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亿元票房背后的分账博弈 中国电影利益分配之争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08 15:26

  6月30日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下映。这部影片自今年1月29日上映以来,在内地共上映153天,最终票房达154.46亿元,成功登顶影史票房冠军,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也位居第5名。其累计观影人次达3.24亿,也为内地影史观影人次之冠。然而,伴随着影片的巨大成功,关于该片的分账问题却一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也将电影分账这一行业性话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影片火爆谁赚得更多?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分账争议焦点集中在片方与院线之间的利益分配。按照国内现行分账规则,《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方占39.36%,影城占52.27%,其他占8.37%。虽然从票房数字看,片方可分账约60.8亿元,不可谓不高。但其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表示,影片耗费超5亿元的制作成本以及高额宣发费用,实际利润空间并非想象中那么大。而该片的高票房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IP影响力和精良制作,片方理应获得更多分账比例以保障后续创作。

  有影城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初期,我们给予了高排片支持,观众观影热情高涨。但从分账比例来看,我们的收益并没有与影片的火爆程度完全匹配。”

  从过往的情况看,片方对利润分配不满也不是绝对。2017年暑期档,吴京导演并主演的《战狼2》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电影市场。该片最终票房56.8亿元人民币,据吴京透露,《战狼2》电影的制作成本为1.2亿元,加上宣传成本以及其他费用,总成本为2.1亿元。按照国内票房分账规则,约91.7%进入片方和影城的分账环节。假设按照片方39.36%的分账比例计算,《战狼2》片方可分账约22.35亿元,利润相当可观。

  时间来到2024年,贾玲自导自演的《热辣滚烫》同样备受关注。这部影片于当年4月10日结束公映,累计总票房34.6亿元。网传该片制作成本高达3.5亿元,引发不少争议。有网友指出,作为一部无过多特效、无超级大牌明星的都市情感电影,成本偏高。从演员片酬来看,主演贾玲200万元、雷佳音150万元、杨紫150万元,整体主演片酬并不高。按照电影分账规则,扣除相关税费及费用后,假设同样以片方39.36%的分账比例计算,片方可分账约12.6亿元。即使制作成本真为3.5亿元,扣除成本后盈利空间仍然巨大。

  电影票房分账的现状剖析

  要了解电影票房分账,首先需明晰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的全过程:制片人、编剧、导演、摄影师等各环节工作人员在筹备阶段签订合同,明确职责与时间安排。到后期制作阶段,需对拍摄素材进行整理、剪辑、加工,包括剪辑、声音制作、视觉特效等多个环节。发行渠道上,要与电影城发行商合作安排上映档期,后续还会根据票房表现与观众反馈进行市场分析以及衍生品开发。

  目前国内电影票房分账有一套既定规则。以《哪吒之魔童闹海》公开的分账数据为例,总票房需先扣除一些项目。其中,5%要上缴专资办,3.3%上缴至税务部门,还有1%—3%的代理费用。扣除这些后剩下的91.7%才是片方和影城可分账的票房。在这部分中,片方占39.36%、影城占52.27%、其他占8.37%。而在实际操作中,制片方的收益情况更为复杂。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指出,去掉宣发成本后,制片方拿到的票房分成仅为33%。

  长期从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现任艾维影视传媒总编的沈建国曾在分析票房大致分账情况时表示,参与票房分账的主要为院线方和片方两方,分账比例大致在55:45左右,不同影片可能存在微小差异。作为院线方的影城和院线,其中影城分账一般为票房的40%—50%。制作方收入大概会占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一部影片要回本的话,票房起码要达到制作成本的三倍。

  当然,国内也曾经出现过片方“硬刚”院线的个例,最为出名的便是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该片由张艺谋导演、张伟平担任制片,最终“二张”硬生生将43%的分账收入提升至45%。

