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数行”呈现沈尹默遗墨

发布时间:2025-07-22 17:52

沈尹默(1883—1971)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更是近现代中国知名书法家之一,对现当代海派书法影响尤其深远。澎湃新闻获悉,7月21日,“好书数行——沈尹默作品展”在地处浙江义乌的春及草庐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六十余幅沈尹默遗墨,行草清俊儒雅,楷书法度森严,隶书则古意苍茫。

沈尹默(1883一1971)

沈尹默(1883一1971),原名君默,斋名秋明室,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历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1949年以后,曾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书法研究会主任等。出版有《执笔五字法》《二王书法管窥》《书法论丛》《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沈尹默行书墨迹》《沈尹默书法集》《沈尹默论书丛稿》等。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研究当代书法史,他是一位绕不过的名家。他的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书作清俊圆润,劲健秀逸,在书坛有“南沈北于(右任)”之誉。沈尹默亦是一位近代诗坛大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沈尹默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高一涵等人轮流编辑《新青年》,被学界誉为“中国白话新诗第一人”、“新文化运动主将”,开启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沈尹默嫡孙沈长建此前表示,“作为教育家,沈尹默不仅担任过北平大学的校长,作为北大教授更参与了北京大学的整顿。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沈尹默参与编辑的《新青年》,成为推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渊源。作为诗人,沈尹默推动白话文普及并创作了具备白话文新形态的第一首散文诗《月夜》,成为新诗的开拓者。作为书法家,沈尹默更是现当代书法复兴的第一人,书法教育和创作当代体系的建树者。”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曾说:“僧虔所称诸人考其传授,非由家学,即由戚谊,但有一事,应该注意,虽然递相祖述,却不保守,都能推陈出新,有所发展。魏晋以来,书法不断昌盛,这是重要的一种因素。由此可见,有继承、有创造,本来是我国学术文艺界传统的优良风尚。”

行书鲍照诗手卷(局部)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既有早期的楷书作品,也有行书、隶书、草书,以及诗词手迹、文章、著作和生活照片等,展示了沈尹默在书法、文学和诗学多个领域的才华和贡献。

据主办方介绍,沈尹默先生一生以复兴帖学为使命,在碑学洪流中守护并发扬了晋唐法书的精魂。他并非囿于书斋的摹古者,而是以科学精神对传统帖学进行理性推广:于《执笔五字法》中,将玄妙笔法凝练为可习可传的法则;于《二王法书管窥》内,以实证目光剖析古典神韵的生成机制。其行草书,深得二王风骨,点画精微如兰叶迎风,却无纤弱之弊,因笔锋内含北碑的骨力支撑;其楷书手卷,远绍唐贤法度,于欧阳询之峻整、褚遂良之秀逸外,更融入自身对笔锋使转的独到理解;隶书对联则古雅雍容,笔意虽源自汉碑,然起收提按间,流淌着帖学用笔的灵动韵律。

行书陆蒙老闻蝉诗

“沈尹默先生的艺术实践,如一剂醒世良方。他启示我们,真正的帖学复兴,绝非泥古不化的技术复制,而是以敬畏之心深入经典堂奥,以理性精神萃取其永恒法则,更以独立人格熔铸时代精神。”展览策展人蒋雪峰表示,沈尹默先生“法度”与“性情”相济的笔墨世界,是对当下浮泛书写的有力反拨;其立足传统而开新境的探索,为化解碑帖二元对立提供了高远范式。

行书自作词

临《尚书省郎官石记序》手卷(局部)

行书林和靖诗

展览开幕当天,浙江省书协副主席汪永江在美术馆以《沈尹默:专业书法与书法传统的现代转型奠基人》为题进行了讲座,详细分析沈尹默如何深入研习古法,且融入自身风格。谈及书法专业化,他列举了沈尹默在书法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成就,更阐述了他在书法传统的现代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网址:“好书数行”呈现沈尹默遗墨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1300

相关内容

“清代楷书第一人”黄自元的殿试卷,字字震撼,沈尹默的启蒙老师
听非遗讲故事|瓷上笔墨“潮”起来
沈阳星河文化艺人尹一涵、尹一晴受邀参演公益教育短片《关爱》
赏文保技艺 看古意呈新 ——走进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书法爱好者必看的6部纪录片,耐心看完,您就是半个专家了!
沈琪墨璟泽有声小说
在笔墨金石间,看胡问遂与梅舒适的艺术对话
沈腾尹正:舞台与荧幕的黄金搭档
沈版好书 | 五月好书推荐
北京图博会上,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呈现新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