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国家苦心栽培了9年,我却转身进入娱乐圈
李沁这个名字,现在提起,谁不知道啊?演技在线,长得也好看,从《红楼梦》里的少年薛宝钗到《楚乔传》里的元淳公主,再到《庆余年》里的林婉儿,她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可你知道吗?在她成为演员之前,她可是国家花了九年时间培养的昆曲人才。那时候,她被看好是昆曲界的未来之星,结果却一转身进了娱乐圈。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沁1990年9月27日出生在江苏昆山巴城镇,那地方可是昆曲的发源地。小时候她就耳濡目染,昆曲的调调在她心里扎了根。2001年,11岁的她听说当地小学开了戏曲兴趣班,立马就跑去报名了。那会儿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没啥艺术背景,起初还不太支持,觉得学戏曲太苦,怕耽误学习。可李沁那股子喜欢劲儿压不住,父母拗不过她,就点了头。
进了兴趣班,李沁的天赋一下子就显出来了。2003年,她参加“苏外之夜”戏曲专场演出,一口气演了锡剧《沙家浜》的阿庆嫂、越剧《梁祝·十八相送》的祝英台,还有昆剧《牡丹亭·游园》的杜丽娘。那年她才13岁,就拿下了第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金花奖。这奖在戏曲圈子里含金量不低,评委都说她是块好苗子,前途无量。
2004年,14岁的李沁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专攻昆曲表演。那时候,能进这学校可不容易,得有真本事。她被挑中了,成了重点培养对象。学校给她安排的课程紧得很,每天练身段、学唱腔、背曲谱,日子过得满满当当。听说她练得最刻苦的时候,一天能练十几个小时,连嗓子哑了都不停。2006年,她在全国昆曲青年演员交流演出里演了《牡丹亭·离魂》,拿了最佳表演奖。2007年又拿了一次奖,昆曲圈里的人都觉得,这丫头将来肯定能挑大梁。
在学校那几年,李沁被选为第五代“杜丽娘”的候选人。这“杜丽娘”是昆曲《牡丹亭》里的经典角色,能演这个的,都是昆曲演员里的顶尖人物。上海昆剧学院的院长蔡正仁亲自教她,说她有灵气,肯下苦功。九年时间,国家在她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学校和老师都盼着她能把昆曲这门艺术传承下去。那时候,她的前途在昆曲界已经是一片光明,谁也没想到,她后来会选另一条路。
2008年,李沁的人生来了个大拐弯。那年,李少红导演筹拍新版《红楼梦》,到处找演员。她跑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挑人,正好看到李沁在演《牡丹亭·惊梦》。李沁那古典气质一下就打动了李少红,她拍板定了李沁演少年薛宝钗。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可当时阻力不小。学校领导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李沁是昆曲的重点培养对象,跑去拍戏不务正业,搞不好前途就毁了。她的导师蔡正仁也不同意,觉得她应该踏踏实实把昆曲学好。家里人听说后也犯了愁,娱乐圈那地方鱼龙混杂,他们怕李沁吃亏。李少红倒是不死心,跑了三趟李沁家,跟她父母磨了好久,才把这事儿谈下来。
最后学校和家人都松了口,但有个条件:拍完戏就得回学校继续学昆曲。李沁那年夏天就去了北京,进了《红楼梦》剧组。她从没演过电视剧,一开始有点懵,但她有昆曲底子,身段和气质天然就适合薛宝钗这角色。拍戏那段时间,她慢慢摸出了门道,也开始喜欢上了表演。2010年,《红楼梦》播出,虽然收视不算太火,但李沁演的少年宝钗得了不少好评。她的邮箱里开始收到剧本邀约,经纪公司也找上门来。
拍完戏,李沁面临个大抉择:是回学校接着学昆曲,还是干脆进娱乐圈闯一闯?她想了好久,最后选了后者。她签了经纪公司,没回上海昆剧团报到。这事儿在学校里炸了锅,老师们特别失望,蔡正仁还叹气说,昆曲少了个好苗子。可李沁心里清楚,她想试试更大的舞台。
