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自曝黑幕,陪玩陪睡成常态,顶流明星也躲不过

李恩上周曝光网剧导演明码标价要求女演员“陪睡”,20万起价能加到30万,威胁不服从就封杀,又把娱乐圈那层脏兮兮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这种靠身体上位的交易早烂透了,根子就在圈里那套畸形的权力游戏——资源捏在少数人手里,没背景的新人就是砧板上的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鲜亮丽的红毯背后多少腌臜事,李恩的遭遇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角。
章子怡当年被传靠“陪睡”赚7亿,闹得满城风雨,跨国官司打了19个月才洗清冤屈,可名声上的裂痕哪能完全抹掉?
巩俐更冤,和富豪吃个饭喝个酒就被解读成“潜规则”,连在《霸王别姬》里的神演技都被编排成“答应了导演要求”。
这些脏水泼过来,当事人怎么自证清白?
越解释越像心虚。
说到底还是圈里乌烟瘴气的环境给了谣言滋生的温床。
权力不对等才是病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握着选角的生杀大权,制片人卡着项目命脉,新人想冒头就得低头。
最近三年公开曝光的类似胁迫案件就有两位数,没敢吱声的怕是更多。
业内人私下都懂,某些选角酒店房间号就是公开的秘密。
比陪睡更荒诞的还有“资源置换”——拿时尚代言换影视角色,用综艺曝光度抵广告分成,甚至出现过经纪人拿艺人隐私视频去换资源的恶性事件。
这套玩法早成了心照不宣的“规则”,把演员当成了标价的商品。
心理代价比明面上的交易更残酷。
被迫妥协的人活在双重撕裂里,台上光鲜亮丽,台下自我厌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部爆款网剧的女三号去年消失在大众视野,后来才被曝出因拒绝潜规则遭剧组恶意剪辑戏份,患上抑郁症退圈了。
业内连个正规的心理援助通道都没有,受害者只能自己咽苦果。
好莱坞十年前就爆出韦恩斯坦事件,人家至少能掀起#MeToo运动倒逼行业改革,反观这边,张钰多年前的控诉石沉大海,李恩这次爆料的热度又能撑几天?
资本捂盖子的速度永远比揭盖子快。
名利场里沉浮的代价早该重新衡量了。
章子怡打官司证明不了行业清白,巩俐喝个酒被造谣倒是印证了圈子的污名化惯性。
当资源分配成了少数人的私人牌局,谈梦想演技都是笑话。
李恩撕开的这道口子,过几天又会被新的热搜糊上吧?
看客散了,烂摊子还是那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