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演出市场两极化,刀郎、刘若英等演唱会收入或超千万元

发布时间:2025-07-07 16:44

张信哲、陈奕迅、刀郎、五月天、张惠妹、刘若英、周深、华晨宇、檀健次……在2024年“十一”黄金周,演唱会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话题,各地的演出现场气氛热烈,仿佛每一刻都在燃烧着音乐的激情。

根据大麦平台的数据显示,从10月1日至10月6日,全国的演出总场次同比上涨了28%。其中,演唱会表现尤为突出,场次数量和观众人次相比去年均实现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今年的“黄金周”音乐节较为冷清,但随着政策放宽,接踵而至的演唱会弥补了这一不足。刀郎与刘若英的演出票房均突破千万,再次彰显了演唱会作为“流动GDP”的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华语歌手的影响力也已扩展至海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理事及摩天轮票务CEO刘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林俊杰、周华健等歌手在海外市场的表演备受关注,成为今年“十一”演出行业的新亮点,显示出华语音乐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在强实名制的实施下,黄牛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逐渐退出市场。然而,目前近2000个演出项目正在进行折扣销售,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演出市场是否已经达到饱和?随着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经过近两年的演唱会年也即将结束,明年的演出市场是否还能保持火热?

“今年‘十一’的演出场次与2023年相比基本相当,剧场演出占据了最大比例。”演出行业资深人士陆恒(化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十一”全国演出总数超过5000场,而今年则为4900多场。

大麦平台的数据表明,10月1日至10月6日,全国演出场次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28%。其中,演唱会的场次和观众人数均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剧场的整体演出场次也有所上升,比上年增加了30%,观众人次同比提升了35%。同时,体育赛事中新增了WTT中国大满贯系列赛,整体观众人数是去年同期的1.3倍。

“以前的‘十一’主要以音乐节为主,因为音乐节更倾向于与旅游结合,大城市的人群常在长假期间选择外出旅行,并顺便参加音乐节。而大型演唱会则主要在大城市举行,这会‘抑制’年轻人在长假期间的出行热情。同时,由于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往年并没有太多演唱会进入‘十一档’。”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下称宝能广州)活动部副总监张程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批复放宽后,各地的国庆演唱会热度异常高涨。

陆恒向记者透露,今年“十一”的音乐节数量减少了约33%,而演唱会的数量则大幅增长。“这可能是因为主办方意识到演唱会的销售更有优势,导致音乐节相比去年变得冷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权威平台及公开演出数据粗略统计显示,2024年“十一”期间全国将举办多达181场演唱会,而2023年同期为99场。今年的演唱会歌手既包括张信哲、陈奕迅、刀郎、五月天、张惠妹、刘若英、杨千嬅等资深唱将,也有周深、华晨宇、檀健次等人气较高的中青年歌手。

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国庆假期演出安排数量最多的十个城市是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天津、成都、广州、武汉、重庆和长沙。

“这个‘十一’刀郎在我们场馆进行了两场表演。”张程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演唱会的搭建和排练通常需要四到五天,因此在假期时,大型场馆通常只能容纳一位歌手的演出,并且场馆需要提前三到六个月进行抢订。

记者获悉,此次刀郎在宝能广州的演出,每场可售座位大约1万个。刀郎演唱会的票价分为5个档次,分别是480元、680元、880元、1080元和1280元。若以中间档次880元粗略计算,刀郎单场票房收入为880万元,两场则约为1760万元。

演唱会进入“十一”假期,歌迷的热情不言而喻。10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刘若英成都演唱会现场也感受到了粉丝们的热烈反应。四面舞台绚丽多彩,当刘若英唱到“喔,原来你也在成都”时,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巅峰。

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型商业演出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演出主办方公开销售的票数不得低于核准观众容量的85%。刘若英在成都的演唱会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拥有1.8万个座位,最低需提供1.53万张票。如果以中间档899元的票价进行估算,今年“十一”刘若英的两场演唱会票房收入可能达到2750万元。

“‘十一’假期七天,全国演出市场的票房大约为15亿元。”陆恒(化名)向记者进行估算。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的监测和研究,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业演出(不包括娱乐场演出)场次达到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票房收入为190.16亿元,同比增长13.24%;观众总数为79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7.10%。在“大型演出”中,演唱会和音乐节的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4.73%;观众人数同比增加63.35%。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对市场增长的贡献最大。

