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赵丽颖和冯绍峰宣布结婚,全国网民狠狠沸腾了一把,直接把微博服务器弄崩了。
就在年初,赵丽颖官宣产子,网民又全体出动深扒这两口子的往事。
明星的生活永远是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谈资总要有新意才谈的起劲儿。
平地起惊雷,“赵丽颖产子后要退出娱乐圈”,这对赵丽颖的粉丝来说可谓是一个爆炸性新闻。
我虽然不是赵丽颖的铁粉,但也一直很喜欢她的戏,看到这个话题也跟风去网上搜了一圈。
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详细情况,也请耐心看一下。
因为我保证说完这个结果后,接下来要说的事儿你肯定不知道,但是对你无比重要。
01
赵丽颖生子后为什么要退出演艺圈?
她和冯绍峰结婚时就有要退出演艺圈的传闻,说是她拍戏太拼命,有很多旧伤,身体不好了不能再拍戏。
公司出来澄清,她只是需要一段时间休息,享受生活。
传闻被遏制了。
结果刚生完孩子传闻又起来了,这次厉害,有图有真相。
无所不能的网民朋友翻出了冯绍峰早前与母亲一起做访谈的节目。
访谈中冯绍峰母亲表示,希望儿媳妇生完孩子后能够淡出演艺圈。
冯绍峰与母亲参加访谈
就因为这段访谈,赵丽颖又“被迫”退出演艺圈。
她不得不再次出来澄清。
赵丽颖个人微博最新消息,已经成为“和颂传媒”的新合伙人,以此攻破谣言。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演艺生涯不仅要被公司规划,还要被经纪人规划,当然更要被观众规划。
但是你以为不是明星的你,就没有人给你规划你的职业生涯了吗?
02
看看吧,
你身边的人都在规划着你的职业生涯
我看过古典的一段话特别受触动,大概意思是:
你可以不规划你未来的一年、三年,但是你部门的经理肯定替你规划过:年底要提拔哪些优秀的人,换掉谁,他对你有规划。
你的老板也肯定替你规划过,他的企业战略是什么,什么样的组织能把公司做的更好。
你的家人也替你规划过,他们希望你赚多少钱,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住什么样的房子,孩子去哪里读书。
不管你自己有没有规划,你身边的人都站在他们的角度规划着你的职业生涯。
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那你就只能被规划。
被动接受会让人产生一种恐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将要接受什么。
这时有人就会去挑选一些成功人士的“传奇故事”来安慰自己。
看吧,他们或者赶上了好时代,或者碰到了好机会,或者在职场中遇到贵人。
他们也没有规划职业生涯,不也一样成功了吗。
我现在还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而是还没有碰到合适的时机,这样你就又一次有借口逃开了去思考规划这件事。
自欺欺人,人必弃之。
那些成功人士真的没有规划过吗?
比尔盖茨规划了,马云规划了,雷军也规划了。
所谓的没有规划,是“传奇故事”让你看到的他们没有规划。
雷军说:“大学时代,我觉得我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比他们更早地确立了人生的梦想,并且付出了实践。”
成功人士的规划往往比你能想到的更早、更大、更远。
不要总给自己找理由、找退路,因为你会发现迟早有一天你会没有理由可找,没有退路可退。
也许你又会说,我到那时候再背水一战。
可惜的是,那时你已经没有了一战的资本。
03
起来,规划你自己的职业生涯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是时候到你出场了。
如果你不想被动接受别人对你职业生涯的规划,你就需要自己去规划。
如果你已经有了去规划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规划。
这里有4点建议及1个实用规划工具送给你。
1,规划可以变,但是不能没规划
我们的时代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说给自己制定个5年10年的职业规划,可能还没到一年这个规划就跟不上时代了。
out不要紧,还有复活赛。
如果你都没有报名,那你就只是一个吃瓜群众。
规划可以做1年,做3年,5年,10年,都没问题。
我们允许规划的变化性存在。
规划的路上还在不断规划,每一次的修改你都知道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在修正自己的罗盘,将指针拨正,更精确的定位自己。
当然,规划也不宜特别长,不要一发力直接给自己定个一辈子的规划。
你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目标,起码它的美好会为你提供驱动力。
2,规划要着眼自身,不要拍脑门规划
有些人做规划,喜欢做大规划,做热规划。
大规划:每个人都有很伟大的梦想,这无可厚非。但是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之所以是梦想,是因为它太大也太远了,甚至有些人的梦想与现在做的职业毫无关系。
热规划:看到什么行业热,什么职业火,就想着自己怎么也能去到那个领域。
老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没有不好的职业,只有做不好的人。
着眼自身的具体情况,并且清楚它的局限性,不眼热别人,你会少却许多焦虑。
规划要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思考如何一步一步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做好的基础上再去寻求突破。
3,能早一天规划就不要晚一天
凡事赶早不赶晚,晚了可能连口汤都喝不上。
思考是逆人性的事情,逃避和懒惰是人性的弱点。
但是你既然能够读到此处,就说明你是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规划的。
不要想是不是已经晚了这个问题,只要你开始想了,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4,不要让规划只是规划,实现规划才是目的,
最近遇到这样一位朋友,他从事医药行业,他很喜欢也很擅长干自己的工作。
但是由于监管力度加大,药店这块发展到了历史低谷,也许还会更低。
互联网+医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自己有医药专业背景,又比懂医药的人更懂互联网技术,他会在这方面突破自己的现状。
他也有很多的困扰,政策倾向医院,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很激烈,自己三十多岁了,家里也催着找对象。
他现在在平时工作的基础上,也学习互联网运营,也加入各种社群跟同行或者互联网行业的人交流学习。不断理清,不断规划着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无论你看逆袭翻盘还是顺境成功的案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执行力很强。
得到app和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更有自己的“鲁莽定律”。
做,规划才真的是规划;不做,规划就是白话。
最后,送给你一份礼物,希望你的职业发
展之路越走越顺。
04
一个实用规划工具
职业生涯初级规划表:
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是什么。 我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现在的工作是否得到领导及同事的认可。 我是否还想做现在的工作。 我想做的工作是否值得做。 我想做的工作跟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可以建立联系的地方。 我是否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花时间在联系地带上工作或者学习。 我做到或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去做我想做的工作。规划核心:上面的问题想的差不多,就先去干。
- end -
来源:橙子School,儒思HR实战智库发布,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儒思HR实战智库”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