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建设】e观沧海——国家出手整治“饭圈”乱象,疯狂的粉丝醒醒吧
针对“饭圈”乱象,国家终于要“放大招”了!
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等行为等5类重点乱象行为。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高呼“早该好好整治一番了。”的确,一段时间以来,从无序接机,到代拍、追车、互撕、控评和网络暴力……“饭圈”粉丝群体问题屡见不鲜,不仅把网络上搞得乌烟瘴气,污染了社会风气,更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引导与规范。
拿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来说。粉丝为获得瓶盖二维码给偶像投票,不惜雇人将大量牛奶倒掉;飞机尚未停稳,后舱多名粉丝不听劝阻涌向前舱追星;甚至还有教师要求自己的学生为偶像打榜、助威……类似“疯狂的粉丝”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时不时他们就会用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来刷新人们对“饭圈”的认知,这些乱象和粉丝经济延伸出的畸形产业早已被诟病许久。尤其,“饭圈”呈现出的低龄化趋势,更让人忧心。
“追星”并没有原罪,但随着“饭圈”群体规模的扩大、产业链的延长等等,一些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不加以干涉就极有可能导致“饭圈”文化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以粉丝打榜来说,除了一些常规投票方式外,往往还涉及商家推广等,这可能会涉及到金钱,甚至大额交易,一旦正常渠道走不通,粉丝“头脑发热”就容易做出一些“出格”行为,尤其一些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力,更容易受到诱惑。
数据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某明星粉丝曾表示,“必须为高中生正名”,称“我能有钱的方式就是靠父母在微信给我发的红包和压岁钱,因为高中生,我没有生活费,所以代言买的不多,能有的钱都投给专辑,没钱我会想办法解决,比如拿现金和同学换。”
“饭圈”乱象的出现,相关平台自然脱不了干系。比如有的娱乐经纪公司利用粉丝的狂热进行诈骗,有的平台引诱粉丝在社交平台、排行榜等应援打榜、刷量控评,还有的平台设置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等煽动粉丝对立、互相谩骂,等等,可以说一些不良平台在“饭圈”乱象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这些平台也要严厉打击。
对此,此次专项行动也有了明确规定,关闭解散一批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
去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经过整治,有一定成效,今年国家再次对“饭圈”乱象出手,且目标更明确、方式更精准,对乱象无疑又是重重一击。
效果如何还有待现实检验,各地相关部门及平台,要在规则的制定、宣传、监管上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探索形成规范“饭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饭圈”文化实现良性发展。
此外,对明星来说,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粉丝传递正确的“追星姿势”,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与才能,用作品立足;对粉丝来说,也要多些理性,少些盲从。真不希望“倒牛奶”“闯机舱”“冲机场”的“无脑”行为再发生了,如此,对个人、对明星也是一件好事。
监审:魏慧云
原标题:《【网络文明建设】e观沧海——国家出手整治“饭圈”乱象,疯狂的粉丝醒醒吧》
阅读原文
网址:【网络文明建设】e观沧海——国家出手整治“饭圈”乱象,疯狂的粉丝醒醒吧 https://mxgxt.com/news/view/1583120
相关内容
饭圈乱象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网络舆情传播分析当饭圈走向疯狂,整治其乱象时更应遏制资本野蛮生长
追星乱象亟待整治 记者调查畸形“饭圈”文化
饭圈乱象揭秘!年轻人钱包被掏空,国家出手整治
整治“饭圈”乱象|深入整治畸形的“饭圈”文化
整治饭圈乱象更应遏制资本野蛮生长
一手整治“饭圈”乱象,一手推动明星和粉丝共同进步
关停众多违规网络账号,整治网络“饭圈”乱象
整治“饭圈文化”乱象|给孩子正能量导向,给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疯狂“追星”一再上演,畸形饭圈文化是该好好整治了|荔枝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