  业内对电影票房分账未来期望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电影论坛上,王长田直言当前的电影票房分账模式对制片方极其不利。他认为电影市场想良性发展,应该让片方得到更多。目前所有的风险几乎都压在制片方身上,近年来电影行业产生的整体亏损每年都达上百亿元,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社会资本投入中断,导致很多影片拍摄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他期望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让利益向制片方倾斜。

  同时,王长田还提到,国内电影公司目前约95%的收入依赖于票房,他认为这种依赖过于单一,应该降低到50%。他强调要重新认识电影作为IP龙头的定位,提高衍生品的收入比例,以此来降低电影票房在整个电影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使电影产业的收入结构更加健康合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想要提升片方的分账比例存在很大困难。该人士表示,看似影城分得的很多,但其实院线影城早已处在生死的边缘。跟北美影城相比,内地影城的营收太窄了,爆米花和饮料仅是杯水车薪,几乎都要依赖于电影票。尤其是当观影人次急剧下降时,影城的压力就会很大。很显然,貌似不小的分账不足以拯救影城,尤其是今年的后春节档时期,全国“影城关门潮”还在继续中。

  好莱坞动态分账经验或可借鉴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影工业发展中心,好莱坞的分账模式是怎样的?

  据悉,好莱坞电影的分账通常会根据票房收入动态调整。在电影上映初期,院线可能会获得较高的分账比例以激励其积极排片,而随着电影票房的增长,制片方的分账比例也会逐步提高。这种灵活的调整机制保障了院线的利益,同时也鼓励制片方创作高质量的影片。国内或许可以借鉴这种动态分账模式,根据影片的不同阶段和市场表现,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制片方和院线方的分账比例,让双方的利益在不同时期都能得到较好的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双方利益分配矛盾,提高电影产业各环节的积极性。

  此外,在国际上,电影产业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已经取得显著成果。除票房收入外,衍生产品、版权销售、网络播放等渠道也为电影公司带来可观收入。例如《星球大战》系列通过玩具、服装、游戏等衍生产品获得巨额商业回报。国内电影产业也应加大在这些方面的开发力度,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其正版周边已经实现了几百亿元的销售额,还有大量盗版,若能有效规范和拓展衍生品市场,将为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的收入增量。同时,网络平台与院线电影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如爱奇艺在5月13日宣布,面向上映首日至上线首播窗口期不超过90天的院线新片开放“分账合作”模式,用户的有效观看时长将能够直接转化为影片收益,让片方获得相应的互联网发行收入。这为电影的盈利渠道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此类模式,实现电影产业在多元渠道上的盈利增长。

  同时,有业内观点认为,在当前电影行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电影专项基金比例,或者在特殊时期(如前两年的疫情时期)免除3.3%增值税的政策,相应让利给制片方,协助制片方渡过难关,待市场行情好转再做调整,以此来改善制片方在分账中的实际收益情况。

  电影票房分账问题关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当前的分账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令各方都不满意,而业内也有着明确的期望,包括调整分账比例、降低票房依赖等。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多元化盈利以及合理调整费用比例等方式,有望逐步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有利于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分账体系,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在未来实现持续繁荣。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晓涵

责任编辑:高原

网址:《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亿元票房背后的分账博弈 中国电影利益分配之争升级? https://mxgxt.com/news/view/1554407

相关内容

150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奇迹背后的营销密码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50亿元,片尾彩蛋竟出现猴哥的金箍棒
9天登顶影史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中国纪录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百亿,刘亦菲、赵丽颖等明星集体祝贺
《哪吒2》全球票房超155亿,出海成绩斐然,国产电影文化影响力再升级!
154.5亿元票房收官后,《哪吒2》还在赚更多的钱
154.5亿元票房收官后,《哪吒2》还在赚更多的钱
光线传媒: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营业收入包含《哪吒之魔童闹海》截至2025年3月31日150.76亿元票房对应的分账收入
不靠流量明星,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创意IP票房超150亿元,进入全球票房榜前5
嚣张,《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39亿,影史春节第一,流量明星沉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