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梳理一下六个时期各自的发展脉络
2024-10-15 14:58:46 已编辑 山东
1、史前时期(1896—1904)
一、“机械化文艺女神”的传入与放映
中国最早放映影片的地方——上海徐园“又一村”;
1901年,日本电影放映商高松丰次郎在台湾首次放映电影;
1903年,中国商业林祝三成为第一个从事电影放映的中国人;
2、萌芽时期(1905—1921)
一、丰泰照相馆的拍片试验
1905年拍摄了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
卢米埃尔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细节,而任庆泰更偏爱程式化的动作片段;共同之处在于都体现了电影的纪录功能和动作性特点。
二、亚细亚影戏公司
上海第一家电影院——幻仙戏院;与美国的“镍币影院”极为相似;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投资经营亚细亚影戏公司;1912年,布拉斯基将公司的名义和器材转让给依什尔。
三、兴办制片业的尝试
1913年,《难夫难妻》摄制完成,新民公司的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黎民伟、黎北海在香港建立华美影片公司;同年摄制完《庄子试妻》;
《难夫难妻》与《庄子试妻》,一部是社会讽刺剧,一部是道德讽刺剧;一个创作新剧,面对现实,蕴含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一个是改编旧剧,发挥想象,洋溢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创办幻仙影片公司;摄制《黑籍冤魂》;
中国最早自资经营影片摄制,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规模经营的开端);“商务”的决策人士没有把电影仅仅当作游戏,而是认识到它的文化内涵和商品属性,并具有一种现代科技意识,把电影当作辅助教育传播文化的事业来办;
1920年,陈寿芝、任彭年等任发起中国影戏研究社;但杜宇成立上海影戏公司;殷宪辅兄弟投资创办新亚影片公司
三部长故事片:《阎瑞生》(中国第一部电影长片)《海誓》(新派电影)《红粉骷髅》(侦探片的先声)
3、探索时期(1922—1926)
一、蓬勃发展的制片业
1922年3月,明星影片公司成立;《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思想上的民主精神和艺术表现上的平易浅显。
郑正秋与张石川的前期创作:(1)探讨遗产和教育问题的影片《苦儿弱女》《好哥哥》《小朋友》;(2)描写中国妇女命运的影片《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
二者比较:教化功能与营业目的;人道主义与批判精神;戏剧观念和电影观念
1923年冬,冯镇欧创办大中华影片公司;1924年春,吴性栽投资创办百合影片公司;1925年合并;
1925年6月,邵氏兄弟创办天一影片公司;
1921年,长城画片公司;侯曜“问题剧”;《弃妇》《摘星之女》《爱神的玩偶》
1924年,神州影片公司;“潜移默化”的制片方针
二、早期电影理论的生成
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哑口剧”;电影的最基本特点是对客观生活进行逼真的再现;影戏的原质包括技术、文学和科学。
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底必要》;以戏剧为核心的电影观念
徐卓呆《影戏学》;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电影不是戏剧,重视电影的独特性;
《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分为“影戏概论”“导演学”“编剧学”“摄影学”四个部分;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
侯曜《影戏剧本作法》;电影和戏剧一样,都是人生的缩影,具有表现人生、批评人生、调和人生和美化人生的作用;侯曜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崇尚易卜生;
4、发展时期(1927—1931)
1930年,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成立;经理罗明佑;“复兴国片”的宗旨;《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
“古装片运动”;起因(1)时装言情的过时(2)顺应电影市场需要(3)真正为民呐喊;意义(1)遏制欧化倾向(2)带来电影市场激烈的竞争(3)给许多电影从业人员磨炼技术的机会
武侠神怪片兴起的原因:(1)商业电影以外的电影创作受到排挤(2)武侠神怪小说的兴盛(3)科学不发达,国民的浓厚的迷信思想(4)电影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特点:(1)“武而不侠”“勇而不义”(2)失去中国武术的真谛,存在着“西化”“神化”的毛病(3)缺少起码的包装,赤裸裸地宣传迷信思想
对于有声片的态度:天一公司持积极态度;联华公司持消极态度;明星公司则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5、成熟时期(1932—1934)
1932年10月,艺华成立;无政治色彩的投资人与左翼人士为主的创作人员结合的产物;
明星公司陷入颓势;《姊妹花》的连映挽救明星公司于水火;
联华公司陷入危机;罗明佑1933年提出带有右倾倾向的“四国主义”口号
天一公司灵活经营;《王先生》《万花团》
成立于1933年的电通公司;《桃李劫》《风云儿女》
左翼电影创作:开山之作《狂流》;成熟之作《春蚕》
左翼影评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形,一味苛求影片的“意识”;忽视电影的艺术规律;指责影片中的小资产阶级的情感和生活,却没有意识到小资产阶级正是当时主要的电影观众;
“软性电影论”是对“艺术至上论”的进一步发展
6、衰落时期(1935—1936)
权力更替的联华:陶伯逊、吴邦藩总揽全权;《大路》《新女性》《天伦》《迷途的羔羊》
革新中的明星:分设一厂、二厂,一厂以枫林桥的有声摄影棚为基地;二厂基本上由电通的原班人马组成。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退步主义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简单梳理一下六个时期各自的发展脉络 https://mxgxt.com/news/view/1589703
相关内容
《慈善筹款伦理实践研究(理论梳理脉络清晰,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实操技能有效实用)》 【简介人物|贾平凹:以作品梳理时代,梳理自己
究竟怎样正确地“用微信梳理人脉圈”?
贾平凹:以作品梳理时代,梳理自己
如何打造有助于你的人脉关系?从梳理人脉资源起步,6步快速搞定
全球护肤品牌发展脉络长图
如何创建和管理一个高效的人脉资源库?
明星工伤事件时间线梳理
失踪?死亡?胡鑫宇失踪事件完整脉络梳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拓展人脉资源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