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Spotify的听众数量一经公布,立刻让整个网络陷入震惊——广东说唱歌手揽佬竟悄无声息地超过了周杰伦,霸占了榜单的头把交椅!这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周杰伦早已稳坐“华语乐坛第一”的宝座,整整二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人能撼动他的位置。
这个消息一出,网友们瞬间炸锅,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周董的王座被抢了?”,“华语乐坛是不是要变天了?”然而,揽佬本人倒是显得异常淡定,他在一场茶楼里接受采访时,连墨镜都懒得摘,随手摆摆手,语气平静地回应道:“别闹!那些营销号的脑袋真有问题,我哪儿能和周杰伦比?他都多久没出新歌了,根本不能拿我跟他比!”
揽佬这番话,就像是在说楼下肠粉店关门那样随意,满是自知之明。他透露,自己曾创作并录制过两首爆款歌曲:《大展宏图》和《八方来财》,而且这两首歌的创作过程都异常迅速。他表示,《大展宏图》是他在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的,灵感来源于亲戚送给他的茶具,当他回赠时,亲戚顺便写了“四个字:大展宏图”,然后他就从这四个字出发,创作了整首歌。前奏混搭了粤剧《帝女花》的旋律,再加上孟菲斯风格的鼓点,结果这种土嗨混搭风格迅速席卷了网络。
果然,《大展宏图》在短短的时间内疯狂传播。某音的播放量高达28.5亿,海外平台也成为它的主战场,许多人将其作为BGM使用,甚至在广场舞、工地休息时听歌的人都在哼唱这首歌,连外国人都开始用它来蹦迪。而歌词“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更是让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传唱,成了全民话题。
关于他通过《八方来财》赚取1.2亿的传闻,揽佬直接否认:“如果真有1.2亿,我早就去做幕后大佬喝奶茶了,哪用得着跑去接受这些采访?”至于实际收入,他则笑称:“最多是外卖从20块升到90块吧。”他的一番话显得如此接地气,让人忍俊不禁。
与此同时,周杰伦也在近期悄然入驻某音,引发了更大的轰动。其账号“周同学”一亮相,立刻让80后和90后的粉丝们集体疯狂,评论区瞬间变成了青春的回忆录,歌曲《晴天》、《七里香》等歌词如洪水般涌现,网友们纷纷感慨:“MP3里的青春回来了!”
然而,周杰伦的影响力不止于此。在不到24小时内,周同学便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粉丝,刷新了华人明星在某音上的粉丝增长记录,令人不禁想起之前的“北大韦神”。更令人惊讶的是,周杰伦老妈持有股份的“巨星传奇”公司股价一天内暴涨165%,与他合作的锋尚文化也直接涨停。网友们调侃道:“周同学挥挥手,A股和港股都跟风!”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随着揽佬的新星崛起,周杰伦的回归,华语乐坛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未来又将如何?
可以预见,揽佬的爆红犹如一阵龙卷风,来得迅猛,但去得也快。如今,要想让一首歌火起来,往往需要通过平台的算法筛选,哪怕是再洗脑的歌曲,如果15秒内抓不住观众的耳朵,也就意味着失败。但即便是《大展宏图》这种神曲,能否像周杰伦的经典作品《青花瓷》那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道:“神曲是快消品,周杰伦才是传家宝。”
与此同时,音乐综艺市场的下滑趋势同样不容忽视。以《歌手》与《天赐的声音》为例,为什么这些节目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答案其实很简单:想要在这些节目中唱周杰伦的经典老歌,版权费用居高不下,单单一个版权费就足以让节目组捉襟见肘。为了节约成本,节目组只能疯狂炒作短视频神曲,结果《跳楼机》几乎成了音综节目的“代名词”,评委们也忍不住公开吐槽其“难听”。
归根结底,揽佬和周杰伦根本不在一个赛道上。揽佬像是街头的快闪,带着烟火气息和一时的热度,然而这类风格往往难以长久;而周杰伦则是一座文化地标,他的存在已经超越了流行,成为了时代的象征。就算他四年未发新歌,依然凭借着过往的经典和对时代的顺应,稳坐华语乐坛的王座。
实际上,华语乐坛的困境,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照所反映出来的:版权价格飞涨,创作环境狭窄,经典作品愈加难得。如今,许多新人崛起靠的是平台的算法,而周杰伦等老一代音乐人的经典依然能够带来巨大的市场反响。当“周杰伦”三个字还能让音乐APP的日活跃用户数暴涨15%时,所谓“华语乐坛变天”恐怕更像是一个行业的苦苦挣扎,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只能感叹,那个曾经让80后和90后熬夜等新歌的华语乐坛,我们真的挺想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