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又现“耍大牌”名场面!艺人录综艺迟到12小时不道歉
图片取自网络
一、迟到12小时不道歉?这场综艺录成了“闹剧”
说真的,要不是现场观众的爆料图刷屏,我都不敢信现在内娱艺人的“架子”能大到这种程度——某顶流艺人参加户外综艺录制时,让全场嘉宾、工作人员和数百名观众从凌晨等到中午,整整迟到12个小时!更离谱的是,人来了之后连句像样的道歉都没有,全程黑脸走流程,把“耍大牌”写在了脑门上。
据现场网友回忆,节目组原定凌晨5点开始录制户外游戏环节,观众提前3小时入场排队,结果艺人团队以“交通管制”“设备调试”为由多次推迟。直到中午5点(是的,你没看错,是中午!),艺人才在十几名保镖的簇拥下现身,全程没解释迟到原因,面对观众的抱怨只回了句“别吵了,快点录完”。这操作,直接把现场气氛从期待拉到冰点,不少观众当场喊“退票”,连同场的老嘉宾都忍不住在镜头外皱起了眉头。
图片取自网络
二、“流量至上”的综艺圈,为何敢让观众“干等”?
这事乍一听离谱,但细想之下,其实暴露了内娱综艺圈的一大怪象:流量艺人就是“祖宗”,制作方敢怒不敢言。
首先,从节目组角度看,邀请顶流艺人往往意味着天价冠名费和流量曝光,一旦艺人“罢录”或闹脾气,整个节目进度、广告收益都会受影响。之前就有业内人爆料,某选秀综艺为等一位流量明星,让百位选手在后台干等4小时,理由是“他的粉丝能给节目刷够千万热度”。这种“利益绑架”下,制作方哪怕心里骂娘,表面也得赔笑脸。
其次,粉丝经济的畸形发展,让部分艺人误以为“迟到=牌面”。你看评论区,粉丝还在洗地“哥哥行程太满,迟到是不可抗力”“工作人员没安排好,关哥哥什么事”。这种无底线纵容,说白了就是“流量即正义”的病态逻辑——只要艺人能带来热度,别说迟到12小时,就算耍点小脾气,也有粉丝帮忙“控评洗白”。
图片取自网络
三、观众的容忍度,不该成为艺人“摆烂”的资本
这两年,内娱艺人“失德”事件频发:偷税漏税、代孕弃养、片场耍大牌……大众对艺人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但总有人觉得“咖位大就能为所欲为”。可别忘了,观众才是综艺的“衣食父母”——你让几百人在烈日下等12小时,凭什么?
就拿这次事件来说,迟到的本质不是“行程忙”,而是对职业的不尊重,对观众的不负责。韩国综艺里,艺人哪怕迟到10分钟都会鞠躬道歉;日本杰尼斯艺人参加活动,团队会提前3小时到场准备。对比之下,内娱某些艺人的“特权感”从哪来?
更讽刺的是,现在的综艺总爱搞“真实人设”“亲民路线”,但连准时到场这种基本职业操守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接地气”?观众花钱买票、花时间追综艺,想看的是艺人的专业表现,不是来看谁“架子大”。
图片取自网络
四、该给内娱艺人的“特权”降降温了
这次事件能冲上热搜,恰恰说明大众对艺人“耍大牌”的容忍度已经触底。说白了,观众不是不能理解艺人行程忙,但“迟到+不道歉”就是把傲慢写在了脸上。
或许综艺圈该醒醒了:流量总有保质期,唯有职业素养才是艺人的立身之本。与其花大价钱请“祖宗”,不如多挖掘真正敬业的艺人——你看《种地吧》里的素人嘉宾,凌晨3点下地干活从不喊累;《极限挑战》老成员们,哪怕游戏再累也会跟观众互动鞠躬。这种“接地气”的真诚,才是观众真正买账的东西。
最后想说:内娱不缺顶流,但缺的是懂得“敬畏舞台、尊重观众”的艺人。如果连准时到场都做不到,不如趁早别吃这碗饭,毕竟观众的耐心,早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网址:内娱又现“耍大牌”名场面!艺人录综艺迟到12小时不道歉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9926
相关内容
曝某艺人参加综艺录制迟到12小时,职业素养遭质疑曝艺人参加综艺录制迟到12小时
曝“一线女星”参加综艺录制迟到12小时,多人躺枪,网友:不能指名道姓?
一线女星录制综艺迟到12小时,小牌大耍引众怒,职业素养遭质疑
综艺新人拒绝24小时录制选择退出 迟到风波引发行业反思
刚成名就开始飘了,演唱会迟到两小时,耍大牌不拿粉丝当回事!
因造谣范冰冰耍大牌迟到 微博知名博主致歉并置顶
网传某一线艺人迟到12小时,让节目组损失超50万!
刘涛孙俪躺枪?一线女星迟到12小时暴露娱乐圈特权顽疾
迟到、摆谱、矫情,13位圈内人爆料“耍大牌”,刘德华都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