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娱乐行业需要扶正祛邪
影视娱乐行业需要扶正祛邪
2018年11月30日 08: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日前,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工作坚决向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低俗媚俗、高价片酬等说“不”,要坚决打击扰乱行业生态的行为,继续保持对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突出问题整治的高压态势,加大惩戒力度,加大公开警示、行政处罚、联合惩戒。
说到底,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低俗媚俗、高价片酬等乱象,是国内影视产业发展不成熟的产物。“粉丝经济”的兴盛决定了制作方和投资方对流量明星的过度依赖。而这种过度依赖在市场环境下必然导致明星片酬疯涨,明星片酬疯涨又使行业浮躁之风盛行,进而阻碍了影视产品的进步。向上述种种乱象说“不”,需要广电、税务等多个部门多管齐下,在市场规律下进行有序引导,也需要投资方、创作方、播出平台乃至观众等多个主体共同努力。——方圆
整治娱乐圈乱象的意义不仅在于还文艺界一个风清气正、凭实力说话的创作环境,更在于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纠偏。粉丝刷榜、收视率造假,这些“自欺欺人”的行为不仅有娱乐公司的炒作,更有粉丝“真情实感”的推波助澜。高点击率,转发评论数所营造出的“人气泡沫”给电影音乐投资方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号。“劣币驱逐良币”所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千篇一律的“面瘫脸”,长久下去,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艺术鉴赏能力。——且末
面对影视娱乐业的种种乱象,加大惩罚力度是应然之举。但需要注意的是,惩罚不是目的,如何促进我国影视娱乐业的良好发展才是关键。优秀的演员和优质的影视作品应当得到尊重,在物质价值上也应该得到体现。如果盲目划定片酬的数额或比例,过度使用行政手段,就可能落入“一管就死”的行政困境中,反而不利于产业发展。我国的影视娱乐业具有市场属性,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供需关系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其价格,同时影视娱乐业还有价值输出的功能,宣扬正确价值观,服务广大群众,才能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春华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影视娱乐行业需要扶正祛邪 https://mxgxt.com/news/view/1593000
相关内容
舆情赞同:治理饭圈乱象需要法治祛邪扶正【央广网评】文娱行业乱象需从源头治理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健脾祛湿吧】
影视行业最需要什么人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扶持计划?
《揭秘娱乐圈:“难变革”与“易祛魅”的双重挑战》
经典影视剧再翻红 影视业需要炼“内功”
影视圈需要正视“烂片榜”
“美白祛斑精粹液资生堂”解读美容护肤行业的明星产品
“在场”创造“主场”,音乐人扶持为何需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