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侯宝林卸任曲协副主席,为何接任他的不是马季而是姜昆?

发布时间:2025-07-22 17:52

解放前,艺人们在天桥、书馆里撂地画锅,凭能耐吃饭,那会儿讲究个师承辈分,还有一个叫“门长”的制度。就是每一辈儿里得有个德高望重、能服众的话事人。到了“寿”字辈那会儿,门长就是张寿臣先生。这位老先生可不简单,不光管着自个儿“寿”字辈的师兄弟,就连小一辈的“德”字辈有了啥磕磕碰碰,也得请他出面给断个官司。可以说,他是那时候相声界的总瓢把子。

解放后,新社会了,门长这套旧规矩慢慢就没人提了。但师父带徒弟这个传统,雷打不动地传了下来。这时候,相声界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侯宝林大师。侯先生他们这代人,是真给相声争了气。他们硬是把相声从撂地的玩意儿,变成了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相声演员也从“臭要饭的”成了国家承认的“曲艺工作者”,领上了工资,有了社会地位。就凭这份天大的功劳,侯宝林成了相声界公认的领军人物,论地位,那会儿辈分比他高的马三立先生,也得敬他三分。

后来成立了中国曲艺家协会,这可是个全国性的组织,里头不光有说相声的,还有说评书的、唱大鼓的,五花八门。侯宝林大师呢,就一直在里头担任副主席,算是相声界在曲协的头面人物。

到了1985年,中国曲协要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就是要换届。这时候,侯宝林大师快70岁了,身体也不比当年,就主动提出来,这个副主席不干了,让年轻人上。

这消息一出,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琢磨着谁来接这个班。要说当时相声界谁最火,那没跑,就是马季和姜昆。尤其得说马季,那可是侯宝林大师一手调教出来的得意高徒,在相声界的声望如日中天。80年代初那会儿,打开电视机,哪能少得了马季的身影?后来评“中国十大笑星”,马季稳坐头把交椅,妥妥的“人民艺术家”。很多人都觉得,师父退了,徒弟接班,这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

可结果呢?大会选举结果一公布,接替侯宝林担任曲协副主席的,是姜昆。

那年,姜昆才35岁。

这事儿一出,别说外人,姜昆自个儿都蒙了。他后来在好多场合都说过,当时心里特别忐忑,觉得自己前面有那么多老师、前辈,论资历、论水平,哪儿也轮不到自己。他觉得自己太年轻,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话是这么说,可事实就是事实。一个年富力强、声名显赫的“接班人”没选上,反倒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徒孙”辈坐上了这个位置。这里头的弯弯绕,就成了相声史上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为什么不是马季?

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跟师徒之间的一段往事有关。那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据说,马季曾经“动”过自己的师父侯宝林。这事儿在当年传得沸沸扬扬,成了师徒俩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外人谁也说不清。但后来有记者斗胆去问侯宝林大师,侯先生没正面回答,就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别提那个了,旧社会徒弟打师父的有的是。”

一句“别提了”,透着多少无奈和心酸。一句“旧社会有的是”,听着像是在宽慰,可那股子委屈劲儿,隔着多少年都能感觉到。这件事,恐怕是侯大师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对于把传承看得比天大的相声艺人来说,这是个原则问题。所以,到了推举接班人的关键时刻,侯大师心里会怎么想,也就不难猜测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个说法跟个人志趣有关。有人说,马季这个人,天生就是个艺术家,他一门心思全扑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上,对于当领导、搞管理这些事儿,他压根儿就没兴趣。他觉得那些迎来送往、开会研究的事儿,太耽误功夫,也耗心血。这种说法也有佐证,就是马季在曲协里头,连个理事都不是。一个对行政职务毫无念想的人,你让他去当副主席,他可能自个儿还不乐意呢。他更愿意站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笑声,而不是坐在会议室里听报告。

说完了马季,咱再回过头来看看姜昆。

姜昆当时确实年轻,但他的能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脑子活,有闯劲,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很强。更重要的一点是,80年代中期,全国上下都在提倡一件大事,叫“干部年轻化”。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大胆启用有能力的年轻人。35岁的姜昆,正好契合了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他就像一股东风,被时代推到了那个位置上。

1985年那次换届,可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谁该上,谁不该上”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里头,有师徒间的个人恩怨,有个人的性格志向,更有时代的选择。

侯大师心里的那道坎儿,或许让他无法毫无芥蒂地把代表相声界脸面的权杖交给马季。而马季自己,或许也真的志不在此,他的人生舞台是在聚光灯下,不是在主席台上。就在这个微妙的当口,年轻、有能力、又符合大政方针的姜昆出现了。于是,历史就这么轻轻地拐了一个弯。

这件事的后续也很有意思。姜昆当选后,并没有因为年轻而束手束脚,他确实干得有声有色,组织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而马季呢?他也没有因为“落选”而消沉,依旧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相声大师,创作出了像《宇宙牌香烟》这样经典的传世之作。

师徒三人的故事,就像一部微缩的相声史。侯宝林是开创者,他把相声带进了新时代;马季是发扬者,他让相声在电视时代大放异彩;而姜昆,则成了那个承上启下的管理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引领着曲艺界的航船。

参考文献:

《中国曲艺家协会章程》及历次会员代表大会相关报道。

侯宝林、马季、姜昆等相关人物传记及访谈资料。

梁左.《笑忘书》.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1.

网址:1985年,侯宝林卸任曲协副主席,为何接任他的不是马季而是姜昆?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1298

相关内容

马季和侯耀文是什么关系?
揭秘姜昆的成功之路:不仅仅是靠梁左
姜昆是侯宝林的徒孙?侯耀华:他没资格管杨议拜师的事
姜昆地位不保!郭德纲冯巩虎视眈眈,曲协主席身份究竟花落谁家?
乱了、乱了,相声圈彻底乱了,曲协主席冯巩被批,说他还不如姜昆
曲协主席冯巩发文谈相声发展,盛赞姜昆和苗阜,只字未提郭德纲
霍然接受采访:姜昆侯耀文关系很铁
家谱承认杨少华,跳门收徒姜宝林,马三立晚年为何如此任性?
姜昆当中国曲协主席这些年除了反三俗都做了哪些贡献?
姜昆和马三立同时获金唱片奖,不知为何近些年很多人对他评价偏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