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如何炼成的·《红楼梦》歌曲背后的故事
说起《红楼梦》中的歌曲是首首动听、首首难忘,比如说《枉凝眉》、《题帕三绝》、《红豆曲》、《晴雯歌》、《聪明累》、《叹香菱》等等全部称得上是与人物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绝唱,这些经典之作出自《红楼梦》的总作曲人王立平。
王立平可是一个厉害人物。在1987年《红楼梦》刚播出那会他已经是作曲界的大腕了,创作出了像《大海啊故乡》、《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驼铃》、《牧羊曲》等大批脍炙人口的名曲。不过身为大腕的王立平后来坦言为《红楼梦》作曲是他这辈子写的最用心也最吃力的一次。
王立平
1983年40来岁的王立平正跟央视的音乐编辑王芝芙也就是《红楼梦》导演王扶林的妻子合作出专辑呢,无意间王芝芙告诉王立平说他爱人王扶林正在筹拍《红楼梦》可能需要人来写音乐。一听说,王立平立马来了兴趣,便毛遂自荐。王芝芙便给王扶林递了个话,王扶林的回答是可以,不过得当着几位红学家说说他究竟是怎么理解《红楼梦》的,然后王立平通过了红学家的考验。
王扶林
王立平刚开始作曲就陷入了困境。《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曹雪芹的沥血之作,书中不仅人物众多、情感细腻、还有复杂的人情世故以及历史大势,给这样一部厚重的作品写音乐绝不是凭着灵感和技巧就可以完成的,王立平不得不反复看甚至连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仔细咀嚼。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之后王立平终于确定了音乐的总基调:满腹惆怅,无限感慨。
曹雪芹
再三考虑王立平决定直接在原著当中挑一首词,经过一来二去的否定,王立平搬出所有的诗词,开始一首一首地审查,最终选择了《枉凝眉》。王扶林导演举双手赞同,甚至几位红学家也赞同,于是乎《红楼梦》主题曲定下来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84年9月《红楼梦》正式开机,当剧组在安徽黄山拍一组镜头时,终于听到了至美至哀的《枉凝眉》。
枉凝眉
主题曲完成了就该为重要人物创作插曲了在。《红楼梦》金陵十二衩中黛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王立平决定从林黛玉入手给《葬花吟》谱曲,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他写的,最痛苦耗时最长的一首歌,总共写了一年零九个月。
葬花吟
前几句曲调王立平写得挺快,之后就写不下去了。黛玉端庄不及宝钗,活泼不如湘云,细心不及袭人,妩媚不如可卿,但是曹雪芹给她写的《葬花吟》竟长达五十二句,是《红楼梦》当中最长的一首古体诗,这样的诗只是传统解读中那样黛玉只是低头葬花感叹伤怀吗?王立平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天他想到黛玉是在向命运的不公发出悲凉的呼喊,几位红学家和导演表示赞赏支持。
网址:经典是如何炼成的·《红楼梦》歌曲背后的故事 https://mxgxt.com/news/view/1561148
相关内容
红尘情歌词曲作者是谁,探寻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经典歌曲背后的动人故事与深情演唱
卡萨布兰卡集市歌曲原唱,探寻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经典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
飞儿乐队的经典歌曲Lydia,歌曲介绍与背后故事
1977年经典蓝调歌曲背后的故事
经典歌曲背后的凄美故事
揭秘经典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
经典歌曲背后感故事
经典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