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累素人惨遭电话轰炸?莫让明星影响力成侵犯隐私的“帮凶”

发布时间:2025-07-18 12:44

9月6日,内地男歌手张杰在演唱会上,结合自己生日随口报出了一个手机号码,然而该号码是真实存在的,造成机主在短时间内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号码来电,被迫关机。由此,“张杰连累素人惨遭电话轰炸”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大量关注。事后,张杰工作室发布道歉声明,称正积极联系机主,希望能够当面致歉并妥善解决此事。

过去,当隐私权和公众人物这两个词语交汇时,往往是某明星的个人隐私遭受侵犯等新闻。对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认知,也就是公众人物占用了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源,新闻曝光也是获取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和确定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范围,因此作为公众人物,理应在隐私保护上作出更大让步,容忍度也应当更高。

可以说,过往我们需要审视的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边界,保障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然而这次风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就是公众人物影响力的边界不能够侵犯到普通人隐私等权利。比如此次事件中,被曝光手机号码的机主是一个普通人,其隐私权属于应当严格保护的范围,纵然张杰在说出手机号码时属于无心之失,但社交媒体的发达和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却成为了侵犯个人隐私的“帮凶”。机主不具备相应的发声渠道解释澄清,只能默默承受,最终通过关机来应对这场无妄之灾。

毋庸置疑,手机号码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我国民法典对此已有明确规定,在演唱会上公开普通人的手机号码,不论公众人物在主观上是不是故意,这类行为事实上已经造成他人隐私权受到侵犯,就可能构成对他人的侵权。而公众人物侵犯个人隐私需要承担的责任与普通人也并无不同,甚至应当主动利用其影响力更快澄清事实,以防止损害结果进一步扩大,之后,不论是赔礼道歉还是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都是法律规定的应有之举。

这次张杰演唱会手机号码的风波,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的权利,犹如一面盾牌保卫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安宁,然而演唱会中随口报出的电话号码,在其影响力的加持下,却恰似一把不能承受的重锤,击碎了这面盾牌,使得一个普通人直面大量粉丝的“电话风暴”,生活陷入混乱。

作为公众人物,在面对镜头和粉丝时,应当意识到自己言行的“放大镜”效应,希望张杰及其团队承担起此次事件的责任,妥善解决问题。也希望其他公众人物能够自我约束,保持对隐私问题的敏感度,在享受曝光带来的高影响力时,承担起更高的社会责任和审慎义务。更希望广大粉丝能够理智追星,尊重同为普通人的隐私。此外,笔者也呼吁演艺行业能加强行业自律,乃至出台相应行为规范,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不论是公众人物亦或是普通人,都能享受隐私权带给我们的安宁。

来源:浙江法治报特约评论员 张子旋‍‍‍‍

编辑:陈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连累素人惨遭电话轰炸?莫让明星影响力成侵犯隐私的“帮凶” https://mxgxt.com/news/view/1589479

相关内容

明星的隐私权也不容侵犯
明星隐私风暴:张杰电话门事件背后的法律与道德较量
探析新闻传播中的明星隐私权侵犯问题
明星隐私遭侵犯:周雨彤电话泄露事件揭示娱乐圈残酷现实
明星的隐私也是隐私,警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明星隐私情节严...
当追星变成隐私侵犯,明星该如何应对?
明星隐私权被侵犯如何维权
明星隐私遭侵犯,狗仔文化为何逍遥法外?
贩卖明星航班信息被判刑:莫让追星变为隐私侵犯的温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