为啥选娱乐圈?这原因其实挺现实。昆曲这行当,演出机会少得可怜,一场戏下来可能就赚几百块钱,养活自己都难。而拍一部电视剧,片酬可能是她演几年昆曲的总和。拍《红楼梦》的时候,她感受到了观众的关注,那种被认可的感觉是昆曲舞台上少有的。她不是不爱昆曲,而是年轻气盛,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进了娱乐圈,李沁起点不算低。2010年,她演了《建党伟业》里的杨开慧,拿了个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提名。2013年,她主演《璀璨人生》,演余非,这剧收视率全国第一,她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记住。
2017年是她事业的大年。《白鹿原》里,她演田小娥,这角色跟她以前的清纯形象完全不一样。她下了狠功夫,演得让人刮目相看,入围了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同年《楚乔传》里的元淳公主更是火出圈,前期天真后期黑化,她的表演把角色的反差诠释得淋漓尽致,微博上“李沁演技”的话题刷屏了。
2019年,《庆余年》里的林婉儿又让她涨了一波粉。她把昆曲的身段融入角色,温婉又有韧性,观众看得舒服。2023年,《平凡之路》里的刘巧珍和《梦中的那片海》里的佟晓梅都得了好评,尤其是《平凡之路》,央视还点名夸她台词功底扎实。2024年,《庆余年第二季》播出,林婉儿这角色依然圈粉无数。2025年《七夜雪》播了,虽然角色定位有点争议,但她演戏的认真劲儿谁都看得出来。
李沁在娱乐圈这些年,演技越来越稳,人气也蹭蹭往上涨。她不炒作,不搞绯闻,低调得很,靠作品说话。不过早些年她也吃过亏,轻信了别人,片酬被骗光过一回。后来她拿这事儿当教训,还推动了ATM机加防诈提示。这份实在劲儿,也挺招人喜欢的。
李沁虽然走了演戏这条路,但她对昆曲一直放不下来。2018年,她回过一次上海戏剧学院,站在老地方感慨了好久,还跟蔡正仁鞠了个躬。2020年,她在一档综艺里演了《牡丹亭·游园》,唱腔和身段一点没落下,节目播出后,昆曲话题上了热搜。2022年,她捐钱支持昆曲剧团演出,还亲自去看戏。2024年,她录了个昆曲宣传片,穿上戏服唱了几段,吸引了不少人关注这门老艺术。
她在采访里说过,昆曲是她生命的根,她一直觉得有点对不起当年的老师,想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昆曲的美。她这举动挺实在的,没啥花架子。昆曲圈里有人说,她走了是损失,可她现在做的事,也算另一种传承吧。
李沁从昆曲天才变成娱乐圈明星,这九年苦练换了条路,值不值呢?有人觉得可惜,国家培养了她那么久,她却没留在昆曲这行。昆曲是国宝级的艺术,传承人少,她走了确实让人遗憾。可换个角度看,她在娱乐圈闯出了名堂,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反哺昆曲,也算没完全辜负那九年的栽培。
说到底,这选择没啥对错,就是人生的一次赌。她要是留在昆曲,可能成了顶尖演员,但生活估计挺清苦,舞台也有限。进了娱乐圈,她名利双收,还能让更多人知道昆曲,未尝不是件好事。
你咋看她的选择?觉得她该留在昆曲,还是支持她闯娱乐圈?有啥想法,欢迎留言聊聊!
参考资料
李沁_百度百科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网址:李沁:国家苦心栽培了9年,我却转身进入娱乐圈 https://mxgxt.com/news/view/1579343
相关内容
李沁:国家苦心栽培了9年,我却转身进入娱乐圈,背后原因难言说李沁:国家曾秘密培养9年,却转身选择进入娱乐圈,原因令人感慨
李沁:国家秘密培养9年,转身踏入娱乐圈,原因令人感慨
李沁出道前,曾被国家秘密培养9年,为何最后却转行进入娱乐圈?
李沁:国家培养9年的人才,却转身进入娱乐圈,理由令人感慨
她曾是昆曲传人,被国家培养9年,转身却踏进娱乐圈,真相扎心了
李沁:国家秘密培养她9年,转身却踏进娱乐圈,背后原因令人感慨
李沁:被国家秘密培养9年的人才,转身娱乐圈,背后原因十分理解
国家秘密培养她9年,转身却进了娱乐圈,“叛变”的原因令人感慨
李沁:国家秘密培养她9年,转身却踏进娱乐圈,背后原因令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