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员“练进”北大,他还让“张继科杯”横空出世

发布时间:2025-07-22 23:44

对于张继科而言,从深陷风波到回归球台、从当教练到开球馆再到办赛事,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探索与救赎之路。

文|刘成康

杭州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30张乒乓球台一字排开,清脆的击球声此起彼伏。上至68岁的银发老者、小到5岁的稚嫩孩童,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高手挥汗如雨。这并非一场职业赛事,而是名为“张继科杯全民乒乓球争霸赛”(下文简称“张继科杯”)的草根盛宴。

7月18日,当张继科与中国乒坛功勋人物蔡振华并肩而立,象征性地完成三个对打回合时,现场爆发掌声。蔡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不怕失败也不怕犯错,贵在从错误中成长。” 这位体育界元老,表达了对张继科经历低谷后回归乒乓球推广事业的认可与鼓励。

台下,2500名观众挤满看台,共同见证这场别开生面的乒乓嘉年华。舞台中央的张继科,在经历2023年的风波之后,正逐步回归体育,探索以体育为核心的转型和救赎路径。

图片

大满贯得主办的全民乒乓

作为国内首个以乒乓球运动员个人名义创办的全民乒乓球赛事,“张继科杯” 一经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开放报名48小时内,1200个参赛名额便被一抢而空,覆盖了从5岁孩童到68岁老者的全年龄段选手。赛事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和成人组,报名者中不乏一级运动员、国家健将、省市冠军乃至全国冠军的身影。

老少选手、职业和业余皆来捧场,除了张继科个人的光环和流量之外,丰厚的赛事奖金也功不可没。其中,成人组冠军奖金高达3万元,更是直逼国际乒联WTT支线赛事的冠军奖金水平(2025年WTT萨格勒布常规挑战赛单打冠军奖金为5000美元,约为3.59万元人民币)。这不仅体现了主办方的大手笔投入,更传递出对业余高手竞技价值的充分尊重。

此外,“张继科杯”还拥有高规格的场地配置(亚运场馆临安文体中心)、专业的裁判团队(亚运会乒乓球执裁周翎担任裁判长)以及融入灯光秀、啦啦队、Kiss Cam等娱乐元素的现场氛围营造,这在传统业余乒球赛事中并不多见,让赛事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专业水准与大众狂欢属性。

作为以张继科个人名义举办的赛事,“张继科杯”的特殊之处,莫过于张继科在赛事各环节的深度参与。他亲自为不同年龄段的选手量身定制了三种差异化的赛制:针对少儿组,设计更多趣味性和鼓励机制;针对中学组,侧重竞技性和技术规范性;针对成人组,更强调对抗强度和观赏性。在决赛现场,张继科亲自上阵解说,为观众带来顶级专业视角的解析。在开幕式上,张继科还倾情献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张继科杯”并不只是一场乒球竞技,对参与者而言,是草根与专业同台竞技的新鲜体验以及和大满贯得主的近距离接触。对张继科而言,“张继科杯”则是其个人商业转型与形象救赎的重要依托。

图片

以体育为本的转型之路

“张继科杯”是张继科逐步回归体育、寻求转型的重要节点。在2023年深陷个人舆论风波后,张继科的公众形象跌入低谷,商业代言陆续与其割席。沉寂一段时间后,他选择从最熟悉的乒乓球开始,重新出发。

2024年初,张继科出任宁波每日体育(甬乒之家)技术顾问,负责“乒乓球培训高水平训练营”的指导。之后,张继科频频开启直播,向百万观众开启线上教学,但本人并未露面。2024年8月7日,巴黎奥运会期间,在名为“张指导乒乓巨星扬”的抖音账号中,张继科带领数十名学员看奥运乒乓球比赛的视频,这是其自2023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2024年11月,因与每日体育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双方结束合作。随后,张继科转战嘉兴,在嘉兴乐动力健身中心开设了自己的球馆,面向体育特长生招收学员,培养学员往“升学单招”和“高水平运动员”两个方向发展。

7月9日,有网友分享直播切片,祝贺张指导乒乓球学员获得好成绩。视频中,张继科分享了今年乒乓球学员的部分录取结果,“一个北大俩交大,一个宁大,一个武汉理工,一个吉林大学,太多了记不过来。”

