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而歌的音乐教育家黄自

发布时间:2025-07-07 09:44

黄自(1904-1938)中国20世纪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6年入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8年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后任教于沪江大学,1930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教授兼教务主任。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著有《和声学》、《西洋音乐史》及《中国人心中之音乐》等作品。

作为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双重洗礼,并始终拥有爱国民主情怀的作曲家,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是在中国第一个系统引进西方音乐体系的人,他教导学生“中国的新音乐绝不是抄袭国外作品,它必须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不仅写就了一批属于中国人的优秀艺术歌曲,更开启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中最辉煌的篇章。他一生留下了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合唱、独唱等多种体裁形式的90多首音乐作品。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丁善德、江定仙、刘雪庵等都是他的学生。

校园里的黄自(右二)  

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英勇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这一年,音乐家为中国写下了第一首抗战歌曲《抗敌歌》,呼吁“四万万同胞”起来,做“中华锦绣江山的主人翁”。他说“为了整个民族的生存,把音乐变成武器,去武装千万个同胞。”他的《抗敌歌》《旗正飘飘》《九一八》《热血》等反映了30年代中国人民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和无比高涨的爱国热情,而《养蚕》《牛》《谁养我》《淮南民谣》等则唱出了为劳动人民疾苦鸣不平和渴望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心声。当时音乐界称他为“爱国歌曲之王”。除了创作歌曲,黄自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国立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赴多地宣传抗日并组织募捐。从《抗敌歌》到《热血歌》生动地体现了黄自先生的创作始终与祖国、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

创作中的黄自

  黄自《思乡》部分手稿

振兴我们的民族音乐,建立我们的民族新音乐,让中国的音乐能够自立于世界之林,是黄自的毕生追求。  

网址:为民族而歌的音乐教育家黄自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9596

相关内容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pdf
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研究
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的路径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浅谈高校开展民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中民族男高音的教学研究初探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为民族而歌,为时代而歌”,《百年巨匠·音乐篇》讲述六位音乐巨匠的人生传记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
【音乐】教师考编备考知识点——西方音乐史民族乐派八大音乐家

随便看看