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造美国》概述、综述与摘抄
-概述:探讨电影对美国社会的革命性影响,从艺术形式、从电影的技术革命、商业运作和文化前导等角度,切入美国文化史
-核心观点摘抄:
1、(1994年作者自序,在档案和资料可供公开研究的时代,本书),本书提出的关于传播媒介、文化权力和主导意识形态的问题仍然切中肯[户文系]。p3 2、在1960年代后期……有必要探讨一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美国文化、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电影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化的概念都过于狭隘,作为一名研究者,必须超越为数不多的大导演和数十部所谓的经典影片,甚至超越数量庞大的电影这一整体,来试着了解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大众媒介的最大意义……将注意力从艺术家及其作品转移到普通民众和他们的生活上。p5 3、20世纪初美国文化场景中电影的出现,显然对当时的文化政策和体制提出了挑战。有关这种挑战及其所激发的反应,成为本书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p4 4、文化历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阐明现代美国社会中的文化力量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指出它与经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联系。-论述过程:
(1)电影文化的兴起,城市化与新型美国城市,镍币影院与社会,中产阶级与电影审查的推动。爱迪生,托拉斯与好莱坞的萌生。
(2)大众文化时代的电影
好莱坞的形成,明星制,海斯法典。文化神话的制造-迪士尼与卡普拉。-海外
(3)电影时代的大众文化
二战与战后,观众与电视。衰落
(4)电影文化的衰落-经久不衰的媒介,新好莱坞。
-文献综述:
作者在七十年代中期写作本书,采用文化史的视角,对美国电影的发展历史进行书写。正如作者本人所言,他作为一个文化史学家,重点关注的是现代美国社会中的文化力量的本质,从这一点出发,论述文化与美国电影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联系。
因此,各个部分以不同时期的主导文化样态为线索,划分为电影发明之初的“电影文化的兴起”、好莱坞制片厂时代“大众文化时代的电影”、黄金时期“电影时代的大众文化”、战后好莱坞危机中“电影文化的衰落”以及新好莱坞时代“经久不衰的媒介”。
既然取道一种“文化史”的路径,作者对美国电影史的书写便不仅限于“美学电影史”或“技术电影史”的范式,即重点关注电影文本或重要人物对电影发展的贡献,而是力图将各个时期围绕电影而产生的社会生活、电影评论、公众舆论与文化议题也一并纳入考量范围。因此本书所探讨的话题颇有延展性,包括明星制与性别观念的变化,阶级意识与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电影传统的社会文化源流,电影内外的儿童与舆论及审查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所引用的材料类别也很丰富,包括大量的社会调查报告、报刊杂志报道、广告、个人回忆录和备忘录等等。
尽管是一种电影文化史书写,作者在字里行间亦援引电影理论家的观点,来佐证特定时期电影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具体论述,例如引用闵斯特伯格(电影与儿童一节)、本雅明、罗兰·巴特(分析迪士尼与卡普拉的文化神话制造)思想。与此同时,在思考文化的层面上,作者亦上升到更为宏观的观照,例如对里根时代以后,面对文化多元主义的美国电影面临“从神话到记忆”的文化功能的转变。
另外,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注释颇为详细地罗列了各个小节参考的文献,并提供了简单的综述。可供我们从中析出美国电影史研究的关键性文献,还原70年代以前美国电影史学(围绕各个议题)的学术发展脉络。
-从参考文献中析出的重要文献:
1、材料索引
如Ronald Gottesman, Harry M Geduld<Guidebook to Film: A Eleven-in-one Reference>
2、早期电影
最重要的间接文章
(1)Gordon Hendricks,The Edison Motion Picture Myth,1961.颠覆了爱迪生发明电影的标准观念,重新认定马雷和迈布里奇为真正的发明人扫清了障碍。
(2)Harlan Hamilton《奔马的诱惑:埃德沃德·詹姆斯·迈布里奇对电影的贡》,in电影评论,第五期,1969年秋季,第16-35页。
3、镍币疯狂
“在1950年代,超过3000部在此之前‘已丢失‘但以纸卷形式保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912年以前的美国电影,成功转移到了16毫米胶片上(作者在国会图书馆和LA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观看了数百部这些电影)”。p510
参照Kemp R。Niver的《来自国会图书馆纸版收藏部的电影1894-1912》(1967),以及《电影头二十年(The First Twenty Years,1968)》
Anthony Slide《早期美国电影(Early American Cinema,1970)》。
关于早期英国电影制作:Reachel Low & Roger Manvell《英国电影史1986-1906》(1948)
4、电影制造的儿童——30年代的电影与社会:
(1)“在美国,整个1930年代中,研究分析电影在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影响的大量书籍、宣传小册子、文章和报官方报告,多数是争论式的,而且几乎完全是反对电影的。p519”
I·C·Jarvie的《电影与社会(Movie and Society,1970)》,是一部以多种语言详细收录电影的社会和心理学方面著作的文献书目作品。
(2)佩恩基金的研究,11个不同项目共8册。
Henry James Forman《Our Movie Made Children,1933》对全部项目做了通俗的概括说明。
Wendell S Dysinger & Christian A Ruckmick《儿童对电影情境的情感反应The Emotional Responses of Children to the Motion Picture Situation》
5、传统电影史中的美国电影通史著作
(1)Lewis Jacobs. 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Film,1939,大萧条时期电影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变化。
(2)特里《一百万零一夜》,1926
(3)本杰明·B·汉普顿《电影的历史》,1931
(4)A·R·富尔顿《电影(Motion Pictures,1960)》
(5)Paul Rotha<The Film Till Now>
(6)弗兰克《电影大亨Mognate》
(7)针对联邦贸易委员会针对派拉蒙的判决,见Howard Thompson Lewis《电影工业判案分析(Cases on the Motion Picture Industry,卷8,哈佛商业报告,1930,第226-262页)》
(8)个体导演、演员级类型片。安德鲁·萨里斯《美国电影:导演与导演艺术1929-1968》(1968)
(9)John Baxter《30年代的好莱坞(Hollywood in the Thirties,1968》按照制片厂来组织编排电影作品,也因而再次突显了电影制作仍然多么严重地受到传统风格和配方公式的控制。
251人阅读
网址:《电影创造美国》概述、综述与摘抄 https://mxgxt.com/news/view/1599937
相关内容
影视作品分析概述综艺大观概述与解析.pptx
电视节目模式概述之电视节目模式的界定
文学史,电影史,文化史:20世纪美国人文学科变迁的概述和思考
综述
明星与电影票房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明星与电影票房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docx
艺术、大众与产业的联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综述
阐述1920年代“明星”公司的电影创造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开拓中国影视研究的新边疆——“首届中非影视合作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