《2024年上半年中国演唱会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共举办演唱会1182场,观众总人数达到1192万,总收入为101.4亿元。这表明,演唱会以0.46%的场次比例和15%的观众占比,贡献了演出市场53.32%的票房收入。

十月被看作演出市场最后的票房冲刺期。“10月的票房占全年比例相对较高,通常能达到1/8左右,之后由于气温的变化,大型演出便开始逐渐南移。”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理事、摩天轮票务CEO刘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演唱会将在2024年“十一”假期的演出市场中“华丽登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关注,同时也反映出现阶段演出行业的变迁与挑战。

“华语歌手从大陆市场的火爆逐渐向外拓展,成为今年长假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刘斅多年来专注于演出市场,他发现,“许多华语艺人的演出得到广泛关注,表明华语音乐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上升”。例如,刘德华在中国澳门的演唱会、林俊杰在日本东京和泰国曼谷的演出,以及周华健在日本的演唱会,都在“十一”假期期间举办。

曾被人“痛恨”的黄牛正在逐渐消退。业内人士陆恒、刘斅等向记者指出,实名制实施后,打击黄牛的力度显著增强。“(黄牛)已经被有效抑制,高票价现象逐渐缓解。现在很多演出项目都有折扣,我们觉得整体市场越来越健康。”刘斅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票务平台上发现,10月7日18时左右,有1962场演出的折扣剩票正在出售,其中有不少知名歌手的演出。今年,五月天、杨丞琳、邓紫棋等热门歌手的演出也出现了降价的情况。

“由于场次过多,(五月天)在鸟巢的演出大约有5万人,连演10场总计50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些县城的总人口。因此,问题并不是大城市无法容纳如此多的明星演唱会,而是在体量增大后,对市场的预估过于乐观。”国内知名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者侯佳(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行业规则是,作为演出公司,明星巡演一旦签约需要上百场,且必须在两年的合约期内完成。因此,必须在大城市安排足够的场次,以满足签约要求。”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侯佳表示:“只要能在更好的城市拿到档期,演出商一定会持续安排几场。”

“有些歌手(演唱会票价优惠)的原因在于自身的问题。例如,长时间未发布新歌,也没有综艺或电视剧等新作,只是在消费过去的积累,宣传力度不足,逐渐被粉丝遗忘。”侯佳向记者做出分析。

自2023年起,刘德华、周杰伦、五月天、陈奕迅等顶级歌手陆续展开巡演,推动了中国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而随着这一演出盛年即将结束,行业是否会在“十一”假期结束后逐渐回归平静?

“演出市场一直处于波动之中,根据目前的趋势,明年可能会面临两大变化。一方面,许多老歌手将复出,另一方面,大量国外演出项目也将进入。”张程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这双重因素下,演出市场的项目在数量上或能维持一段时间,保持一年半左右的热闹场面,但收入很难维持2024年的发展势头。同时,这将导致另外一种现象的出现,“三四线城市的场馆运营将面临困难,因为许多歌手仅适合在一二线城市进行演出。”

#智启新篇计划#

网址:“十一”演出市场两极化,刀郎、刘若英等演唱会收入或超千万元 https://mxgxt.com/news/view/1550876

相关内容

2024“十一”演出市场分化加剧:刀郎、刘若英演唱会票房收入或超千万元,仍有近两千个项目打折卖票
被刀郎孙燕姿刷屏了 演唱会市场还能火多久?
刀郎演唱会:从票房到公益的文化与商业解析
一场演唱会,让我看到了那英、刀郎、刘德华、周杰伦的真实差距
那英、刀郎2024年演唱会日期一致,你更期待谁的表演?
刀郎捐出2600万演唱会收入开启新旅程
知名网红:刀郎演唱会赞助费好几千万,不去抖音是因为刘德华!
刀郎全捐2600万演唱会收入 已踏上新人生道路
刀郎演唱会热潮:高价门票背后的商业价值
演唱会市场井喷,刀郎、孙燕姿等歌手引领热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