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录制到发行:深入解析歌曲制作的完整流程
发行级的歌曲,对许多人来说可能觉得高不可攀,但通过精心的后期制作,我们其实也能接近甚至达到这个水平。虽然百万调音师并非万能,他们只能在给定的声音基础上进行优化,但我们的混音师就如同化妆师,能为声音增添魅力。
01发行级歌曲的创作过程
▲ 录制与修改过程
要创作出一首发行级的歌曲,并非一蹴而就。即便是明星录歌,也需要 长时间的录制和反复修改。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无论是原创还是翻唱,都需要耐心和毅力。每一遍演唱都要力求进步,录音师会协助我们找出并改正错误,同时打磨演唱细节,以实现最佳录制效果。
完成录制后,混音师将登场。
▲ 混音与后期制作
他们如同魔术师,能将我们的声音变得更为动听。尽管初始版本可能存在音准、气口处理等问题,但经过精心制作,这些不足将被一一克服,最终呈现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所以,当我们准备录制或翻唱一首歌曲时,不仅要全力以赴地演唱,更要做好长时间录音的准备。每一次的演唱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最终作品,让听众感受到我们的用心与努力。
在完成修音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处理气口。气口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它赋予了歌曲节奏感和生命力。若完全移除气口,歌曲会显得过于急促,缺乏流畅感。同时,气口也不能过于明显,以免打破歌曲的整体美感。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气口既不过于明显也不被忽视,从而提升歌曲的人性化程度。
接下来,我们会处理人声与伴奏的音量平衡以及贴合度问题。通过使用压缩器,我们可以提升人声的响度,使其在伴奏中脱颖而出。与直接拉升人声波形相比,压缩器能够更精细地调整声音,只放大音量较小的人声部分,从而保持声音的饱满度和自然度。
在EQ调整方面,我们会根据女声的特点进行微调。在63-125Hz频段进行轻微增强,以稳定声音基础;125-500Hz频段进行适当衰减,避免低音浑浊;500-2kHz频段进行增强,提升中频饱满度;2k-8kHz频段进行衰减,消除刺耳声音;8k-16kHz频段进行提升,增强高音通透性。
▲ 最终调整与并轨处理
完成这些调整后,我们会发现高音部分虽然明亮了,但仍有些干涩。因此,我们会进一步使用EQ进行高音微调,以增加其通透感。同时,为了避免人声过大导致高音部分过于突出,我们会利用齿音消除器在必要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提升歌曲的融合度,我们会添加EMT 140和艾比之路等效果器。前者能够增强人声与伴奏的融合度,后者则能提升空气感,使歌曲更加立体。
最后,我们会进行并轨处理。通过立体声调整声音宽度与伴奏音量平衡、添加limiter提升整体效果和压缩度以及使用频谱仪扫描检查等方式来确保伴奏和声音的完美融合。
经过这一系列精心制作流程后,我们就完成了对歌曲人声的美化处理。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最终呈现的效果吧!请注意所有调节参数均需根据具体歌曲和人声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切不可生搬硬套,以确保达到理想效果。
无论我们的处理结果如何,都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宝贵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共同提升歌曲人声的美化效果。
网址:从录制到发行:深入解析歌曲制作的完整流程 https://mxgxt.com/news/view/1585334
相关内容
歌曲制作整个制作流程大讲解完整制作一首歌,从作曲到发行,中间都要经历什么?
如何创作一首歌曲:从灵感来源到最终录制的全过程解析?
白杨文化:从剧本到银幕——影视制作的完整流程解析
影视制作全流程解析:从剧本到成片的完整指南
原创影视歌曲制作流程教程
全面指南:从构思到成品,手把手教你创作歌曲的完整流程
最新歌曲专辑制作指南,从入门到精通的步骤教程
如何制作一首歌曲?音乐制作的流程分享!
白杨文化:分享影视制作经验:从剧本到银幕的完整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