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民国电影海报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当代电影海报的辉煌

发布时间:2025-07-08 02:26


《歌女红牡丹》正式海报:演员胡蝶

一、 民国时期电影海报的产生

电影海报包括宣传海报、宣传画和电影招贴,是将海报艺术和电影艺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的文化产物。二十年代,中国大中城市中的电影公司得到蓬勃发展,193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开拍并公开放映, 开启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有声时代。在电影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之际,各大电影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大电影公司都纷纷通过电影海报宣传推介自己制作的影片,从而催生出了大量的电影海报。

''明星特刊''推出之后,市场反映强烈,其他电影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 特刊''。长城电影公司推出了'' 长城特刊''、上海影戏公司推出了'' 上海影戏特刊'',都在特刊上刊登新制作的电影海报,宣传各自拍摄出的新电影。


左一《定军山》剧照,主演谭鑫培、右一《神女》剧照,主演阮玲玉

二、电影海报浓缩了中国近代电影史的历程

电影海报几乎是与中国电影同时产生的,它的发展伴随着电影业的兴盛而不断繁荣,并承载了记录时代烙印的历史作用,也为研究中国近代电影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的资料。从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发展的轨迹和面貌。

1905年,中国人拍摄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谭鑫培饰演的黄忠成为我国第一张电影宣传海报。但在20年代中期以前,电影海报还只处在单一剧照或单一绘画文字阶段,海报数量和质量水平都不高。

三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神女》、《浪淘沙》、《马路天使》等优秀影片的面世,电影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导演和电影明星,中国电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全盛期。此时的电影海报无论内容、表现形式还是制作水准,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1931年,《新华画报》、《青春电影》、《明星特刊》等大电影公司发行的报刊共同评选出胡蝶、徐来、陈燕燕、 阮玲玉、王人美、袁美云、黎明晖、叶秋心等八大女星,她们也成为电影海报的宠儿。随着电影海报的传播,她们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都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这些女星们为了塑造良好形象,甚至颠覆了千百年来''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开始健身塑型, 乃至整形美容,以展现优美的体态。

从现存的民国电影海报上看,电影女明星经常穿着的时装有连衣裙、旗袍、礼服、西式裤装、披肩斗篷等等。 这些服装设计的共同点是,讲究肩、领款型,多有腰线设计,突出并美化形体比例,能彰显身材之美。 在民国电影海报中,这些女明星身上经过改良的旗袍,肩部、胸部、腰身、手臂设计裁剪贴身,旗袍高度不断变短,袖子全被取消,同时增加了腰线设计,塑造女性的亭亭玉立,修长的美感。

还有些民国电影海报中,利用女星的泳装照吸引观众的眼球。当时的泳装不是今天的比基尼,而是一体式泳衣或者紧身短背心配平角裤。海报中的女星多在海边玩水,或是悠然吹着海风,神态自然,展现了女性美好身材,更是吸引了无数追星的电影观众。


三、电影海报是记录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图画

作为历史文献之一的民国电影海报,记载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到新中国建立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奋发昂扬的民族精神,以及破除封建礼教下三纲五常的束缚的巨变。

到了30年代,中国进入民族危房的关键时刻,电影也成为团结抗战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那些反映公子多情、佳人薄命的影片已不符合时代要求,遭到民众的普遍反感,而以抗击外敌为题材,歌颂爱国志士、展现民族气节的电影越来越多,电影海报内容也突显爱国情怀和民族正气,紧扣时代主题,传达民族感情,表达人民心声,反映电影人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

民国电影海报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也记录了中国女性争取自由平等的艰难路程。从中国第一位女演员出现在银幕上,到无数自由奔放、时尚前卫的新女性出现在海报中,可以看到中国女性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个性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早期电影海报中,女性大多是含蓄柔弱、温婉善良、逆来顺受的形象。新文化运动后,女性从传统礼教中解放出来,掀起了女性解放运动,她们注重女性的自我价值,不做男人的附庸品。电影海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明女性和知识女性。1935年蔡楚生导演的电影《新女性》海报中的两位女性,笑容自信,身姿挺拔,透露出职业女性的自豪,打破了传女性人物的传统定型。这些电影海报告诉民从,女性已经开始融入社会,她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体现了女性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和身心解放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愿。


四、电影海报折射出中国近代文化的演变进程

民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个时代互相融合,电影海报在其本身的商业价值之外,还展现出了社会生活中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

电影海报虽然是外来衍生物,但它在中国的发展,使它不可避免的带有中国文化的特质。电影海报绘制的美工师大多是精通传统绘画手法的专业画师,他们设计和绘制的电影海报从绘画手法、设计风格,都具有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和本土气息,使得这些电影海报具有独特的中国美学韵味,带有浓厚的中国审美特色,体现出了浓厚的本民族气息。

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作为100 多年来中国电影、 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为这一阶段电影研究、近现代史研究、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在向观众介绍影片内容的同时,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女性意识的觉醒、审美风尚的时代特质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嬗变,具有极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研究价值。


民国电影海报不只是单纯的绘画艺术品,而是根据电影内容进行的二次创作,具有一定的创作艺术性。它是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见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也记录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如何把握民国电影海报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当代电影海报的辉煌 https://mxgxt.com/news/view/1552318

相关内容

好的电影海报价值几何
电影《敦煌英雄》发布先导预告及海报 章宇雷佳音壮志传承誓归唐
电影海报:拉近电影与观众距离的法宝
抓住融合发展机遇 再创香港电影辉煌
创意电影海报设计大赏
电影宣传海报
从辉煌到重铸辉煌:影视音乐的使命与创新路径
电影海报与设计ppt课件.ppt
2025春节档电影海报设计:灵感与创新的视觉盛宴
电影海报设计教程,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是怎样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