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Labubu玩偶迅速崛起,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的象征。三个月前,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正式发售,至今热度未减。这款毛绒玩具不仅成为年轻人追逐的对象,更成为了曝光引流的“神器”。
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与“明星+Labubu”相关的词条,往往能引发上万的讨论和数亿的阅读量。为了让自己的Labubu更具个性,许多网友开始为玩偶镶钻石牙套、贴睫毛,甚至进行“隆翘臀”和改肤色的操作。这样的追逐潮流行为,仿佛就像是拥有限量款运动鞋或集齐各色斯坦利杯一样,成为了一种文化品位的象征。
拥有稀有或时髦的Labubu玩偶,除了展现个人的时尚敏锐度外,背后更意味着追赶潮流的高昂代价。随着Labubu的流行,周边产品的产业链也迅速扩展,从拖鞋、咖啡到枕头、钻石装饰,相关生意层出不穷。有人为Labubu购置衣物,设计师在社交平台上月入30万;有人专门为Labubu打造“小家”,让防尘柜厂商一年卖出3000万;甚至有人跑到河南,为Labubu镶金嵌钻,让当地钻石商一年营收破千万。
网友们调侃:“难道河南才是最大赢家?”其实,给Labubu镶钻只是年轻人追赶潮流的冰山一角。如今,几乎没有不能镶钻的物件,从手机到豪车都能看到镶钻的身影。河南的钻石产业也因此迅猛发展,当地年产量达2200万克拉,价格下降了约90%。
河南宝石级钻石以其优越的颜色和净度,受到国内外高净值人群的青睐。以京东、淘宝等平台上的柘光品牌为例,这个代表河南柘城的钻石品牌,凭借大克拉定制、1:1复刻孤品等服务,首月销量突破百万,市场表现已接近国际知名奢侈品牌。
深圳某高管表示,柘光钻石的4C级品质深深吸引了她,能在正式场合中自信展现,给人面子。顾客对钻石品质的关注,尤其是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异同,显示出他们的浓厚兴趣。柘光品牌创始人以一枚闪耀火彩的6克拉钻戒为例,指出培育钻石正在经历市场的巨大变革。
天然钻石的资源主要掌握在欧美,而培育钻石则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柘光的定价不超过10万元,与戴比尔斯的同类产品售价超百万形成鲜明对比。顾客在京东旗舰店的评论道出了时代的心声:“曾经买30分的天然钻石需要省吃俭用,现在用同样的预算能买到3克拉的宝石级钻石。”
这并非消费降级,而是认知的升级。正如达沃斯论坛最新白皮书所指出的:“在钻石产业的价值重构过程中,中国制造正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标准的制定者。”在这个潮流和财富交织的时代,Labubu不仅是玩偶,更是年轻人追逐梦想与财富的象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