2025年5月,张继科又移师杭州,其个人乒乓球训练基地正式落户杭州临安。依托基地,张继科组织了以前国手为班底的教练团队,并开出三期暑期集训营,面向青少年和成人招生。从基地落地到“张继科杯”开赛,仅用时54天。

在此过程中,张继科尝试构建“线上引流+线下落地”的模式,试图打通教培与赛事。他将线上乒乓球教学课程与"张继科杯"报名资格捆绑销售,形成“以赛带课、以课促赛”的联动。既为赛事预热、筛选了核心用户(愿意购买课程的乒乓爱好者),也为线上课程找到了稳定的线下出口和体验场景。

张继科在技术领域的专业和权威,是其商业转型路上最坚实的基石。从初期线上直播和线下培训的“形象修复”阶段,到个人训练基地和个人赛事的落地,张继科尝试利用其专业能力和影响力,从体培服务转向赛事IP运营,探索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个人IP赛事放大社会价值

早在2019年,张继科就表示正在推进一些青少年项目,希望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国球。据悉,张继科当时协调各方资源准备发起乒乓球高校联赛,但最终因公共卫生事件搁浅。如今,“张继科杯”可视作这一想法的延续,也是其个人商业转型路上的关键一步。

“张继科杯”的意义不仅在于商业运营或培训引流,它尝试利用知名运动员的影响力,面向大众推广乒乓球运动。扎根于群众体育举办赛事,是一条突显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务实形象及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这种由知名运动员个人创办的群众赛事模式,与“林丹杯”羽毛球赛有相似之处。在湖南郴州举办的“林丹杯”已连续举办三年,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1100余名选手参赛。(往期回顾:抖音9.6亿播放219万人围观,林丹杯为何爆火?)经过三年培育,“林丹杯”已成长为获得许多球迷、媒体和行业认可的品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过去两届赛事累计带动郴州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超过亿元。

“张继科杯”则尝试了“赛场竞技+场外市集”的双场景模式,将体育竞技、文化体验(“国球主题市集”涵盖了应援专区、运动装备、互动游戏、特色美食等多个板块)与城市消费(为所有参赛选手赠送青山湖旅游门票)相结合。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运动员的知名度转化为推动基层运动普及的实践。它让顶尖运动员的光环,能够惠及普通爱好者。同时,赛事本身也具备成为流量入口和消费场景的潜力,可能为举办地带来经济收益。

正如林丹所言:“郴州是林丹杯走出去的第一站,对我个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感情。” 持续、扎根地方的运营,是其赛事品牌延续的关键。据悉,张继科计划在年内推出团体赛“继往开来百团大战”和特长生交流赛“獒战”,以期构建更完整的乒乓生态。但赛事能否形成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地方联结,将是检验其生命力的关键,也关乎张继科形象修复的成效。

临安体育馆大幕落下,但“张继科杯” 带来的影响仍在延续。对于张继科个人而言,从深陷风波到回归球台、从当教练到开球馆再到办赛,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探索与救赎之路。体育明星在全民健身领域拥有强大号召力和商业潜力,对于曾经迷失的体育明星而言,回归体育本身,通过实际行动推广运动、服务大众,是一条修复公众信任、重塑个人价值的有效路径。当知名运动员投身基层,当赛事面向更广泛人群,运动的活力或许能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焕发,“张继科们”或许真能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所唱,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网址:把学员“练进”北大,他还让“张继科杯”横空出世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2030

相关内容

把学员“练进”北大,他还让“张继科杯”横空出世
超级星饭团粉丝世界杯八强出炉!蔡徐坤张继科张云雷等晋级
张继科人设崩塌!张常宁向他学习:不退役混娱乐圈,还甩锅给女排
每日一星:横空出世拉莫斯
张继科认识多少明星(张继科与景甜的人生都一言难尽让人感慨唏嘘)
张继科:藏獒就应该有血性本色 让别人超越不了
贺炜:国足进世界杯是对其他国家不公 未来能晋级
科学与世界杯:大数据如何改变足球?
国乒队专职陪练16年,33岁仍力挫张继科,他是谁
2014年世界杯帅气男,2014年世界杯帅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