会重来,不如走好这一程。
她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无数退役运动员的生活困境。转型期太难,特别女性运动员,半路婚姻,重建家庭,找回自我,不可能没有波折。李月明没靠明星光环混圈,反而一步步融进社区,普通得“躲不开人群”。在美国的日子过了快二十年,她没有什么高调豪宅、名利场合,活得自在,动作未变、信念依旧。曾经的荣耀已经远去,她证明退役不是落幕,只是新生活的前奏。
生活的滋润不是一次成就,而是一种每天能发自内心热爱的状态。李月明56岁了,每年都会组织小区里的中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联赛,有时还带大家包饺子、煮汤圆,所有人都叫她“月明老师”。奖牌或许只是人生一个片段,真正的幸福是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管在哪个国度、靠近哪个舞台。
李月明并没有被世界定义,她用自己的方式活成最舒服的样子。她的经历让许多运动员、普通人看见,人生高点低点都不算结局——坚持热爱、学会转身、懂得找寻光,那才是真正“赢一次”。这大概,也正是李月明的生活给大家的启示。
你怎么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网址:李月明退役后生活美国,重建家庭,坚持排球热爱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3007
相关内容
李国君退役后仍坚守排球一线,坚韧人生照亮女排新路易建联美国赋闲生活:篮坛巨星退役后的惬意时光与家庭温馨
李娜退役后 家庭美满尽享天伦之乐
李娜的传奇人生:从网球巨星到家庭主妇,她的选择与坚持
篮球明星姚明的退役生活
高龄退役球星的新生活:从体育明星到企业家!
足球明星退役后的生活百态
立花美凉退役真相:伤病、家庭与热爱交织的告别之路
体坛“三巨头”退役生活:姚明当老板 李娜变美食家
羽毛球名将林丹退役后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